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也非常糾結(jié)于這類問題,特別是雞娃和給娃自由想像之間的矛盾。這個是不是也是你所問的放養(yǎng)和雞娃之間矛盾的一個側(cè)面呢。
1.雞娃,給娃講故事,其實已經(jīng)給孩子腦子里塞入了框架,比如說水中的月亮其實是天上月亮的倒影,再比如小雞是吃蟲子小兔是吃蘿卜,先不說科普書籍,就算是生活常識對幼小的孩子來說都是想象力的限制。
2.娃的自由想象,如果孩子腦子里空空如也,真的能想像出有意思的東西嗎?
我想這中間應(yīng)該是一個度的把握。放養(yǎng)有放養(yǎng)的好,雞娃能雞出牛娃。我這里有一些小小的建議。
1.多給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不要成天不是看書就是學(xué)習(xí)。可以畫畫玩音樂旅游,也可以在大自然中去瘋跑瘋玩,玩成一個野孩子,在注意安全的情況下,上房揭瓦飛檐走壁,也隨他去吧。在他不那么鬧騰得時候,帶他去觀察大自然的一些東西,一片干枯的樹葉,一只爬行的蝸牛。
2.閱讀,雖然閱讀特別是科普閱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但是還是要讀。不建議給太小的孩子科普。閱讀故事繪本時,一開始不要認(rèn)字,帶著孩子去看圖,去觀察。講故事的時候多提問,可以提問一些故事的細節(jié),故事起承轉(zhuǎn)合間的關(guān)鍵點,圖片里的細節(jié),但是不宜過多,如果孩子回答錯了,盡量不要糾正,孩子以后會明白的。我記得我家孩子在兩三歲時看的一本繪本,牛蛙喝了整個池塘的水,肚子變得大大的,我問她為什么肚子那么大,孩子說要生寶寶了吧,我又問她你會生寶寶嗎?她說會的吧。我再問弟弟呢?她說弟弟以后也會生。真的好有趣,我都沒有糾正。
3.孩子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盡管是錯的,請耐心聽下去。孩子的觀點不需要那么對,可是我們需要他自由思考善于思考。家長有時候要管住自己的嘴。
做家長真是一個藝術(shù)活兒,要懂得在有些節(jié)點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留有空白呀,就像畫國畫,好的空白就是意境。
下面是我孩子自由想象表達,我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