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朋友是聽覺型的,喜歡聽故事,可以邊玩玩具聽,邊看書聽,屬于一心二用的,由于音頻聽的多,以至于現(xiàn)在還不能自主閱讀。
聽的內(nèi)容廣泛,我手機(jī)上各種App比較多,所以聽各種中英文故事、歷史故事,古詩、還有些故事聽了N多遍,比如西游記,是孫敬修老爺爺講的版本。最近歷史故事聽上癮啦。
聽的時間比較隨意,有時是我做晚飯的時候,她在沙發(fā)上邊玩邊聽、或邊看其他書聽。有時是晚上睡覺時、有時是去幼兒園路上在車上,但很少,基本上是我和她聊天?;蛘哂袝r一天、或好幾天也不聽的。
大量不知如何定義? 也是無計劃比較隨意,今天聽歷史故事聽嗨了,能聽兩三個小時?!抖《v險記》一集半小時,聽完一本也差不多兩個小時。
由于現(xiàn)在App上各種音頻較為豐富,從小就喜歡聽音頻。無論怎樣豐富,我們還是以媽媽講故事為主,聽音頻為輔。小時候主要是聽我講故事,中英文閱讀,她說話較晚兩歲半才愿意說,但勢不可擋,一個月的飛躍就能編故事了。可能輸入的量達(dá)到了,才有輸出。
好處:1、完全是一心二用,看似沒聽,卻聽的很認(rèn)真,有時也會聽累,說明用腦用心了,我都強(qiáng)制關(guān)掉。
2、特別是英語,雖還沒脫盲,但能復(fù)述比較長的英文故事情節(jié),基本上是大差不差的,這個是最明顯的。所以,語言的學(xué)習(xí)重在聽力。
3、歷史故事也能講的很好,那次聽了關(guān)于八仙過海的故事,給我講的頭頭是道的,足足講了二十多分鐘。
4、聽的結(jié)果在于說,非常鍛煉語言能力,特別是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性比較強(qiáng)。
5、特別勇于表現(xiàn),幼兒園老師說,一有要講故事的,我們絕對是最積極的,而且在臺上邊講故事還邊管著紀(jì)律,看哪個小朋友沒認(rèn)真聽,有講話的,還對別人說,你們要講話我就不講了,像個小老師樣。
當(dāng)然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姐姐小時候沒有這么多的音頻豐富,偶爾也會聽的,但大都是聽媽媽講的故事,而且不到五歲就能自主閱讀了,屬于聽覺型的,但從小到大的,語言表達(dá)能力和邏輯能力都很強(qiáng)。
所以只要孩子不排斥喜歡聽就好,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