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正面管教(第17天)

2021-1-3 13:21 原創(chuàng) · 圖片14

《如何與孩子高效溝通》

媽媽正在房間工作,小云在客廳里玩,昨天新買的遙控器賽車,嘟嘟嘟嘟嘟,真的是太開心了,突然呢,聽到了一聲哐當?shù)囊宦?,小袁大叫了一聲媽媽媽媽,嗯媽媽連忙走了過來,看到了碎了一地的遙控器,小云哭著說媽媽嗯遙控器壞掉了。媽媽無奈的撿起新買的遙控器,有點不耐煩的說,你看看我都跟你說了多少遍了,玩具買了沒有愛心呀,這都是你弄壞的第幾輛遙控器了,你還好意思發(fā)脾氣啦。小云聽到媽媽這樣說哭得更厲害了。媽媽繼續(xù)說,哭什么哭啊,就知道哭,哭能解決什么問題,好了好了,別哭了,我再給你買一個唄,你可要好好愛惜哦??赡芪覜]有說話,低頭繼續(xù)哭。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云,當媽媽這么說的時候,你有什么樣的想法感受呢?會有什么樣的決定呢?他一點都不理解我,我很難過,我就是想繼續(xù)過。你是、媽媽,你的想法和感受又是如何呢?會不會覺得小云屢教不改愛哭無法溝通呢?

其實啊,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和孩子之間呢,好像就多了這么一道鴻溝,讓溝通變得如此的艱難,面對孩子的哭泣,發(fā)脾氣,無理取鬧,我們都覺得無法理解。孩子面對我們的說教,懲罰打罵,自然不買賬,依然我行我素,細細想來,我們和孩子的溝通就像是兩段沒有任何關(guān)系的獨白,一段是充滿了指責和批評,一段呢充滿了厭惡和反抗。是為什么呢?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呢?其實啊,當孩子生氣沮喪失望的時候,他們既不想聽道理,也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此刻最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理解,所以呢,不是孩子能溝通,而是我們用錯了方法。我們可以和孩子共情?;蛘邠肀麄儯屗麄兒闷饋?,感覺好才能做得更好,那什么是共情呢共情的意思呢,就是我理解你的感受,并且把這種理解表達出來共情,會讓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并且關(guān)注他,我們在之前和大家分享這個情緒3a的時候呢就說過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如何跟孩子共情,其實很簡單,我們只需要將觀察到的孩子當下的處境和感受說出來,比如說你新買的玩具摔壞了,你感到很傷心對嗎?小明和你吵架了,你說你再也不和他做朋友了,其實你感到很委屈是不是?當孩子感到被爸爸媽媽理解,他才愿意打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那這樣呢,其實也有助于我們家長去引導(dǎo)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那么當孩子很傷心很難過或者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采取擁抱的方式先與孩子建立起愛的連接,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糾正前先連接,確保孩子可以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xué)所說的人的行為,歸根到底都是在追尋歸屬感和價值感,也就是我是被愛的我很重要,我是有能力的,我是被需要的這一類的感受而擁抱呢,它是給予歸屬感的一個非常好的幫助方法,當孩子們通過擁抱感受到被愛被重視他們的感受呢,就會漸漸的好起來。內(nèi)心會更加的有安全感和力量感,在這里提醒大家的是我們說和孩子擁抱并不是我們主動去擁抱孩子,而是去要求孩子,請問你可以給我一個擁抱嗎?我現(xiàn)在需要一個擁抱,你愿意和我擁抱一下嗎?如果在當下這個時候呢,孩子拒絕,那么我們就可以說我需要你你的擁抱,等你好的時候我們再來抱一抱,因為我們主動要求孩子給予擁抱的時候,第一是出于對孩子的尊重,第二尋慰的過程其實也是幫助孩子讓他獨立思考的過程,在這個思考的過程當中呢,他們的心情也能夠慢慢的平復(fù)一些他們的理智呢。也可以工作所以擁抱幫助我們感覺好起來,孩子只有在感覺好的時候才能做得更好,我們也是一樣。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建立在牢固鏈接的基礎(chǔ)上,無論作為父母,我們是想要幫助孩子平復(fù)情緒,糾正他們的錯誤,或者引導(dǎo)他們自己關(guān)注解決問題,那么就試著從鏈接開始吧。

