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證明,你的孩子很優(yōu)秀

2022-5-24 09:59 原創(chuàng) · 圖片7


上周寫了一篇文章:我和孩子這樣談100分、80分、60分和0分

發(fā)現(xiàn)父母們其實都有一個困境:不清楚孩子的100分在哪里。

究其原因,主要是兩個。

第一個原因:標準太單一。

比如很多家長都在擔心,如果孩子不愛學習,不把學習當成自己的100分,那是不是就由著孩子?

這樣的擔心潛臺詞其實是:我希望孩子把學習設定是自己的100分追求。

而這樣的標準是來自于哪里?學校。

以學校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自然考100分好成績,才是孩子真正的100分。

但如果你放大這個標準,學習的真正要求是什么?愛學習,知道怎么學習。再去仔細看看孩子,我可以保證,他們對自己好奇的,感興趣的領域,一定是愛學習并知道怎么學習的。

當你找到孩子本身學習的100分以后,再去遷移到學校的功課學習里,其實事情就相對簡單。

但如果一定要以學校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孩子做不到,從而去否定孩子的其他,我們可能失去的是整個世界。

第二個原因:對孩子缺乏了解。

雖然我們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談到對孩子的了解,其實遠遠不夠。

你能列出孩子的20個優(yōu)點嗎?

你知道孩子空閑的時候喜歡做哪些事情嗎?

你知道孩子日常和朋友相處時是什么樣的模式嗎?

你知道孩子心目中父母的形象是什么樣的嗎?

如果我們不夠了解孩子,屬于孩子的那個100分,當然也很難篤定。

而最近,我嘗試了一種方法,用這種方法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孩子好棒啊。

是什么方法呢?

寫論文的方法。

對,你沒聽錯,作為父母,陪伴和培養(yǎng)一個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寫論文。

一點也不復雜的論文,一定要完成的論文。

01

第一步,確定論文主題。

論文的主題是什么——《我的孩子很棒》。

不管你認不認可這個主題,你都不能去質疑它。

請將這個主題變成你的“思想鋼印”,打心眼里去認同這個觀點。

無論你身邊有多么優(yōu)秀的孩子,無論你目前覺得孩子只好吃喝玩樂一無是處,一句話粗暴地概括:你作為父母的目標,就是要去證明你的孩子很棒。

但也有一些父母終其一生在做的事情是相反的,他們竭盡全力完成的論文是——我的孩子就是不行。

如果你總是在挑剔孩子,總是在指責孩子,其實也是在寫論文,只不過主題變成了“我的孩子不行”。

02

第二步,記錄證據(jù)。

寫論文不能光是一個標題,還得有證據(jù)。

如果你已經(jīng)打上了“我的孩子不錯”的思想鋼印,當然需要不斷去尋找證據(jù)。

記錄,是幫助你寫好這篇論文的最好方式。

記錄什么?孩子的某個閃光點,某件事情讓你覺得孩子原來有這一面,記錄所有能幫助你完成這篇論文的證據(jù)。

我在手機里專門建了一個文檔,如果最近有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就記錄進去,目前已經(jīng)有60多個了。

其實我很有信心,照目前的趨勢來看,應該能積累成百上千個優(yōu)點出來。

這樣記錄的好處還有非常寶貴的一點:

你能從記錄中,找到孩子經(jīng)常做的事情,頻率越高,孩子越擅長的事情,往往就是孩子的優(yōu)勢所在。

比如我發(fā)現(xiàn)孩子最常做的事情是看書,為了看書不分時間地點,因此總是被我們吐槽。

但后來意外發(fā)現(xiàn),孩子在看書之上,還養(yǎng)成了一種轉述能力,一本《圣誕頌歌》,一個小時看完,用5分鐘給我講,有頭有尾,講得清楚流暢,重點全面覆蓋。

如果不是用心地去發(fā)現(xiàn)和記錄,這樣一個大閃光點就會被我們無視。想想這是多大的損失啊。

我的記錄清單的一部分

03

第三步,交流。

交流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每次發(fā)現(xiàn)一個證據(jù)就告訴孩子。

