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醬英文啟蒙一年半了,從零基礎到現(xiàn)在自讀牛津樹stage 6,我們走過很多彎路,也得到很多幫助。總結了四篇經驗,與大家分享:
凡事預則立
據(jù)說4000單詞在英語學習中被稱為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相當于國內英語高考的水平,也是能夠閱讀大多數(shù)英語文學作品的門檻。掌握這個量之后,學生的英文原版閱讀將得到質得的提升。無論是口頭交流還是文本閱讀,都將實現(xiàn)一定程度的自由。4000字的標志性讀物就是《哈利波特》(此段引用自小花生網檁子文章,已獲發(fā)布者授權引用,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也就是說,如果我能陪伴艾醬完成這一歷程,等她有朝一日可以自主閱讀《哈利波特》,在英文閱讀這點上,我差不多可以功成身退了。
新手媽媽的困擾
然而看看還未英文啟蒙時的學渣艾醬,小白媽媽愁得頭發(fā)都也快白了,除了像《Brown Bear》、《Guess how much I love U》之類常在各大書單上出現(xiàn)的經典繪本,完全不知道這4000字要怎么灌輸?shù)剿X子里,什么磨耳朵,phonics,分級讀物,橋梁書,更是聞所未聞。
一頭霧水的加入英文啟蒙大軍,開始上論壇,看貼子,搜各大公眾號,翻資料,做各大培訓機構的功課,報哪些班,哪家外教好,以及參考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的書單買買買。
在這其中發(fā)現(xiàn)了好多牛蛙爸媽的經驗貼,但是想照搬到艾醬身上有兩個最大的問題:
1. 沒有那么多時間
作為職場媽媽(嗯,當時本人還在工作),我基本已經把下班、周末所有的業(yè)余時間全部貢獻給了艾醬,然而結果也不過如此,和群里那么比艾醬小卻已經讀到牛津4的小朋友比起來,常常覺得虧欠好學的小艾醬。
2. 沒有那么多錢
不要說密集性的報班,即使是一周一節(jié)的機構課,一年下來也已經是一個包包的價格。何況,我始終認為機構的效果不過爾爾。就算選了再好的機構,用了再優(yōu)秀的教材,小朋友注意力再集中,一周一到兩小時的教學能抗得過一周七天的中文環(huán)境嗎?
回家還是得買書自己教,比起機構是便宜多了。但照著書單買了一個月,就發(fā)現(xiàn)推薦的難度高高低低,有的確實很得艾醬歡心,有的就被扔在一邊長期閑置。而且這書單不短,長年累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一路搖搖晃晃走下來,也試過很多錯,繞過彎路,也被艾醬嫌棄過,也有過長期堅持沒有反饋的沮喪,卻也為艾醬神來一句的輸出而驚喜。
我只能說,小朋友的情況各有各的不同,不能盲目迷信任何書單,不能照抄別家孩子的經驗,不斷試錯,擺正心態(tài),根據(jù)自己寶寶的情況不斷調整,總算我們也晃晃悠悠地走上了自己的路。
三大階段各有側重
我覺得英文啟蒙到自主閱讀,大而化之,就是三個階段,接受——大量輸入——主動吸收。
明確每個階段的目標,根據(jù)自家寶寶的情況達到目標就算勝利。
啟蒙期-接受英文
作為大多數(shù)家庭的第二語言,英文的出現(xiàn)往往不為小朋友們接受。大人心中英文的重要地位,哪里是孩子們能知曉的,對于一門完全陌生的語言,大部分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抵制。
因此要跨越這份抵制,我們最初引入英文的時候,最重要的絕對不是期待任何成果,而僅僅是孩子的接受。只要他不討厭,就算是階段性的勝利。
這里就需要注意引入英文時的包裝和形式,趣味性是這階段最需要考慮的東西,比如兒歌、機關書、動畫片、app都是很好的工具。
我家艾醬的抵觸情緒就是被super simple songs的視頻打倒的。
但是隨著年齡地增長,中文愈加強勢,小朋友的抵制就越嚴重。所以也有“英文啟蒙要早,不要錯過三歲的黃金期”之類的說法,我倒不認可這點,英文啟蒙什么時候都不晚,但是越小的孩子越好忽悠,可以動用的工具越多,也越容易奏效。
針對非幼齡寶寶,我比較推薦同樣有趣味性,但是詞匯設置比較簡單的翻翻書入門。
入門期-大量輸入
當寶寶不抗拒英文這件事情之后,基本上算是打開了腦門,接下去就是選擇什么樣的東西灌進去的問題了。
除了少部分天才,大多數(shù)普通人學語言的關鍵還是在于大量輸入。無論是通過原版的動畫片也好、圖書也好、音頻也好,而選擇的原則,唯有且僅有就是孩子喜歡。
這里包括兩種喜歡,一種是興趣角度的喜歡,一種是接受度層面的喜歡。
興趣角度很好理解,有的孩子喜歡科普類繪本,神奇校車一定很受歡迎,有的孩子喜歡家庭溫情類的,那推薦粉紅豬一定不錯。
接受度層面的喜歡卻往往為家長所忽略,特別是照著書單買,最大的問題是大部分書單都是以繪本為主,繪本的特點就是故事性強于語言性,并且不連貫。其難度并不是完全遞進的,需要孩子掌握的常用詞匯也并不是不斷重復以強化記憶。
所以在這個階段,我非常強烈地推薦大家使用經過嚴格科學設計的分級閱讀,幫助小朋友科學地進階。
繪本可以作為補充,更多地利用其故事性與視覺設計,培養(yǎng)的是小朋友的三觀和審美,并且通過有趣的故事維持住小朋友對英文閱讀的興趣。
我家的做法
艾醬目前正處于這個階段,我家目前的做法是:
一天精讀五本牛津閱讀樹作為主干;
兩至三天增加蘭登的分級為未來學習PHONICS打基礎
如果時間有多,就講一本她最喜歡的粉紅豬小妹
如果還有時間多,那就讓她自己挑一些繪本給她講。
平時用電子設備不斷放她正在看的書的音頻磨耳朵。因為是她看過的書,所以并不是無效輸入,她有時會一邊玩樂高一邊自己不由自主的念出來。
成熟期-主動吸收
按照我的預計,等一到兩年后她就可以自己掌握大部分SIGHT WORD的聽、讀以及表達(拼寫就交給學校時再去解決吧)。
而有了一定詞匯量作基礎,也可以開始PHONICS的學習,學會了基本發(fā)音規(guī)則,可以教會小朋友自己查字典,這就算半只腳踏上了自主閱讀之路,基本上就可以算離開親子閱讀階段,可以進入在家長陪伴下半自主閱讀。
同時這時的小朋友應該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進度和興趣進行自主選書了,所以我定義這為主動吸引地階段,家長只需在范圍上提供一些幫助,待到她可以自己看總單詞量在750詞左右的書籍,例如《好奇喬治猴》,可以適當引入一些橋梁書,最終過渡到自主閱讀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