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改變,如何安放我的猶豫和不安

2019-12-20 15:34 原創(chuàng)

上篇文章寫完有媽媽問我,你寫的很淡定,但是改變的過程中是否也有猶豫和不安呢?也有媽媽問,你取消了限制就不擔心孩子會更喜歡吃糖?我覺得這些問題都是很真實的好問題,所以就有了現在這篇。梳理一下我為什么要改變規(guī)則以及改變過程中我如何應對不確定的猶豫和不安。

為什么改變規(guī)則?

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一涉及糖,我跟兒子的關系比較緊張。這個緊張的感覺,跟自然放松是相對的,可能孩子一提到想吃糖,我就開始滿腦子想著如何說服他不吃或者吃我買好的純麥芽糖,黃冰糖或者蜂蜜。這些糖開始是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的。但是在孩子幼兒園門口的士多店里,超市的糖果區(qū)里各種漂亮包裝的糖果應有盡有,這一切對好奇心正盛的孩子來說,怎樣的講道理,教知識都是無力的。當我用替代品,授知識,講道理等方法以后,用非暴力溝通的工具反復溝通也無法阻擋孩子希望親身體驗的強烈需求。

后來經過共學的朋友們傾聽,我才發(fā)現自己只是對糖做了過多干預,其他甜品零食都還是很正常的開放給孩子自由嘗試,意識到這個差異以后,很快就決定對自己糾偏,改變規(guī)則,給孩子真正的嘗試權,選擇權和試錯的權利。這也非常符合后來我在《園丁與木匠》中所看到的那樣,學前孩子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探索式學習的。探索式學習在孩子獲得真正自由三權——嘗試權,選擇權和試錯權時才能真正將淺層興趣通過好奇心轉化成更深入的學習。當然,當孩子真正獲得這樣的“自由”時,他反饋給父母的驚喜是遠不止體現在學習方面的成長。孩子通過自由的探索學習,可以不斷習得自己的喜歡是什么,不喜歡又是什么的感知。慢慢形成自己對事物的選擇,判斷規(guī)則。由于這些規(guī)則是自己體驗內化獲得,印象深刻,再遇到類似的場景,他自然不需要成人的說教,會有自己的規(guī)則去選擇和判斷。這也是為什么尹建莉老師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寫的“越自由的孩子越自律”的原因。所以一年后,兒子在超市里面對各種糖果不再癡迷,而是發(fā)覺很難再有自己真正很想吃的糖果,這都是自然而然的結果。一般的糖果在他看過以后,基本對它是否好吃,是否還想吃已經有了基本判斷。這些內在經驗形成對行為的影響力是任何說教都無法做到的。

如何改變自己?

當然,現在我說的很輕松,給孩子自由的過程中,我同樣也有擔心和猶豫的時候。最強烈的猶豫與不安就是在剛剛打開規(guī)則的第一個月份。兒子聽說我不再限制他買糖,一開始不太相信(可想而知當時的規(guī)則對孩子的感受多么不好),一放學沖進士多店第一件事就是買糖。頭一個月兒子所有的零花錢都買糖,吃的最多的是彩虹糖,各種糖果軟糖和泡泡糖。這些都是我以前認為的超級垃圾食品。每次買糖,我都需要默默深呼吸一下。

為了讓孩子重新恢復對我的信任,我們還約定每周給孩子推薦一款我覺得好吃的健康糖果給他。我會將我認為安全健康的糖果推薦給兒子,比如高級的巧克力,更少添加劑的麥芽糖果,然后請孩子做比較,是媽媽推薦的好吃還是他自己挑的好吃。我當時的想法就是為了讓自己不再只是關注孩子吃糖太多可能影響健康的問題(這其實也是知道偽命題),而是更好的關注當下如何讓孩子吃得高興,又能有所收獲。讓他知道花錢不僅是簡單的買和賣,這個過程中的體驗和獲得的信息更重要。

于是我和兒子開始對糖進行簡單的分類,通過對比價格和味道的品嘗來評價這次的購買是不是劃算。比如有的東西看著好看,吃起來沒什么特別。有的吃起來很好吃,但是包裝普通,會選擇哪個?還有的成份復雜的糖果好像比天然的糖更甜,你更喜歡哪種甜呢?有些糖果還有玩具送,你是喜歡玩具還是糖果呢?開始的頭三個月,孩子幾乎都是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最好的。后來慢慢的,他也會發(fā)覺,彩虹糖吃多了口渴,但是麥芽糖就不太會。純巧克力的可可回味感覺很好,添加劑巧克力除了甜就是甜,沒什么好吃的。

雖然我取消了買糖限制,但是跟孩子還是有一個口頭約定。如果孩子的大便變軟,他需要減少吃糖和含糖零食的數量。這個約定是我們后來看到一本便便書,教孩子如何通過認識自己的便便判斷自己身體健康的時候,我臨時加的。跟兒子一說,兒子欣然同意,但是真正落實不容易。這個過程同樣需要時間,讓孩子自己體會后,形成自我約束的意識?,F在孩子知道大便不是香蕉粑粑,會提醒我,不要批評他,口頭上承諾減少吃甜食,然后請我給他艾灸幫他恢復。我相信,他會慢慢找到其中的平衡的。

取消限制后,加了這樣一個條件,慢慢的我對兒子買糖,吃糖的事情就放淡很多?,F在除非兒子特別要求下,我會幫他選擇一些有特色的好吃零食,其他時候,隨他怎么選擇,我的猶豫和不安完全消失了。

育兒路上沒有標準答案,唯有保持對孩子的好奇心和不斷學習的態(tài)度,才能更積極的應對不確定的變化。這是我最近的所得。

作者:小橋自語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5572607ecedc ;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并注明出處。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大蝦小蟹
大蝦小蟹
2013
作者熱門日志
陪兒子親子閱讀1000天  贊27 · 收藏18 · 評論21
親子閱讀我的思考  贊5 · 收藏13 · 評論14
三年全職媽媽的感悟  贊9 · 收藏6 · 評論9
開始給娃零花錢(1)  贊4 · 收藏12 · 評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