比如孩子早上叫我起床,跟我說了起床的理由——去關灶臺的火,也給我設定好了鬧鐘,我從打心眼里覺得這個孩子辦事可靠譜了,于是早上起床后,我就把這個重大發(fā)現(xiàn)告訴了孩子,我解析了這件事情,孩子不僅告訴了我目標,也給我提供了方法,讓我心甘情愿地聽到鬧鐘起床并去關火,而且因為起太早還下樓去晨跑了一圈,我感嘆“娃是我們家最會溝通的人啊”。

孩子笑得有點靦腆,但我知道她心里挺受用的。

有一次孩子上羽毛球課,我發(fā)現(xiàn),一開始她拍子拿的不對打得不好,后來調整了拍子就打得很好了。羽毛球課結束后,我也趕緊匯報:你一開始打不好,但一點都不氣餒,發(fā)現(xiàn)是自己拍子的問題,趕緊調整了一下,后面就打好了,真的是遇到困難不氣餒,很會調整很會學習呢。

第二種方式更專業(yè):集中匯報。

閃光點文檔積累到50個的時候,我認認真真地一個一個讀給孩子聽,并且約定,積累到100個再讀一次。

想一想,你身邊有一個人,不斷地搜集你的優(yōu)點,你的長處,還會定期跟你匯報,你會是什么感覺?

我很喜歡看的一部日劇是《我們由奇跡構成》,這是一部我下定決心要陪孩子一起看完的電視劇。

里面喜歡動物但性格古怪的大學講師,從一個很討厭自己討厭到哭的人,逐漸學會和自己相處,最后還能很輕松地說出別人的100個優(yōu)點,成為一個自己活得很愉悅,也幫助很多人成長的發(fā)光之人。

也許,當我們都能很輕易地去說出自己和別人的100個優(yōu)點時,就會成為一個發(fā)光的人吧。

04

第四步,自證預言。

在舊文里我寫過自證預言。

羅伯特·莫頓教授發(fā)現(xiàn):如果人們相信某件事情會發(fā)生(事實上其原本并不見得一定會發(fā)生),那么這件事情最終真的會發(fā)生。他將其命名為“自證預言”。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里說道:“如果你足夠長時間地、費盡心力地預言一個人會以某種方式行事,他或她就會以這種方式行事?!?/p>

關于成長,我認為有兩個事實必須謹記在心。

第一個事實:我們都在乎別人的評價。

第二個事實:每個人都有潛力。

比起預言,我們記錄的內容,更真實地呈現(xiàn)孩子本身狀態(tài),而我們語言上的肯定,又能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獨特之處。

符合孩子傾向的優(yōu)點積累,會成為孩子成長的加油站。

05

在以前的一篇舊文里,我曾寫過父母能給孩子的兩大價值。

一是見識價值。

這里包括:

和孩子體驗這個世界是什么樣的。

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是值得的。

怎樣更好地去做好一件事情。

當父母逐漸構建了好的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我們就能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給予更多的支持。

二是情緒價值。

這里包括:

你很不錯。

你在努力。

我陪伴你。

我支持你。

讓孩子看到我們在持續(xù)地關注著他們,并提供永遠的支持,當孩子想要奔跑時,就會更加放心。

最后

我們家喜歡吃牛肉。

以前燉牛肉,總是燉不好,硬邦邦,咬不動,白白浪費了一鍋牛肉。

這段時間發(fā)現(xiàn),想要把牛肉燉出軟爛鮮香的味道,是有技巧的。

最大的技巧,是用小火,慢燉

不著急,不慌張,有信心,有堅持。

孩子的成長,其實也是如此,我們慢慢陪著孩子,孩子慢慢成長。

讓時間幫助我們,去看到孩子的美好。

讓時間幫助孩子,積累起成長的力量。

成為更會思考的父母,成為更能幫助孩子成長的父母,其實意味著——自己也在成長,不斷收獲。

一趟多么美好的旅程。

如果你也愿意嘗試,不如在留言區(qū)寫下孩子的一個閃光點,走出第一步。


回應6 舉報
贊4
收藏11
3年前
非常好,可以試試看
3年前
確實要深入了解孩子!
3年前
會自己找樂子,一個人也能玩半小時,而且自得其樂。
3年前
雖然不是天資聰穎,但一直努力堅持,從來不嫌棄學習的苦
3年前
懂得關心家人
3年前
你的文章,每篇都有價值!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夏林Shining
夏林Shining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