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3 21:54 原創(chuàng) · 圖片2

培養(yǎng)女兒,我是這么做的


其實,我不喜歡差異化男生和女生,好像男生和女生在培養(yǎng)上注定不同。我不覺得有什么不同,這個問題會潛意識地認為女孩兒要具有某些女孩兒必備的技能似的??????

其實,從培養(yǎng)的角度來說,男孩兒女孩兒的培養(yǎng)沒有什么不一樣,是男孩兒和女孩兒的成長會有一些差別。是生理性的差異,興趣上的差異,擅長的差異,性格的差異,社會認識與引導或者是誤導上的差異,讓男孩兒和女孩兒產生了不一樣的發(fā)展。

不過,小棉襖確實是小棉襖,這個很東北的比喻很貼切。但懂事與貼心也不是女孩子專屬,男孩子也可以懂事和貼心,不然就不會有暖男的說法了。

我家棉襖當初絮棉花的時候……

哈哈,就說說我絮棉花時的方向設想和實際情況吧。

性別意識要有,但不強行灌輸。家庭里沒有重男輕女的意識,孩子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尊重,不溺愛,不嬌縱,不慣公主病。

自尊自愛自強,就事論事的批評和鼓勵,不空洞吹捧和夸獎,踏實不虛浮,不虛榮,不貪婪,也不貪便宜。

要有底線意識。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為人良善溫暖熱情,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能施以援手,凡事多靠自己,盡量不給別人添麻煩。

給自己所處的地方施以正向的影響,如外在不夠積極正向,也不要放棄底線,保有自我。要會做自己的太陽,要有信念有希望。

……

以上這些怕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我還是說說我“絮棉襖”的實踐吧。

一言以蔽之,就是順應。順應孩子各階段的成長需求。我覺得其實,這個方法也不分男女,只是我娃是女娃罷了。

對外在美的需求適度滿足,正向引導。大概在幼兒園階段有那么一個時期喜歡漂亮衣服和顏色的階段。小丫早晨起來會去衣柜挑選衣服,會有自己的搭配和想法,更有甚者,會有季節(jié)顛倒的雷人穿衣法和裝飾。班上的小朋友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況,夏穿冬衣,冬穿夏衣的都有,還記得有個小男孩兒只穿白衣服,其他顏色都不行,他媽媽很是苦惱。所以,想來此事是不分男女的。小丫出現(xiàn)這種需求的時候,我沒否定,幫參考,適當品評,不打擊,不鼓勵,順其自然,有些成人看上去炸毛的色彩搭配,小孩子穿在身上還別有味道。這個時期過去之后,小朋友會有自己的穿衣風格和想法,沒有奶奶不許姥姥不讓的情況,也就沒有號啕大哭,無理取鬧和雞飛狗跳。小丫還曾經(jīng)特別喜歡鄰居阿姨的高跟鞋,為此,喜歡運動裝的媽媽,特意買了一雙高跟鞋,給娃過了幾天癮,哈哈,偶爾也給自己換個裝,挺好玩兒的。

青春期的對抗就相對激烈一些,你不找茬,她可能還會找茬,青春期的孩子會執(zhí)拗、敏感一些,偶爾還需要發(fā)泄一下。為娘的要冷靜,為爹的要抓大放小,一紅一白相得益彰。對于女娃,有點兒個人體驗式的經(jīng)驗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媽紅爸白,我是正襟危坐,嚴肅臉的家伙,爸爸是給個肩膀靠靠給個懷抱抱抱的角色。可是,真也奇怪,悄悄話還是跟我說,還是和媽媽最好。爸爸反倒常常酸溜溜地說閨女跟他沒有跟我好,哈哈。但我知道,丫頭的作文里,爸爸可是她心目中的世紀大暖男啊。

接受、順應,讓孩子有成長的空間,讓她主導自己,適當?shù)丶m偏和疏導,有時候可能傾聽,會比高壓式的強行扭轉更有效果,她只是需要點時間去思考,去梳理自己,然后去選擇怎么做。

無論是男生女生,早晚要獨立去生活,成長有時候會有一些迷惑和混亂的時候,孩子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自己已經(jīng)做出了某些行為,事后也不知對錯。有的孩子混沌地過去,家長也沒有注意,錯的行為變成了習慣,形成錯誤的認識和觀念。有的孩子會猶豫和困惑,這是個很好的契機,家長如果能給予適時的指點和引導,孩子可能就會豁然開朗,而家長也順水推舟。激烈地對抗是最不希望的情形,實在是容易兩敗俱傷,形神俱損的事兒。斗爭幾年下來,經(jīng)驗就是,盡量避免正面沖突,除非需要沖突發(fā)泄??老母親也是精力有限,大爆發(fā)一次,實在是需要好幾天回神。所以,一有苗頭,趕緊出去吹風兜風放風,拉開距離錯開鋒芒,各自調整好自己,不只是孩子,成人也需要控制和調整情緒。好孩子好性格,管理自己的情緒是好的修養(yǎng)。女娃娃男娃娃都需要有這一課。所以,爸爸媽媽也要做好這個功課,才會有好的示范作用。


回應 舉報
贊8
收藏3

推薦閱讀

自然的孩子
自然的孩子
作者熱門日志
初中閱讀書目參考  贊110 · 收藏959 · 評論30
非虛構類閱讀培養(yǎng)書單  贊46 · 收藏480 · 評論16
《新概念》學習之體驗與觀察  贊60 · 收藏375 · 評論48
最終要走應試路線的原版娃  贊77 · 收藏244 · 評論76
慢慢放開她的手——高一實感(一)  贊76 · 收藏85 · 評論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