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提高到國家的角度個人覺得難免有失偏頗。社會地位家庭背景種族宗教地區(qū)文化差異家庭構(gòu)成,都導致家庭教育的差異。拋開這些因素不可能全面總結(jié)對比。但總有些比較普遍或者共性的地方可以參考,象這篇文章。。。
--------------------------------------------------
中國的家長像家長,美國的家長像朋友。中國的家長高高在下,美國的家長立求對等。中國的家長大多數(shù)聽信老師的話而責備甚至是打罵孩子,美國的家長卻會與孩子共同分享老師的意見并與孩子針對這些意見制定新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習慣,尋找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中國的家長認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他必須獨立完成所有的學習課業(yè),而美國的家長卻認為學習是家庭共同的事情,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有必要陪在孩子的身邊。中國的家長是在孩子學習的時候避開,而美國的家長是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盡量坐在孩子身邊,讓孩子知道家庭永遠站在他這一邊,鼓勵并支持他的學習……
在所有過來人的記憶里,一定不會忘記,當我們的考試成績過低,或者是我們在學校里調(diào)皮搗蛋了,老師一定會找適合的機會(有時候是事情一發(fā)生,老師立刻就會通知家長),告訴家長我們犯下的所有錯誤,甚至老師會把這些錯誤看成是一種罪過。于是,在老師給家長強烈的譴責聲中,我們這些幼小的孩子必將被家長更狠地責罵甚至是拳打腳踢,免不了一頓爆打。
或許在我們看來,家長如果在接到老師的抱怨后,不這樣做,反而是不關(guān)心孩子,不懂得愛孩子,不知道支持孩子未來學業(yè)的一種淡漠表現(xiàn)。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因為孩子在學校里表現(xiàn)不好,就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對嗎?當然,在沒有來美國之前,我認為,家長因為孩子在學校里犯了錯,打罵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庭的心愿。畢竟,他們是家長,他們有他們做家長的優(yōu)勢,若是不打罵,反而顯不出他們做家長的強勢來。而且也正好驗證了古話: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然而,當進入美國,接觸了美國的家庭后,我突然感悟到,有時候,對等的教育,或者說是平等的教育方式,才是更適合我們這些幼小的孩子的。
擁護孩子。在我看來,有時候,當學校或者是老師把某件事情告訴家長的時候,中國的家長常常不會去問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先是責備或者是打罵孩子后,才開始問孩子事情的來龍去脈。即使是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錯誤不在孩子,可是已經(jīng)責備了,已經(jīng)打罵了,似乎也沒有迂回的路了。實際上,在情感沖動前,家長們應該好好地冷靜一下。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這句話,我們常說。所以,如果孩子犯錯了,也不一定就是孩子的錯?,F(xiàn)在的教育恰好證明了這一點,有時候責任恰好出在另一方身上。在接觸的美國家庭中,當孩子有了錯誤的時候,家長并不是先給孩子當頭一棍,而是先和孩子進行交談,讓孩子把事情的經(jīng)過講出來。如果發(fā)現(xiàn)這個責任確實是孩子自己承擔,那么他就會借此事情來給孩子進行相應的教育。如果責任在其他的同學或者是老師的身上,那么家長是很維護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在理智地分析了孩子的過往后,做一個孩子可靠的擁護者,其實是很重要的。