現(xiàn)在給大家說一下共情的步驟,第一,說出對方的感受和處境,第二發(fā)揮我們的同理心,第3步給對方一個擁抱,第4步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歸屬感,第5步只有當孩子感覺好的時候才能做得更好。是呢,在剛才的案例當中呢,當小袁弄壞玩具的時候,媽媽可以這么說,新玩具弄壞了你心里很難過,對嗎?媽媽的東西要是摔壞了,我也會非常的難過,媽媽理解你,你愿意給媽媽一個擁抱嗎?大家來想一想,如果我們都是采取這樣的溝通方式,你還會覺得孩子不可理喻,難于溝通吧。






《我的方式你的方式》

你們在生活當中有沒有跟你們的家人伴侶有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這種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通常是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會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去解決?如果這個家庭一直去爭論的話,對其他成員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角色扮演。

寶貝這都是幾點了?怎么作業(yè)還沒有寫完呢?我們約定好寫完才能睡覺的。

算了算了,都這么晚了還讓孩子做,明天再做沒什么大不了。

別說了,你知不知道?他今天玩了一天的一個作業(yè)都沒做,明天老師又要做,你每次都這樣不知道就別來添亂。

能不能好好說,我說一句,你說這么多這么晚了他還困了,明天早上起來寫不就行了。

你每次都這樣,不知道拖這么晚才來挽救他,我學(xué)過怎么教孩子知道怎么教孩子,你別來添亂就行了。

你還學(xué)過,他想早點睡你就翻臉,孩子現(xiàn)在長身體的時候白天多監(jiān)督一下他會摩擦嗎?你非要讓他寫到半夜你才滿意。

白天我不要上班嗎?你怎么不輔導(dǎo)嗎?你知不知道我每次輔導(dǎo)的時候我有多著急,你現(xiàn)在什么都不管還來指責我。

他現(xiàn)在長身體的時候你不讓他睡覺還逼他,他就能寫好嗎?

我學(xué)過育兒,知道怎么做對他更好,孩子別理他,寫作業(yè)去,寫完再睡。

什么叫不理我怎么說話的睡覺去,明天早上起來寫。

我真是受夠了你就來添亂,然后作業(yè)你來你還得寫,就是因為你這樣孩子才天天磨蹭的,你把好人都做盡了,就我是壞人,你能不能一邊呆著去。

不可理喻。

問一下大家,作為孩子你有什么樣的感受?我寫作業(yè)的時候可以有爸爸來幫助我有一個靠山。還記得我們昨天所說的私人邏輯,你們看到的聽到的,你們的稿子有哪些?我可以不遵守媽媽之前的約定。如果一個孩子長期處于這種環(huán)境當中,他就可能不愿意自己陪著了,父母經(jīng)常為自己寫作業(yè)的事情而爭執(zhí)。有時候可能孩子會比較享受這個過程。父親在維護他。 孩子可能會覺得比較迷茫,你們是這個孩子,接下來你打算怎么做呢? 在這個場景當中,你會覺得媽媽比較強勢還是爸爸比較強勢?你會按照爸爸的方式做還是媽媽的方式做?靜觀其變。如果一個孩子長期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對這個孩子的長期影響有哪些?在這個過程當中,你能夠體會到爸爸媽媽之間的相互尊重嗎?在這個家庭當中會覺得有歸屬感,價值感會有鏈接嗎?爸爸有他的意見,媽媽也有她的意見。孩子會很清晰的知道接下來他會怎么做嗎?如果我們經(jīng)常發(fā)生這種言語上的糾紛,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什么呢?孩子無法學(xué)到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會不尊重。孩子不知道接下來會怎么做,是聽爸爸的還是聽媽媽的?左右為難。進入了一種情感的束縛。長期處于情感束縛,對他最大的影響是他到了成年以后選擇困難癥。每當讓我做出選擇的時候,我可能會形成這樣的私人邏輯。不知道如何作出選擇。剛才我有問大家爸爸媽媽誰比較強勢。您覺得會不會出現(xiàn)以下的這種情況?爸爸不讓他看電視,然后孩子很想看,然后呢去找媽媽,媽媽我想看電視,然后媽媽說你看吧,然后帶個孩子去看電視,然后這個爸爸就是說不是不讓你看電視了嗎?你覺得孩子會怎么做?然后他又會去跑去告訴媽媽,你們覺得接下來媽媽會怎么做?媽媽去跟爸爸爭執(zhí)去。媽媽去幫助孩子去。那么這時候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會爭執(zhí),那么你們的孩子在中間起到一個什么作用?下次爸爸說你不準吃零食,然后他又去討好她的媽媽。他的媽媽答應(yīng)他吃零食,然后讓他爸爸看到了,然后我說你不準吃零食,然后他又會怎么做。他永遠都會想著用強勢的一方去壓制另外一方。沒辦法去討好強勢的一方,因為強勢的一方永遠會幫助他壓制另外一方。那你覺得他會怎么去看待他的爸爸?也不會太尊重爸爸。我在政治過程當中,讓孩子感受到有一方比較強,有一方比較弱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這僅僅是對孩子的影響,那么這種吵架對夫妻雙方有沒有影響?

