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相愛,是孩子精神發(fā)育的襁褓

2015
2013
2017-12-12 08:50 原創(chuàng) · 圖片2

文/一木釘

一、

一家人出行,我開車,爸媽坐后面。聊天中,爸媽言語之中有幾句交談不太對勁。我頓時如坐針氈,左顧右盼,想著怎么緩和這種尷尬的氣氛。

后來想起來覺得好笑,今年已經(jīng)30+的我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懂得了諸多的心理學知識。我早就明白,爸爸媽媽的感情問題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與我無關(guān)。

但是當面對爸爸媽媽口角,我又會回到兒時,變成那個努力去勸和爸媽的小人兒。想著要努力調(diào)和他們的感情,覺得自己責無旁貸。

我害怕聽到爸媽之間有分歧的聲音,我害怕他們強忍著一股憤怒不好好說話,即使他們已經(jīng)年邁,我也已經(jīng)成年,面對爸媽的口角,我依然會覺得緊張,束手無策,只是我越緊張,表面反而裝作越淡定。當我覺察到這一點,我想到了兒子。

跟李先生剛結(jié)婚不久便有了大兒子,兩個還沒磨合好的人,迅速升級做了爸媽,自然少不了吵架。

記得很清楚的一次,我跟李先生吵得非常兇,當時兩個人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惡語相向,聲音也很大。當時,兒子也有兩三歲了,他異常淡定,自顧自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好像沒看見我們吵架一樣。

事后,我一直不明白,那一刻孩子心里發(fā)生了什么,能讓他如此淡定。

二、

那天車上的一幕,讓我在那一瞬間忽然忽然理解了孩子。

面對吵架的父母,孩子心里自然不可能不起一點波瀾,但是他卻佯裝鎮(zhèn)定,鎮(zhèn)定自若只是他的一個防護罩,保護著自己,也保護著當時的氣氛。那時的他只想乖乖的,不再節(jié)外生枝,他害怕也恐懼,甚至恐懼到不敢哭。

面對孩子的懂事,常常覺得心疼。面對父母的無知,也常常覺得惋惜。想想自己剛做媽媽的那兩年諸多愚昧,不知道給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障礙。那時的我一直以為孩子還小,只要伺候好他的吃喝拉撒便好了,從來沒想過那樣一個小小的娃娃也會有什么精神世界。

每當回想,我跟孩子爸爸的沖突背后,兒子那雙誠惶誠恐的眼睛,就追悔莫及。我們肆意潑灑自己的情緒時,直接被傷害到的卻是孩子。

三、

蒙特梭利提出了“精神胚胎”的概念,強調(diào)每個嬰兒自降生便有一個精神胚胎。它強調(diào)真正影響生活狀態(tài)的是心理狀態(tài),最早影響孩子的的是養(yǎng)育人的心態(tài),情緒。

如今,我們幾乎都能給孩子提供基本的物質(zhì)條件,但是,心靈的富足才是決定孩子幸福的基石。父母的心態(tài),和諧的關(guān)系,才是影響孩子的最關(guān)鍵因素。

父母經(jīng)常爭吵和發(fā)生沖突,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和無助,孩子最重視的就是家庭中大人之間的感情是否穩(wěn)固,甚至有孩子在潛意識的作用下,不惜生病產(chǎn)生身心癥狀,來維系父母間岌岌可危的關(guān)系。

父母間的爭吵,也會影響孩子長大后對親密關(guān)系的看法,他可能會對和別人建立親密關(guān)系沒有信心,感到恐懼,看待親密關(guān)系消極悲觀,甚至看待人和事的視角變得扭曲,性格變得偏激。

四、

改善自己的心態(tài),修煉自己的心境,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與伴侶相親相愛,給孩子一個穩(wěn)定的成長環(huán)境,讓孩子在成年之后有足夠強大的心智去面對人生的難題。

想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也許你需要這樣幾個小方法。

1、學會偷懶,過二人世界。

相信這一點是很多媽媽們喜聞樂見的,但是卻迫于養(yǎng)育的壓力,卻總是做不到啊做不到。你放不下家務(wù),放不下孩子,累得要崩潰都不敢停下來。所有的壓力指向老公,兩個人的戰(zhàn)火一觸即發(fā),最后受牽連的其實是孩子。

