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點兒完成校內作業(yè)?(上)學校篇

2008
2023-2-19 22:54 原創(chuàng) · 圖片1

小學階段暫不探討。中學的課業(yè)知識總量呈階梯式上升。僅數學一科,初一一年的知識量接近小學階段數學知識量的總和。所以真正面臨校內作業(yè)壓力是從中學開始的。

為什么會留一樣的作業(yè)? 
大家可能沒有細思過這個問題。因為從小學開始,一個班的同學都是留一樣的作業(yè),這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但這真得科學嗎?

雖然大家用的是一樣的教材,上的是一樣的課,但因為每個孩子的基礎不同、吸收能力不同,適合的作業(yè)水平也自然不同。如果說,作業(yè)的作用是鞏固課堂所學,初步檢驗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相同的作業(yè),在有的孩子就是簡單輕松,有的孩子是雖有難度但經過認真思考或經家長輔導也可以做出來,還有的孩子可能會覺得難得根本無法完成。因材施教,本是教育的基本原則。細小到學校每天的作業(yè),為什么不應該同樣符合這一原則呢?

我要掌握當下的知識,但發(fā)現之前的知識還沒有掌握好,影響了我對現在知識的理解程度,那么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先把之前的知識補起來。借用葉修老師舉過的例子:60名高中生在學習三角函數的基本變化,其中有一名學生在完成練習時發(fā)現自己基礎很差,連勾股定理的計算都不清楚,因而有大半練習不會做。此時,老師能否立刻感知到這名學生不適合做現有練習,然后給他重新布置一些關于勾股定理計算的復習題呢?這是不可能的。只有學生自己才有可能做及時調整。

不可能的原因是我們的校內教育的主體是學校,學生需要按照學校的安排進行學習,以學校的教學進度為標尺,所有的學習活動都要圍繞學校這個中心進行調整。即使你生了病,辛勤的教師會幫你補課,但也絕不可能調整學校的教學安排。雖然有的優(yōu)質校會搞分層教學、分層作業(yè),但鳳毛麟角,亦無法推開。

為什么分層作業(yè)很困難?

這是校方高效管理的需要。所有人按照統(tǒng)一的進度學習,布置一樣的作業(yè),老師和學校就輕松了。學校在中心位置不動,學生們圍著中心點轉。在這種模式下,學校和老師的教學負擔降到最輕,這種做法成本最低。每個人都知道,如果進行個性化學習,布置個性化作業(yè),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提高,然而按照現有的教育條件,這樣的模式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受到資源的限制——資金、場地、教師數量等,目前所執(zhí)行的以學校為中心、所有學生圍著學校轉的模式是成本最低、最有可行性的。另外,每個孩子的水平都不相同,即使分為低中高三個檔次來進行分層作業(yè),也不可能解決所有孩子的不同水平、不同理解力的問題,同時也會給老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

一樣的作業(yè)為什么布置這么多呢?

因為老師要照顧絕大多數人,高、中、低難度的作業(yè)都要留一些。有時候,班級整體水平偏低,就會多留一些基礎性的作業(yè)題,而這些作業(yè)對于高水平區(qū)的孩子來說就是負擔,耗時費力,還得不到提高。而班級整體水平偏高的時候,作業(yè)對于學習相對處于弱勢的孩子來說,就是災難,反復受挫,更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作業(yè)是對課堂所學的必要鞏固,那么我們來粗估一下每日作業(yè)量。到了初一,非素質類科目變?yōu)?科(語數英道歷地生),初二8科(加了物理),初三7科(少了生地,加了化學)。高一更是9科全開。一般學校上午4節(jié)課,下午4節(jié)課,如果這8節(jié)課每節(jié)不重樣,一天就可能會布置8科作業(yè),如果平均每科只需要半小時完成(對于優(yōu)等生也許是一刻鐘或者10分鐘,這里只考慮平均水平),作業(yè)總耗時就需要4小時。如果兩節(jié)課連起來上大課,一天也至少會布置4科作業(yè)。作業(yè)時間絕不可能少于2小時。因為我還沒見過一天有4次大課的時候。如果到了期中、期末考試前,整套試卷雪片般飛來,各科作業(yè)就不是半小時能搞定的了。所以,中學生的作業(yè)壓力是不言而喻的。

該怎么破解作業(yè)的“排山倒?!??

我們可以試著從學校、家庭、學生本人三個維度來提出解決辦法。

學校雖然不能放棄追求最高效的管理模式來為所有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水平服務。但作為教師本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孩子以相應的放權卻是完全可行的。但老師最大的難處,恐怕是如何判定孩子是真正按照自己的步調調整學習策略還是在投機取巧、不認真學習。

娃還給我講了一個他們往屆1+3的故事。那時1+3的教學模式剛剛開始,老師懷著對語文教學改革的極大熱忱,帶著1+3的孩子們讀名著、賞經典,孩子們不用參加中考,去研學、去旅行,進行主題式探究,沉浸在快樂教學里,但真正高中第一次大考卻成績稀爛。

這是因為學校“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自主學習而帶來的“惡果”嗎?這分明是前面8年的“嚴管”,卻想用1年時間的“放手”換來孩子的“完全自理”!這是不現實的,也是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

最理想的方式,當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學校、老師、家長,逐漸撤出學習的“中心”地位,逐步讓位于學生本人,讓孩子慢慢掌握學習的自主權。這現實嗎?下一篇讓我們繼續(xù)討論。

學習的邏輯: 中學生高效學習策略體系412人有 · 評價169 · 書評5葉修◎著中信出版社 / 2020-10


回應48 舉報
贊20
收藏25
2年前
很贊,期待
tkm
2年前
寫的真好,謝謝分享,我都想去買書了,老母親自學??
2年前
最近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2年前
期待分享
2年前
其實,分層的效率才是最高的,但是分層這個詞好像不太被喜歡??
2年前
我們學校也是作業(yè)分層,但是實效不是特別大,我們自己現在作業(yè)策略是,英語作業(yè)選作的暫時先不做??;數學作業(yè)沒有選作,全部必做;語文作業(yè),認真完成,包括老師要求的打卡,積累,甚至要比老師的要求更進一步
2年前
如何快點完成作業(yè)?減少錯題,減少訂正,有些作業(yè)可以提前,所以預習和復習對提高作業(yè)效率有一定積極作用
2年前
買書去,我家寫作業(yè)要耗一整天,從起床到睡覺那種一整天。平時作業(yè)倒很快,都在學校完成
2年前
謝謝親的分享,很贊
2年前
繼續(xù)支持!圖也收藏了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穿山甲
穿山甲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