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能與各類各樣.五花八門的童書相遇,可以想象是多么豐富的精神生活啊,在童話故事里盡情遨游,與鳥獸為伴.與動物共情.與萬事萬物對話,在這個成長階段感受親子共讀的魔力,不僅在語言能力方面有所精進,還能打通各種品質的"任督二脈",滿足孩子旺盛的想象力,激發(fā)孩子內心豐富的情感,自在樂趣的完成蛻變,與快速發(fā)展的自己相遇,伴隨著這些嶄新的能力帶來的自信,更使孩子面對陌生的外在世界更從容,也更樂于嘗試對待新事物!
“神獸”出籠,以書為媒,寒假為孩子量身定做這十個主題的繪本,在3-8歲這個年紀,這個大腦開發(fā)的前期,這個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精心為家長們和孩子們準備了這個書單,10個主題每個9本書,一共90本~
參考:
充滿傻氣的皮杜妮,有天在河邊撿到一本書,她想起曾聽過農(nóng)場主人告訴他的小兒子說:“有書又愛書的人,就有智慧”。于是便把這本書當作寶一樣,到哪兒都帶著它。她越來越驕傲,脖子也越拉越長,其他動物們看她神態(tài)不一樣,認為她可能變聰明了,有任何問題都請教她。熱心的皮杜妮總是樂意效勞,但卻越幫越忙,她說公雞老金的雞冠是紅的,因為那是塑膠做的;她認為解決老馬阿草牙疼的辦法,就是把牙齒全部拔掉;最糟的是,她把寫著“鞭炮:危險”的盒子說成是“糖果”,害得動物們紛紛受傷掛彩。皮杜妮總算得到教訓了,她終于知道:把書夾在翅膀下是不夠的,還得把它裝進腦袋里才行啊!
皮杜妮脖子拉長、嚴肅又驕傲的模樣,著實教人覺得好笑。不過仔細想想,我們的生命中不也曾有類似的景象嗎?皮杜妮幫大家解決問題所想的荒謬辦法,那種“胡說八道”的想像力和樂趣,為總是正經(jīng)八百的讀者宣泄內心的想法,所以大家都讀得愛不釋手;而各種動物的角色,也很能吸引小朋友的喜愛。
紳士的雨傘1344人有 · 評價929 · 書評8[日]佐野洋子 著;唐亞明 譯接力出版社 / 2008-08
老爺爺有一把大黑傘,他非常喜歡這把黑得發(fā)亮的大傘,到哪里都帶著它,但他卻怕傘被淋濕而從不打開它。有一天,當他在公園里休息的時候,突然下雨了,一個小男孩跑過來,想跟老爺爺一起撐傘,老爺爺會打開他的傘嗎?
這本繪本是佐野洋子繼《活了100萬次的貓》之后,另一本膾炙人口的作品。書中的老爺爺太珍愛他的傘了,下雨天竟然怕它淋濕而不撐開它,看來愚鈍好笑的故事,實則暗諷了諸多愛的不得當。 這個乍看之下乖僻的老人緊抱著傘,就像我們每個人都多少有過的因為太喜歡而過度保護某些東西,為其做出許多傻事。也像是某些我們緊抓不放的原則,而落入不知變通的窠臼。佐野洋子借這位看起來有點傻氣的老爺爺,來傳達“轉念”這個老生常談,提醒我們別總是被“執(zhí)念”所綁架,當我們將心中的看法轉個彎,就有機會發(fā)現(xiàn)雨滴打在傘上的美妙感覺,就能發(fā)現(xiàn)新的體驗所帶來的喜悅,也能讓我們所愛之物有機會發(fā)揮他們最重要的才能與功用。
本書中,佐野洋子運用大量藍黑色來表現(xiàn)老爺爺?shù)木兄斉c下雨天的陰郁感,并且透過豐富的布局,從老爺爺?shù)木兄?、到中間高潮轉折、再到放開后的輕快,層層推進,節(jié)奏流暢。文字上則運用狀聲字形容雨聲,讀起來如歌一般輕快,也描述許多下雨天會看到、聽到的情景,非常適合與孩子共讀,是親子共享圖畫與朗讀樂趣的最佳圖畫書。
米爺爺學認字111人有 · 評價58 · 書評4(美) 喬·艾倫·波嘉 著;(美) 羅拉·費南迪,瑞克·杰克森 繪;宋佩 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 2011-04
