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待不良行為
電影《克萊默夫婦》中有一幕場景讓我印象很深刻:賽斯朝爸爸憤怒地喊道:“我恨你!”
這對父子真的相互仇恨么?當然不是。他們彼此深愛著對方。在這一個錯誤行為中,爸爸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他對此負有同等、甚至更多的責任。
承擔起(不責備)你在孩子的不良行為中的責任。
責任感不等于責難或羞辱。當我們重新來看待不良行為,不再把責任感等同于責難或羞辱時,期結果對孩子和大人就都是令人鼓舞的。
什么是不良行為?
當你仔細觀察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所謂不良行為無非是缺乏知識(或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以及發(fā)展適宜性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或者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導致我們轉向“原始腦”操縱的行為(此時唯一的選擇只有權力爭奪或退卻,而無法溝通)。
理解四中錯誤目的產生的行為,并以鼓勵來回應。
四個錯誤觀念和錯誤行為的目的
1、 尋求過度關注——錯誤觀念:只有在得到你的關注時,我才有歸屬感。
2、 尋求權力——錯誤觀念:只有當我說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對我發(fā)號施令時,我才有歸屬感。
3、 報復——錯誤觀念:我得不到歸屬感,但我至少能讓你同樣受到傷害。
4、 自暴自棄——錯誤觀念:不可能有所歸屬。我放棄。
所有人的首要行為都是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們(以及很多大人)之所以會在上述四個錯誤目的中選擇一個或幾個,是因為他們相信:
尋求過度關注或尋求權力有助于他們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
報復會使他們再沒有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經(jīng)歷中受到的傷害得到補償;
放棄是他們的唯一選擇,因為他們真的相信自己 不夠格。
孩子們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觀念。每個人都想得到關注,這沒有什么錯。每個人都想要權力。權力不是個壞東西,取決于你怎樣使用。當老師或父母發(fā)現(xiàn)自己與一個孩子陷入“權力之爭”時,最有效的做法是立即退出爭斗,并要承認所發(fā)生的事情:“我覺得咱倆陷入了權力之爭。我可以看出來我的所作所為也加劇了這個問題。我猜你覺得自己受到了壓制。我不想這樣,但我確實需要你的幫助。讓我們都冷靜一會兒,然后在看看怎樣用一種彼此尊重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p>
要識別孩子行為目的背后的錯誤觀念及其錯誤目的絕非易事,因為孩子可能以同樣的行為來達到四個錯誤目的中的任何一個。例如,孩子可能以不做家庭作業(yè)來獲取關注(“嘿,看看我,你看看我”),來顯示權力(“你制服不了我”),來尋求報復(“你覺得我的成績比我更重要,這讓我很傷心,所以我也要讓你傷心”),來表示自己無能為力的感覺(“我真的不會”)。理解孩子的目的非常重要,因為對于不同的目的,有效的干預和鼓勵方式是不一樣的。
請注意“鼓勵”這個詞。這很重要,因為一個行為不當?shù)暮⒆泳褪且粋€喪失了信心的孩子。這種信心的喪失來自于其食物昂的信念,以及沒有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孩子們的行為是以自己認為真實的東西為基礎,而不是以事實為基礎的。
幫助識別錯誤目的和觀念的線索
有兩條線索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孩子的錯誤目的。
第一條線索
大人對孩子行為的情感反應。當被問到對孩子行為的情感反應時,很多成年人的回答都是憤怒和沮喪,這兩種情緒都是對最初感覺的第二回應。
第二條線索
當你要求孩子停止其行為時,孩子的反應。
尋求過度關注:孩子會停下來一會兒,但通常不就就重新開始原來的行為,或能夠引起你的關注的其他行為。記住,每個人都需要關注。但過度關注并不是對孩子的鼓勵。
★把孩子引向建設性的行為。
★做孩子意料不到的事情。
★設定特別時光的時間表,定期陪孩子。
★用會意的一笑讓孩子明白你不會被糾纏于此,然后說:“我期待著六點中的特別時光?!?/p>
★約定一些無言的信號。
★避免給孩子特別的服侍。
★給予孩子安慰,表達你對他的信任。
★不要管孩子的行為,要以關切的方式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繼續(xù)你和孩子的對話。
★在大家都愉快的時候,花時間訓練孩子,用角色扮演來向孩子演示其他行為方式,比如使用語言而不是哼哼唧唧。
★閉上嘴,采取行動。
★說出你的愛和關懷。
尋求權力:孩子繼續(xù)其不良行為,并且可能對你的要求進行言語頂撞,或者消極抵抗。這通常會升級為你和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引導孩子建設性地使用他們的權力。
★讓孩子參與問題的解決。
★決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試圖讓孩子做什么。
★設定特別時光的時間表,定期陪孩子。在學校里,老師可以偶爾陪孩子。
★讓孩子參與建立日常慣例,然后讓慣例說了算。
★提供有限制的選擇。
★讓孩子把他們的問題放到家庭會議或班會的議程上。
★說出你的愛和關懷。
報復:孩子以一些破壞性的行為或者傷害你的話來反擊你。這常常會升級為你和孩子之間的報復循環(huán)。
★不要還擊,要從報復循環(huán)中退出來。
★保持友善的態(tài)度,等待孩子冷靜下來。
★猜測孩子因為為什么受到了傷害,要表達出同情,表達出你對孩子受到傷害的感覺和理解。
★反射式傾聽
★讓孩子和你一對一地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
★表達你的關切,鼓勵孩子。
★用語言表達你的愛和關懷。
自暴自棄:孩子往往很消極,希望你快點放棄努力,別再打擾他。有時候,這樣的孩子會把這種感覺“以行動表達出來”(或許會成為經(jīng)常在班上鬧笑話的人)來掩蓋他們再學業(yè)上的不勝任感。
★花時間訓練孩子,把事情細分到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足夠簡單的基本步驟。
★安排一些小成功。
★肯定孩子的任何積極努力,不論多么微小。
★放棄你對孩子的任何完美主義的期待。
★關注孩子的優(yōu)點。
★不要放棄。
★用語言表達你的愛和關懷。
這些線索能幫助我們“解碼”,讓我們知道孩子的行為真正想要說的是什么。
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記住,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來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
如果在出現(xiàn)行為問題的當時,無法給予孩子鼓勵或孩子無法接受鼓勵,在冷靜期之后,立即給與孩子鼓勵是相當重要的。而且,要記住,不論是權力之爭還是報復循環(huán),都需要兩個人。你也許應該審視一下你自己的錯誤的目的,努力將其變成更具有鼓勵性的態(tài)度和行為。
以上內容編輯來自于向陽媽媽
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