問一下媽媽你的感受。一開始是因為孩子輔導(dǎo)作業(yè)的問題,慢慢爭吵之后呢,到后來就成了我們兩個大人之間的矛盾。因為媽媽是學(xué)過藝兒的,按照媽媽育兒的方式對孩子進行了約定,寫完作業(yè)才能睡覺,而這個爸爸呢,考慮到時間很晚,讓孩子明天早上起來寫作業(yè),我覺得我按照我的育兒方式來教育孩子,而爸爸就是來拆臺的。感覺很氣憤,我推動孩子往前走,而這個爸爸是來拉我的后腿。我怎么看待這個爸爸。作為你的伴侶,你會怎么去看待他?接下來打算怎么辦?讓他聽我的。

他來一起思考一下,如果每一次當媽媽管教孩子的過程當中,爸爸都跑過來說你不要這樣子啦,你對他太嚴厲啦,這種長期下來對媽媽的長期影響有哪些?可能時間長了,媽媽在這一方面也可能沒有自信了。媽媽的情感是不是也會非常壓抑的,他的情緒可能也是非常壓抑的,因為他沒有辦法得到伴侶的支持,相反伴侶總是用指責的方式來回應(yīng)他。很無助。那你們覺得對爸爸有影響嗎?

所以爸爸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我覺得我好沒有尊嚴,沒有得到尊重。孩子看我會感覺爸爸說的話都不算數(shù),這個爸爸會很沒有面子。你會怎么看待你的另外一半?會覺得你和你妻子之間是有鏈接的嗎?你在這個家庭當中會找到歸屬感價值感了。打算接下來怎么做?遇到這種類似的事情你還會管嗎?

如果爸爸長期處于這種狀況,對爸爸的長期影響是什么?沒有家庭責任感。變成甩手掌柜。夫妻情感可能會受影響。你覺得他會喜歡這個家庭環(huán)境嗎?他和他的孩子或者是妻子之間的關(guān)系會受影響嗎?

我們每個人都是要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這種方式可以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嗎?那我們可以怎么做?