這本繪本是描述一位好學的米爺爺上學學認字的故事。雖然米爺爺會做很多的農(nóng)事,也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但他不識字,不會閱讀,學會認字成了他最大的心愿。有了這個心愿,米爺爺先得到家人的支持,再尋找學習的方法,最后,他決定上小學和小朋友一起學…
生命可以更好!學習是不分年紀的事,也沒有因為誰年紀較大就不需要學習,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明天永遠有我們不知道的事、不知如何運用的科技。沒有哪一種學習會太晚、太遲,也沒有哪一個年紀是不能再學習的,只要愿意,新的學習都能引領人的生命進入另一個視野的。人生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在學習中不但增長自己的智慧,同時也豐富別人的見聞,引發(fā)學習興趣。
蜜蜂樹149人有 · 評價97 · 書評3[美] 派翠西亞·波拉蔻 著繪,周英 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2021-11
瑪莉愛倫看書看煩了,爺爺說:“走,我們去找蜜蜂樹!”于是他們追逐蜜蜂,去找大地上最甜美的蜂蜜。一路上,愈來愈多人加入追逐的行列:推著娃娃車的婦人,騎著老爺腳踏車的男士、穿著高雅的女士、旅行樂師、鵝、一大群羊……大伙兒全都跟在蜜蜂后面緊追不舍。經(jīng)過長久的追尋之后,瑪莉愛倫才發(fā)現(xiàn),原來最最甜美的,其實是……
故事從許多孩子會碰到的問題開始──玩樂比讀書快樂多了。把讀書比喻為追逐蜜蜂樹的過程,這對于前所未聞的人來說,真是既恰當又好玩。也許有人會想:一種是靜態(tài)的活動,一種是動態(tài)的活動,怎么會相同?其實當我們全心投入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其中的樂趣絕對能夠咬住我們不放,即使是靜態(tài)如讀書這樣的事;除此之外,追尋蜜蜂樹的過程并不輕松,那需要花費相當?shù)臅r間和精力,就像讀一本書,如果你沒有用心去追求、體會,就嘗不到最后像蜂蜜一樣甜美的滋味!
在波拉蔻充滿節(jié)奏與動態(tài)感的敘事和畫面中,一段緊湊、趣味橫生的追蜂之旅,在二十世紀初美國密歇根州的鄉(xiāng)間小路上熱熱鬧鬧的展開……。《蜜蜂樹》的故事,是一首和諧的人際交響曲,也是一場爺爺與孫女間的心靈交會,與智慧、價值觀的傳承。
絕妙的餿主意2231人有 · 評價1301 · 書評12[美]瑪戈·澤蒙克 改編/繪; 寧遠 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 2015-01
本書描述一個經(jīng)常抱怨的苦命人,一家九個人擠在小小的房間內。家人間不斷地爭吵,特別是冬天,日子更是不好過。苦命人再也不能忍受這種日子了,于是向村里的長老請求幫助,長老幫他想了一個餿主意。他先要貧窮的苦命人把雞、鵝放入小屋子里,和他們一起生活,結果當然是生活弄得雞飛狗跳??嗝耸懿涣耍乙蚕萑氙偪竦臓顩r中。因此只好繼續(xù)向長老求救,長老卻陸續(xù)要苦命人將羊、牛放入屋子里,使得苦命人極端痛苦。當苦命人再也忍受不了,連喘口氣都很困難時,長老才要他把動物趕出屋外。
那一晚,苦命人全家睡得既安祥又舒適,感覺屋子一下子變得好大。于是他深深感受到: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住在一間屋子里,便是一件美滿、快樂的事!