現(xiàn)在,我要你堅決地放下責任和生活的重擔,給自己和伴侶完整的一天,去休息,去放松,去旅行,去嗨,這樣的“偷懶”意義深遠。

記住,你的心態(tài)和情緒決定著孩子的成長,爸爸媽媽相親相愛,孩子才會心生安寧。

所以偷懶和保持有頻率的二人世界至關(guān)重要,這樣的時光能讓你和愛人都獲得心靈的滿足。你不必覺得愧疚,這樣的時光雖然沒有陪伴孩子,但是孩子卻會間接受益。如果有條件能求助,就請勇敢求助吧,讓自己解脫出來,喘口氣。

如果這一天的放松能讓你覺得,在繁重的生活中重新活了過來,讓你跟伴侶的關(guān)系更加親密。孩子收獲的將會更多,他將借由你這一天的偷懶,獲得一個面帶笑容的媽媽,獲得一對不再口角的父母,他收獲的是一個日益松弛溫暖的生活環(huán)境,面對放松的爸爸媽媽,孩子才能體會到你的愛,才能有心力發(fā)展出完整的他自己。

2、爭吵過后,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我們不是圣賢,吵架拌嘴在所難免,有時候吵架也是溝通的一種方式。如果你又不小心當著孩子的面跟伴侶吵起來,先不要急著自責愧疚,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學會在傷害之后尋找解決的渠道,才是關(guān)鍵。

在盛怒之后給自己一個冷靜的時間,讓理智恢復,客觀看待矛盾,是自己的問題勇敢承擔,勇于道歉。并向孩子說明這場沖突之中的正面意義。

在錯誤中學習,讓孩子看見,也習得負面之中的正面意義,爭執(zhí)并不可怕,只要能解決就好。讓孩子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看到你們矛盾背后,握手言和的那一面。

3.收回過多的期待,自己給自己呵護

矛盾的背后往往是因為期待過高后的希望落空。

我們希望對方給自己愛護和體貼,希望對方表達對自己的愛,希望對方浪漫一些,給婚姻的生活加點情趣。我們想要的很多,這份想要沒有錯。只是很多時候,對方是無法做到的,當這份期待無法達成,我們就會心生怨恨,開始指責,矛盾不可避免。

向外求不如向內(nèi)求。伸手向外往往失望較多,不如自己討自己歡心,我們已經(jīng)是成年人,我們有能力滿足自己的某些期待,如果有一分希望也不要放棄,記得自己去滿足自己。

育兒先育己,育己先育心。讓我們在生活中不忘時時覺察,把精力分出一部分來給伴侶,經(jīng)營好夫妻感情。

父母相愛,是孩子精神發(fā)育的襁褓。以一個成熟穩(wěn)定的關(guān)系去承托孩子,給孩子一個充滿關(guān)愛,健康穩(wěn)定的成長環(huán)境。


閱讀原文 回應17 舉報
贊1
收藏2
8年前
寫得好,贊同!
8年前
xjmomo 寫得好,贊同!
嘿嘿謝謝
8年前
確實需要有和配偶單獨相處的時間。
8年前
婚姻的殿堂需要夫妻二人
8年前
文筆好,感情真!
8年前
夫妻和睦家庭才會幸福嘛
8年前
這些心靈雞湯應該讓男人們多看看,總不能讓媽媽一直沉默吧
8年前
starry sky 這些心靈雞湯應該讓男人們多看看,總不能讓媽媽一直沉默吧
哈,這本就是給爸爸媽媽看的呀
8年前
一木釘 哈,這本就是給爸爸媽媽看的呀
事實是爸爸基本不會看,理工科男人更不會看
8年前
我們吵架,我家孩子也是平靜如水,就像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我小時候也是如此,我媽不僅不覺得在孩子面前吵架是錯的,還經(jīng)常埋怨我,父母吵架,都不會勸勸,真情商真低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