在一個家庭當中會出現(xiàn)所有的意見都是統(tǒng)一的情況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私人邏輯,所以我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一定會有一些不同的,那有了這些不同怎么辦?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模式從出生開始就是不一樣。原始社會男人負責做什么?負責打獵。保衛(wèi)家園。我要去保衛(wèi)家園打獵,我要做到的一點是什么?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男人的思維是直線型。有了這個目標直接往前走。但是社會的女人在做什么?照顧孩子做家務(wù)。坐在一起聊天。女人去買東西,然后呢,做了個頭發(fā)發(fā)現(xiàn)跟衣服不搭,然后就去買衣服,后來又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個包包,思維模式,站在情感的角度去思考。人性是站在理性的思維模式。所以有時候感覺跟我們的伴侶溝通起來會很累。今天要跟孩子去買一雙鞋子。然后呢,女人會想,嗯我們?nèi)ツ膫€商場買呀,買哪個牌子買個什么價位啊,然后這個會不會喜歡呢?分歧非常非常正常。有的時候沒有辦法去消除。當我們跟其他人有分歧有沖突的時候,我們也要明白現(xiàn)在的這種狀況,他們的想法多了一些接納和尊重。我尊重你跟我有不同的想法。我能夠理解你會出現(xiàn)跟我不一樣的想法。不認同怎么辦?我們還是要用尊重的方法。為什么要用尊重的方法?用哪些尊重的方式去處理呢?

跟家長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呢,我們通常有以下相互尊重的解決方案,首先呢,有一點是表示不同意的一方家長保持沉默,事后在于自己配偶討論。表示不同意的家長安靜離開現(xiàn)場,讓配偶單獨處理。你們覺得誰離開誰去安靜。原則是在當下的這個情形當中,誰懂事誰離開。

你們都能接受另外一半他們處理問題的方法嗎?對孩子的方式嗎?給我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爸爸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他要動手打孩子,這個時候又怎么辦?那一刻你護住了孩子,孩子會有什么樣的想法或者感受?我媽媽在我也不會特別害怕。那這樣會不會又回到了剛才的模式當中?如果孩子跟爸爸之間又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爸爸又要動手打孩子,孩子會怎么做?當下的那個時刻孩子爸爸真的要去打孩子,怎么辦?還是要做懂事的那一方,誰懂事誰離開。前提不是家庭暴力。這個問題是出現(xiàn)在我和孩子之間還是爸爸和孩子之間?孩子之間我們作為旁觀者,的確發(fā)現(xiàn)爸爸打孩子我們可能心里會難受。爸爸和孩子之間的問題需要他們自己去解決。一次我們還必須明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是。在一個家庭當中,什么關(guān)系才是第1位的。夫妻關(guān)系。夫妻關(guān)系是一個家庭的定海神針??偸且驗橐恍┰蚴狗蚱揸P(guān)系去動搖的話,我們的這個影響要比孩子被爸爸打了一下,要嚴重很多。不穩(wěn)定的夫妻關(guān)系,帶給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們對安全感的缺失會非常大。與兩性關(guān)系的看法都會受到影響。夫妻關(guān)系永遠是第1位。

孩子被爸爸打完了,然后爸爸離開現(xiàn)場了,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干什么?我們可以跟孩子去復(fù)盤一下。你的孩子跟我說,我爸就是個魔鬼。恨死他了,等我長大以后我一定不要養(yǎng)他,我把他趕出去。我們會怎么回應(yīng)?我們能不能直接對孩子說,爸爸打你是因為愛你,是因為你做錯了事情。你們會有什么想法?爸爸和媽媽是站在一起。這樣孩子可能會覺得媽媽打我是一種嘲笑,是一種幸災(zāi)樂禍??赡軙蚝⒆觽鬟f一種非常不好的價值觀。有沒有誰能夠感受到別人打或者罵的過程當中,感受到別人的愛。世界上有沒有那種人在被打或者被罵的過程當中,感受到他是愛我的。如果真的是這樣,他的價值觀是被扭曲的。老師懲罰你是因為他愛你啊。以后會覺得打人罵人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他可能會變成一個施暴者。也有可能會變成一個受虐者。我的伴侶打我罵我,那是因為他愛我。這種心理的人,他的從小肯定是周圍人給他傳出了這樣的觀點。打人本身就是不對的。他單純就是一種情緒的發(fā)泄。如果在當下的那一刻,我們沒有辦法決定伴侶所做的事情,伴侶打孩子,那是他的決定,但是在事后我們?nèi)秃⒆訌?fù)盤的時候不要對對方的行為做出一個評判,只需要認同孩子在當下的感受,幫他處理感受就可以了。不管你這個時候說爸爸做的好還是不好孩子這個過程當中都會形成一個評判,我們只有先去幫他處理感受他們自己冷靜下來自己去思考他們才會在這件事情當中才能真正的有所學(xué)習(xí)。