阿文的小毯子14963人有 · 評價9352 · 書評124[美]凱文·亨克斯 (Kevin Henkes) 文圖; 方素珍 譯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07-04
很多的小小孩都有屬于自己非常珍愛的娃娃、毛毯、玩具等小物,這樣的行為好像是被稱為戀物癖。這些小物品具安撫作用,并給予安全感與歸屬感。另外,小小孩也有很個人、很特殊的習癖動作,像是吸奶嘴、咬手指頭、嗯嗯時有其特殊方式……,其實不只是小孩,連大人也都有一些戒不掉的習癖動作呢?!栋⑽牡男√鹤印肪褪窍嚓P主題的繪本,本書故事如下:
阿文有一條黃色的小毯子,當他還是小寶寶的時候,他就非常喜歡它。無論做什么事、到了哪里,小毯子總是寸步不離身。
隔壁的阿姨看不管阿文依戀小毯子的習慣,于是提供《毛毯小精靈》的故事、泡醋的方法給阿文爸媽以用在阿文身上來戒掉阿文的戀物癖。而機靈的阿文總有辦法克服大人的詭計(誤),讓父母和讀者皆哭笑不得。后來,隔壁阿姨要阿文的爸媽用堅決的態(tài)度直接跟阿文說:“不行!”但是,可憐的小阿文傷心地哭了,于是,媽媽想了一個折衷的方式:把小毯子做成一條條的手帕,如此一來,阿文走到哪、玩到哪,都可以隨身攜帶小毯子的分身了。
看完這本書,有沒有覺得書中那位隔壁的阿姨很搶戲,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我們的周遭不乏這類的人物。這位阿姨一路管到底的姿態(tài)是熱心好意還是多管閑事,倒是見仁見智,而身為母親的我,耳根子一向很軟,所以偶爾還是會把親友提供的計策全盤應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其效果如何,真是視孩子的脾性而定,畢竟每個孩子大不相同,而阿文的戀物癖到最終也不是靠著隔壁阿姨的奸計(誤)來解決,而是靠著阿文媽媽的智慧才有皆大歡喜的結局
父母教養(yǎng)孩子的方法有百百種,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別人的意見可當參考,但身為父母的我們還是要有自我主張,多多衡量思考對待孩子的方式,才是我們與孩子最棒的相處之道。
天空在腳下8149人有 · 評價4444 · 書評33文/圖:〔美〕埃米莉·阿諾德·麥卡利;翻譯:孫晴峰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19-11
一個兩手伸開,身穿水藍海軍服,紅發(fā)迎風飄揚的女孩,臉上的表情專注而堅毅。襯著她的不是安穩(wěn)的土地,而是一大片天空和遠在下方的房屋和街道。她的雙腳,走在一條漾著金色光澤的繩索上。這是《天空在腳下》的封面。
故事發(fā)生在距今大約一百多年前,當時仍是世界藝術文化中心的巴黎,來來往往著各色各樣不同專長的人物。而主角米瑞,這位有著一頭醒目紅發(fā)的小女孩,則在大城市中守寡的媽媽開設的旅店里,勤奮的幫忙與生活。直到有一天,宣稱退休的走鋼索表演者貝利尼住進她們的旅店,從此改變了米瑞看世界的角度,也讓一度十分著名、卻自愿退休的貝利尼拾起勇氣,重出江湖。
貝利尼在米瑞要求他教她走鋼索的時候,很認真的說:“ 你一旦開始學了,腳就再也耐不住踏在地上了。”這句話,或許也是說給他自己聽的吧!因為某種不知名的恐懼,貝利尼離開使他聲名大噪的天空舞臺,對女主人說自己“退休”了,隱居在大城市中的小旅店后院。最后卻耐不住自己心里潛藏的想望,在后院走起曬衣繩來了!米瑞雖然一開始拜師不成,不屈不撓的精神終于打動了貝利尼,開始嚴格的訓練,最后成為與貝利尼一起巡回演出的伙伴。
米瑞這個角色不只是突破了女孩膽小、畏縮的性別設定,更因為有她的緣故而使得一位中年男子重新?lián)碛袗叟c付出的心,愿意與自己內心黑暗的恐懼一搏──他決定為米瑞重回鋼索上。不過當他站在廣場上空的鋼索上時,恐懼襲來,此時爬上鋼索彼端,向貝利尼伸出雙手的正是小小的米瑞,仿佛她心里正呼喊著:“眼睛不要東張西望,心里只想著腳下的繩索,想著目的地!”
