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的英文耳朵》讀后感

2019-5-29 20:38 原創(chuàng)

這本書是汪培珽的《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的延續(xù)。其實宗旨還是通過故事學英文。記幾個重要的點。
 

從只聽故事,只看繪圖,到主動閱讀文字。不用著急孩子去認字,因為一旦過早認字就不會關注繪圖,其實好的繪圖不僅可以提高對故事的理解能力,還可以提高藝術修養(yǎng)。

關于如何為孩子念英文故事書,可以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前三遍這樣念,以后只念英文。(此項并沒有經(jīng)過科學驗證,是汪自己總結的,可以因個體差異而調整,也需要一遍也許四遍。)可以一本念過多次,熟知后再加另一本。因為孩子第一遍也許只能聽懂40%,聽得多了就會明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汪應該想說的這個意思。孩子看圖加上前幾遍的中文解釋,故事就聽明白了。不斷的重復可以加深記憶,但是別指望孩子不會忘,就像我們小時候學過的東西也會忘一樣。

孩子聽的事英文故事,重在故事不是英文。聽說讀寫,請按照順序,不能顛倒。

補習班多數(shù)學的事考試能力,就算報了補習班,父母的英文故事毅然不能省略。

關于全美幼兒園,一定關注好,幼兒園的理念是不是美式教育理念,否則也是填鴨式也沒有太大意義。學前教育比英文學習更重要,因為英文只是溝通工具。除非母語為英文的學生占多數(shù),不然念哪一所全美語幼兒園都一樣,孩子的英文語調.發(fā)音都和純正英文的強調差距頗大。

汪的書單中I can read 系列較多

一定要讓孩子多聽原版英文錄音,吳敏蘭也說過一定要讓孩子聽原音,她小時候就是嘗嘗聽美國廣播電臺練就了準確的發(fā)音,孩子的糾錯能力也是從正確的聽力來的。買書可以買有聲版。

不要用故事去考驗孩子,去驗證孩子聽沒聽懂,哪個單詞會不會,習得之后,不懂的時候孩子會主動問,孩子會根據(jù)圖和他所了解的去理解,猜測。

英文學來不是用來考試的,太早考試可能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思考力等等。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可愛的wasabi
可愛的wasabi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