假設(shè)你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當中,你的伴侶都看到你的伴侶,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想法或者感受?他可能覺得自己打孩子也不對,可能也會有一些思考。伴侶能不能感受到,其實你是尊重他的。怕他是打孩子在那個時刻,但是呢,你沒有去干涉他的處理問題的方式。這樣的做法能不能感受到對方的尊重?是呢,我們?nèi)绻牭胶⒆诱f那番話,你沒有去對他的這些行為作出評價,你只是幫孩子去處理一下當下的感受,你的伴侶他會不會重新的去思考我的行為是怎樣的,我的這個行為可能是不太合適的。當你用尊重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的時候,他們感受到的尊重,他們才能夠?qū)W會關(guān)注他人。誰離開誰安靜,誰就是懂事的那一方懂事的那一方離開。

事后除了可以跟孩子去復(fù)盤一些事情,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跟爸爸去復(fù)盤這件事情?復(fù)盤的時候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議,要不要提前就在他們自身。

夫妻關(guān)系永遠是第1位的。我媽媽的孩子,如果孩子說爸爸救命,然后爸爸來了,那么你就去做懂事的那一方。

第3點,孩子必須得到父母雙方的同意,才能夠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方法?方向一致孩子才能夠更清晰,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不會混亂。避免助長孩子的操控感。利用父母雙方的不一致鉆一些空子。爸爸不同意我就找媽媽。

第4點,如果一位家長的意見介于另一位家長和孩子中間,那么他必須從中退出。我說看電視這件事情吧,孩子說我想現(xiàn)在看電視。他說你吃完飯再看這時候呢,作為妻子我們就退出。

第5點家庭會議最難做,但是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6點,尊重和聽取孩子的意見,當下可以先考慮孩子來做決定。

第7點,家長手挽手互相挨著坐在一起。你覺得這個代表什么?表示恩愛。影響孩子的感知,讓孩子觀察到爸爸和媽媽的感情是非常穩(wěn)定的,爸爸媽媽的想法傳遞給孩子,爸爸媽媽是一致的。這個家庭的環(huán)境也是非常穩(wěn)定的。

夫妻意見不一致的時候的三個黃金法則。

第1個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第2個夫妻關(guān)系排第一,第3個先撤離后討論。

無論是婆婆還是媽媽,他們都是我們的長輩,我們要有言傳身教的方式。你當著孩子的面去反駁我們的長輩。他可能會覺得在他的眼里,他會怎么去看待這件事情。不尊重長輩。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我們面前向他示范,原來我們是可以跟長輩大吵的,是可以不尊重的,那你為什么需要我去尊重你呢?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時候孩子特別不尊重奶奶,不尊重外婆。他會覺得爭吵是一種解決方法。是我的一種社交方式。從哪里學(xué)來的?從我們的家庭從父母的身上。當我跟小伙伴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我想到媽媽會怎么做,然后我也會喜歡跟小朋友吵一架,打他一下。先撤離后討論。每一個人都是需要被尊重的。

先去認可他們的付出,不要總盯著不好的方面。人與人的溝通永遠都是在尊重的基礎(chǔ)之上,才能去溝通。溝通并不是單方面的數(shù)據(jù)。希望我們的家庭關(guān)系變得更加的融洽,我們需要看到每一位家庭成員的付出,每一位家庭成員都需要被尊重。









回應(yīng) 舉報
贊1
收藏3

推薦閱讀

鐘語涵媽媽
鐘語涵媽媽
2020
作者熱門日志
我的育兒之路  贊8 · 收藏17 · 評論2
蔡景坤教授0~3歲養(yǎng)育要點  贊5 · 收藏21 · 評論1
麥麥媽古文啟蒙路線  贊3 · 收藏16
音樂啟蒙  收藏11 · 評論6
《晚安月亮》繪本解讀  贊7 · 收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