這是一個男子教導小女孩如何以新視角看世界的故事,也是一個小女孩解救受困于內心恐懼的男子的故事。
毛頭小鷹2206人有 · 評價1611 · 書評17[美]羅勃·卡魯斯 文;[美]荷西·阿魯哥, [美]亞莉安·杜威 圖;柯倩華 譯明天出版社 / 2011-02
敘述一只從小喜歡演戲的貓頭鷹─毛頭的故事。毛頭的爸爸一廂情愿的希望毛頭長大要當醫(yī)生或律師,毛頭的媽媽看到毛頭熱愛表演,則希望他將來可以成為演員或劇作家。乖巧的毛頭也很配合的假扮醫(yī)生和律師。正當大家熱烈的討論毛頭以后會做什么時?結局卻出乎大家意料……
毛頭是一個擬人化的貓頭鷹。他的姿態(tài)、表情、行為和語氣,像極了真實的小孩,讓大人會心一笑,也使小讀者認同產(chǎn)生共鳴,投入故事情境作者用極幽默的語調,把毛頭為了討父母歡心所做的各種事,描繪的極為傳神。
警官巴克爾和警犬葛芮雅4916人有 · 評價3298 · 書評44[美]佩吉·拉特曼 文圖;阿甲 譯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08-05
拿坡里鎮(zhèn)的巴警官比任何人都了解安全守則。但是每當他發(fā)表安全守則時,卻沒有人要聽。有一天警局來了一條名叫葛瑞雅的警犬。葛瑞雅天生有表演細胞,每當巴警官演請時,他就躲在巴警官身旁示范各種安全守則。突然間,每個人都變得喜歡聽巴警官的演講,然而,當巴警官發(fā)現(xiàn)真正的主角不是他時,非常傷心,并決定不再接受任何演講的邀請……。
本書借由巴警官與葛瑞雅的互動,探討朋友之間微妙的情緒問題,例如施與受、合作與競爭、自尊與自憐,關心與干涉之間的種種沖突與轉圜,并提醒我們信任與諒解是維系友誼最好的二條繩索。
本書的文圖均出自佩吉·拉特曼之手,她結合了卡通式的明亮色彩、線條和幽默的文筆,設計了許多互相呼應的小細節(jié),創(chuàng)造出一幕幕幽默而充滿戲劇張力的畫面。例如當巴警官宣布“鞋帶一定要綁緊”的安全守則時,畫面中聽演講的小男孩的鞋帶也是松的,而人物的表情,小狗頹喪垂地的尾巴……也細致的勾勒出主角心情的轉折。
田鼠阿佛16617人有 · 評價9931 · 書評107(美)李歐·李奧尼 文/圖;阿甲 譯南海出版社 / 2010-09
本書是評價最高,也是作者最喜歡的書。 田鼠阿佛和他的家人住在一起。當其他的田鼠都忙著為冬天儲備糧食時,他卻無所事事,不僅不做事,還說自己正在收集“陽光”、“顏色”和“字”。冬天來臨了,當他們把儲存的糧食吃光了之后,阿佛把他在夏天收集的精神糧食-景色、聲音、氣味與印象,用想像力傳送給大家,并且朗誦了一首詩。
這個故事透露出,所謂團結、合作的意義,可以是一群人一起做同樣的事,像其他小田鼠;也可以是一群人一起或分別做不同的事,各自發(fā)揮所長,各盡本分,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就像阿佛。阿佛雖和其他小田鼠不同,但大家并沒有因此而互相排斥(合作過程中可能會有不了解,但卻不影響共同的目標,反而互相接納和幫助,這正是良性團體的要素。小孩經(jīng)常在個體和群體需求之間掙扎,這個故事提供了我們美好的示范,讓孩子能學習保有自己的特性,也能尊重別人異于自己的地方,和別人能夠有積極和諧的關系。
月下看貓頭鷹4985人有 · 評價2662 · 書評49文/[美] 珍·尤倫;圖/[美] 約翰·秀能;譯/林良明天出版社 / 2008-12
為了看貓頭鷹,小女孩跟著爸爸,穿過白雪皚皚的冬夜深林,忍受寒泠、黑暗、疲累與危險,因為她知道:“出去看貓頭鷹,一定要安靜,一定要堅強。”、“出去看貓頭鷹,一定要勇敢?!薄@段回憶,勢必型塑他的一生,懷抱著夢想,當能克服一切苦難!
