本文首發(fā)于公號:鄭尉親子英文,專注高質(zhì)量家庭親子英文啟蒙,秉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英語啟蒙導(dǎo)師”理念,以獨創(chuàng)英語生活情景輸入法,讓寶寶從小自然習(xí)得英文
1
安可班上有個小男孩叫CC,我第一次和CC、CC爸打交道就感覺非常好:懂禮貌又健談。后來認識了CC媽媽,倆人一聊,哈!CC媽媽也是湖北人,和我一樣。再深入一聊,CC媽媽居然從投行辭職后轉(zhuǎn)入了珠寶設(shè)計,并且做得非常不錯!
我有一些朋友對現(xiàn)實生活不滿,想改變卻總是沒見行動。CC媽媽也不滿意投行工作,因為完全沒有時間管孩子,所以她想著改變,而且真的就去變。這其中肯定也有辛苦,但是她都克服了---改變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不變也許代價更高,誰知道呢?不管怎樣,我打心眼里佩服CC媽媽的成功轉(zhuǎn)行。
漸漸地,CC和安可成了好朋友。CC說“我們班上最漂亮的小姑娘就是安可,最帥的男生就是我。”安可說“CC是我最好的朋友。”因為小朋友間相處融洽,我和CC媽媽又都是湖北人,所以我倆接觸自然就更多了。越接觸,越喜歡CC媽,所以今天要好好寫寫我們聊天的內(nèi)容。
2
首先說CC媽媽的堅持精神。CC家住得離學(xué)校很遠,每天CC媽媽要坐火車送CC上學(xué);因為CC爸爸要負責(zé)送CC姐姐上學(xué)?,F(xiàn)在CC媽媽還懷著老三呢,我說這樣好辛苦吧?她說:沒事,我不嬌氣的,一旦我決定好的事情,我就可以做好。CC喜歡坐火車,所以只要他不辛苦,大人就不覺得辛苦。
其次,來說說CC媽媽考慮問題的全面性。
我知道的一些華人家庭,孩子的中文僅限于聽懂,已經(jīng)不會說,更別提寫了。CC和姐姐雖然也是在英國出生、長大,但是他們倆的中文都非常棒!CC比安可還小幾個月呢,但是已經(jīng)認識好幾百個漢字,甚至還會寫一些字。英文就不用說了,三歲多上nursery的時候,英國老師發(fā)現(xiàn)CC學(xué)東西很快,就教他學(xué)phonics,認單詞。
CC的英文作業(yè)本和安可寫的中文字
CC媽媽說: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英國和中國的發(fā)展,誰可以準確預(yù)料呢?所以還是要搞好兩種語言,而且CC媽媽特別強調(diào)“讀寫能力”。她說:CC的中文,我不僅僅要求他會說,還要求他會讀會寫。不會讀不會寫,仍然是文盲。
我非常感謝身邊有CC和CC媽媽的存在,他們帶動了我和安可。而且因為CC會說、會寫中文,安可也覺得在英國會說、會寫中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3
CC生長在英國,沒有耽誤中文的學(xué)習(xí),這和CC媽媽的教育理念是分不開的。此外CC媽媽也是一個擅長聊天的人,她能把看似復(fù)雜的語言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講出來。
我記得前陣子學(xué)校過中秋節(jié),需要CC念一段話,這段話里出現(xiàn)了一些中文“難詞”比如“長生不老”,老師說如果CC不理解,就刪掉好了。但是CC媽媽說“沒事,我跟CC講,‘長生不老’就是媽媽今年20歲,明年還是20歲,永遠活下去,永遠都是20歲?!?/p>
從這一個小事例,我更覺得CC媽媽和我理念一致,不會放棄和孩子解釋某些大人認為的“難詞”。
美國有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教育家,叫John Holt,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在維基百科搜索。我最近在看他寫的書how children learn,書里有一段話:
There’s no reason to feel that we must always read aloud to little children from ‘easy’ books that they can “understand.” If we are reading something we like, with great expression and pleasure, a child may well like it, at least for a while, even if he doesn’t understand all of it. After all, children like hearing adults talk, even though they can’t understand much or most of it.
他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經(jīng)清楚的事情,我們現(xiàn)在還有人不清楚。不過好在我清楚、CC媽媽清楚,我們公眾號很多家長也清楚。
感謝CC媽,感謝John Holt,你們讓我的留學(xué)生活更豐富多彩,讓我的研究熱情更高漲!希望我的所見所學(xué),也能給大家?guī)硪恍﹩l(fā)。
鄭尉
2017/11/16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