支持孩子。好吧,成績不好的同學們可能在此方面感受會更深一些,當然還有那些成績好的,而父母卻要求更好的成績的同學們也會有所感受吧。為什么?成績差的同學考試不理想,便會遭父母強烈的不滿,為此父母會講出種種條件,以此來督促孩子們學習?;蛘呤浅煽兒玫耐瑢W,偶爾有一次成績不好了,便受到父母白眼甚至是奇怪的待遇。事實上,在這個過程中,你無形地把孩子從你的身邊往外推。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他們其實身上也有壓力。在面對學習的時候,他們的壓力也很大。因此,家長要做的,其實不是在成績前給孩子更大的壓力,而是要教會孩子如何輕松地學習。這點,就類似于家長要和孩子共同成長一樣,你每天進步一點,孩子也會跟著你進步一點。其實孩子需要有一個支持他的人,那么你們做父母的就應該充當這個角色。對于美國的家長來講,我覺得支持這方面做得就比較好。只要孩子有什么想法,只要是合理的,對他的成長有幫助的,美國家長都樂意讓孩子去嘗試,去挑戰(zhàn)。希望中國家長也可以這樣做。
陪伴孩子。好吧,中國其實現(xiàn)在這方面做得也相當好,而且有許多女性專門為了孩子愿意留在家里,陪孩子讀書寫字。這其實是好事。我個人認為,如果你覺得放棄工作陪伴孩子讀書上件享受的話,那么你完全可以。而如果你還是更愿意一邊工作一邊陪伴孩子讀書,那么你也可以選擇。但是,常常,我們會因為工作的事而忽略了孩子,現(xiàn)在社會上報道的這樣的事情多了去了。所以,家長如何把孩子的學習時間成長時間和自己的工作時間協(xié)調(diào)就顯得很重要了。美國的家庭,即使是受教育很好的美國婦女,她們寧可放棄工作而在家里專心帶孩子,這點讓我相當感動。常常我們中國的家長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回答為什么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墒?,實際上,我們卻總是在和別人閑聊或者是和別人逛街或者是在打游戲的過程中消磨我們自己的時間卻不愿意陪自己的孩子多玩一會兒或者是陪自己的孩子讀幾本感興趣的事或者是陪自己的孩子聊聊天啥的。就是這樣,而美國的公司也會有這方面的安排,他們會盡量把有孩子的家長的工作時間和孩子的工作時間安排一致,或者是家長可以選擇時間來進行工作,這樣有助于他們抽出更多的時間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陪伴孩子享受童年的成長過程。
肯定孩子。對于這方面的信息,我覺得我們中國家長正在做得很好,也正在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著。怎么說呢,大家都看到了,其實有時候肯定孩子,鼓勵孩子要比批評孩子來得更能讓孩子積極向上。所以,這點,希望各位家長們更加要關(guān)注起來。不過,一部分家長總是覺得對自己的孩子也難以表達情感,也會覺得不好意思。這沒什么啊,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當孩子取得了成績后,我們作家長的一定要肯定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因為孩子取得的成績小,你就繼續(xù)熱嘲冷諷的。或者是覺得這是孩子理所應得就能取得的成績。任何一個成績的取得,其背后都會有努力和辛苦的。家長在看到孩子的取得的成績或者是成長的時候,就要多肯定他們。讓他們在心靈上有一個安慰,這樣,就會有更努力的心態(tài)了。美國的家長在此方面做得相當好,他們會在孩子,哪怕是孩子取得一個小小的看似微不足道,例如撿起桌上的一粒米粒,他們都會夸獎自己的孩子,肯定自己的孩子的行為。這點,其實是很好的一個信息,值得我們學習。
幫助孩子。幫助孩子其實表現(xiàn)的面很多,例如我們要幫助孩子度過學習的困難,度過求學路上的種種不快樂或者是青春期里的迷惑和不解。而對于中國的家長來講,有時候我們做得還是不夠了。例如孩子在學習上有困難的時候,當求助于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時候,父母們的表現(xiàn)就不盡如人意,他們會以自己沒有時間為借口而忽視孩子求助的存在。其實孩子有困難來找你,是信任你,把你當成是有能力的人,是崇拜的對象來看的。可是你卻在這個時候,在樹立自我形象的時候,拒絕了孩子的求助,這點,就讓孩子相當失望,而且也會令你的形象受到損害的。美國的家長,他們會幫助孩子,但是,他們不會如我們中國家長那樣把所有的路都指出來,讓孩子照著做,而是他們會幫助孩子尋找解決的辦法。例如,當孩子學習有困難的時候,他們會建議孩子在哪些方面的書籍上尋找到答案,或者是讓孩子在閱讀某本書后得到有效的答復。
這是我在中美兩國的教育下感受到的家長對于孩子教育問題上的不同態(tài)度,或許因為個人的認識能力也有限,所以在某些方面的理解也會有偏差。但是,總體來講,個人認為,中國新生代的父母們正在向一個先進的,良好的父母形象邁進,這點讓我很感動。所以,我也在期待我的孩子,未來我將會以有知識,有教養(yǎng),有品味的父親的形象出現(xiàn)在我的孩子的面前。祝福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