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故事,詩一般的文字,配上美不勝收的圖畫,帶領孩子欣賞與大自然的愉悅相遇,也分享了走入大自然的探索心情。不同于一般童書或以傳輸知識、或以陶養(yǎng)品格為主要目的,全書不詼諧、不說理、不以情節(jié)取勝,只是平順而流暢的鋪陳事件,無論文字或插圖都流溢著寂靜清冷但扣動人心的氣息。
好忙的蜘蛛1478人有 · 評價1015 · 書評2[美] 艾瑞·卡爾/文·圖;鄧美玲/譯明天出版社 / 2019-06
大清早,蜘蛛就開始忙著在農(nóng)場的籬笆上織網(wǎng),馬來找她去兜風,牛來找她去吃草,綿羊想找她到草地上跑一跑,山羊找她到巖石上跳一跳,豬約她到泥地上打打滾兒,但是她很專心織她的網(wǎng),都沒有回答他們,最后公雞要她幫忙捉蒼蠅,蜘蛛也沒有回答她,但是她的網(wǎng)織好了,捉到了蒼蠅。
除了認識不同的動物和了解它們的習性之外,也凸顯了各種動物的專注和忙碌的分別!事實上,蜘蛛忙碌,各種動物也都忙碌。蜘蛛忙的是他的天職,專注地完成他的使命。至于其他動物,則忙著玩樂、忙著吃喝,相比起來就顯得輕浮。蜘蛛?yún)s有沉著的意志,有非一般的韌力。
威斯利王國844人有 · 評價451 · 書評9Paul Fleischman 文河北出版?zhèn)髅郊瘓F·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 2013-12
威斯利,一直被同學欺負,而且還定義為想法不同的異類,從父母的談話中也是間接否定威斯利的表現(xiàn),因此威斯利似乎也認為自己是這個社會文明的異類,開始學會逃避所有的人。媽媽每天都會問威斯利在學校學了什么?威斯利會回答他在課堂上所記得的知識,而爸爸總是喃喃自語的說:“我相信有一天你會用到那些知識?!?/p>
這樣的說法漸漸啟發(fā)了威斯利的心靈,有一天他突然覺得可以用這些學習到的知識,好好做個暑期研究作業(yè),打造自己的威斯利文明。在實驗建造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但威斯利都運用了所學習的知識一一克服改善,同學也從原本的嘲笑轉為好奇,進而變成佩服威斯利。最后威斯利成功建立了自己的文明世界,也贏得了同學的友誼。
大鯨魚瑪麗蓮1433人有 · 評價1070 · 書評14[意]大衛(wèi)·卡里 著;[俄]松加·布加伊娃 繪;孫敏 譯寧波出版社 / 2014-09
瑪莉蓮不喜歡游泳課,因為她覺得自己的身材好圓、好胖,每次她一跳進水里,就會濺起巨大的水花。其他人看了,都會大聲嘲笑她:“瑪莉蓮是大鯨魚!”同學們的嘲笑讓她覺得很難過。
有一天,教練告訴她:“如果你試著想像自己的身體很輕,你就會游得很好。因為,有時候,我們的想法會決定我們成為什么樣的人?!爆斃蛏彌Q定試試看,她想像自己是大巨人,是袋鼠,是小兔子,是火箭,結果……真的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瑪莉蓮聽了游泳教練的建議,不只在游泳課的時候,想像自己是魚。她也將教練的方法運用在生活中…她漸漸充滿自信,也開始喜歡自己原本的樣子。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如果可以像瑪莉蓮一樣改變自己的想法,我們也會看見一個嶄新的、令人愉快的世界!
杰德爺爺?shù)睦戆l(fā)店2052人有 · 評價1279 · 書評19[美]瑪格麗·金·米契爾 文;[美]詹姆斯·瑞森 圖;柯倩華 譯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12-12
這是一本特殊的圖畫書,描述著一個黑人如何編織自己的夢想,又如何在有限制的環(huán)境中付出努力來實踐它,即使過程中夢想被迫中斷,他仍奮力不懈,以毅力、熱情與堅持來完成它。若你也有夢想,記得相信自己的夢想;也相信自己有力量能實現(xiàn)它。
此書內容正值黑人遭受種族隔離與嚴重受歧視的年代,但作者以第一人稱娓娓道來爺爺?shù)墓适?,沒有指責、沒有說教,全部交由讀者自己評斷,讀者甚至可在插圖內頁上看到黑人病患及家屬憂心無奈的神態(tài)對照到白人醫(yī)生的談笑風生,一切的不公不義不言而喻。但種族歧視并不是此書的全部,這個故事沒有一絲一毫的指責,反而因為爺爺偉大寬容的愛,讓小女孩一家對爺爺抱著的滿滿感恩;爺爺?shù)拇缺閼言诋敃r異常困頓的黑人世界更顯難能可貴;對于黑人而言,在極有限又艱困環(huán)境下,爺爺依舊勇敢筑夢,縱使波折不斷,卻也沒有因此被打垮,其堅忍的毅力幾人能及?
2級海豚雙語繪本: 快了, 快了397人有 · 評價224 · 書評1[英] 蒂莫西·納普曼 著; 海豚傳媒 編; [英] 帕特里克·本森 繪; 漆仰平 譯上海文化出版社 / 2018-05
一大清早,天氣冷颼颼,象媽媽帶著小象拉吉出發(fā)了,他們走了好久好久,遇見了鱷魚、蛇和老虎……每走一段,拉吉就忍不住問媽媽說:“我們什么時候才回家?”媽媽的回答總是:“就快了!”。
象媽媽為小象安排這一趟前所未有的旅程,故事點出親子之間微妙而動人的互動。小象拉吉就像孩子的縮影,期待出門冒險卻又擔心害怕,雖然不斷地問“什么時候才回家”,但每當遇到危險時,他也知道媽媽是他永遠的避風港,只要有媽媽在身邊,就不必害怕。透過作者的文字,讀者感受到的是孩子天真的言語和母親給孩子那一份永遠的安全感。
畫家帕特里克·本森繼《小貓頭鷹》之后,再度展現(xiàn)他細膩的畫風,傳神地呈現(xiàn)出動物們動靜之間的神韻與姿態(tài),還有那豪邁筆觸下遼闊的荒野風景,透過色彩表現(xiàn)一天內不同時刻的光影變化,讓每一頁都成為一幅值得細細欣賞的畫作。
最重要的事2999人有 · 評價1538 · 書評25[美]伊夫·邦廷 文; [美]羅納德·希姆勒 圖; 劉清彥 譯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11-07
這是一本描寫拉丁裔移民在美謀生的故事,主角是爺孫倆人,因為爺爺不會說英文,只好靠孫子幫他傳話翻譯,而孫子為了盡快替爺爺找到工作,卻謊報爺爺會做園藝,在自己也沒弄懂雇主的要求下,竟然將雇主的花拔光了,這下該怎么辦才好呢?還好正直的爺爺,及時為孫子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要為說謊負責,結果不僅沒有失去人格,還有一份正式的工作。
湯姆爺爺1237人有 · 評價959 · 書評7[捷克]?těpán Zav?el明天出版社 / 2011-04
一打開扉頁,美麗的景象立刻映入眼簾,好美的山城、好美的街道,來來往往的車子,讓人感覺到這城市是溫暖而有活力的。這本書不僅是給孩子看的,更是獻給天下所有的祖父母。
湯姆爺爺是一個很會帶孩子、和孩子玩在一起的人,他會說故事,會發(fā)明各種小玩具,他的房間像一座植物園、里頭有各種奇花異草,即使是下雨天,他還可以變出各式各樣的玩法,比如把浴缸變成一艘船,把地下室當成尋寶的地方;所以,附近的孩子都很喜歡他。
有一天,市長卻在電視上宣布:“要把所有的老人都帶到養(yǎng)老院,因為他們老了,已經(jīng)不能對這個城市有什么貢獻了,在養(yǎng)老院里,他們可以得到完善的照顧”。宣布后的隔天,市長身旁的“捕老部隊”蜂涌而出,用網(wǎng)子把老人像蝴蝶一樣的網(wǎng)起來,連湯姆爺爺也被帶走了……
親子關系的疏遠,祖父母和父母兩代之間的意見分歧,加上社會對老人的否定和漠視,可能會出現(xiàn)如本書市長所宣告的“老人無用”的錯誤觀念。臺灣社會雖然沒有像書中情景,把老人通通集中在養(yǎng)老院,但逐漸邁向高齡化而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還是需要重視與討論的,比如:在雙薪家庭里,爸媽忙于工作,讓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成為孩子的最佳玩伴,像湯姆爺爺一樣,陪孩子們玩游戲、說故事。又如: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有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與智慧,可以讓他們傳承給下一代,啟發(fā)孩子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作者史提凡·查吾爾,深深體會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于是他讓充滿冒險精神的孩童,團結一致,發(fā)揮各種從爺爺奶奶身上學習到的智慧,化成各種救援的妙招,把爺爺奶奶從養(yǎng)老院帶回家。那一幕,所有的老人用雨傘、螺旋槳、大氣球等飛出養(yǎng)老院,降落在自己家的場景出現(xiàn)時,充分滿足了孩子那種想要化不可能為可能的童心幻想,令人拍手叫好。
作者也借著故事,讓大家明白親子之間的互愛、互信、互諒和互相照顧,是需要家人一起努力耕耘的;家庭的溫暖,來自于人世間最珍貴的親情。本書從人性關懷出發(fā),以富有想像趣味的情節(jié),引領讀者細細品味,并且效仿故事中孩子的有情有義,為自己和別人的幸福而努力。
月亮小熊的故事: 月亮, 生日快樂6638人有 · 評價4344 · 書評37[美]法蘭克·艾許 文圖;高明美 譯明天出版社 / 2014-12
小熊想送給黃黃的月亮生日禮物,他爬到樹上、劃船渡河、走過樹林、爬上高山,開始對著山谷叫著,結果聽見了山谷的回聲,以為那就是月亮的回答。結果他用存錢罐里的錢買了一頂帽子,送給月亮,最后這頂帽子陰錯陽差的回到小熊手上,讓小熊以為月亮也送了他一頂帽子,甚至還對他說了生日快樂。
對渴望友誼的孩子來說,可以和月亮說話、做朋友,是多么有趣的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