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個多月的雙語幼兒園后,這個媽媽決定給娃轉(zhuǎn)學到普通幼兒園了

2020-4-17 16:11 原創(chuàng) · 圖片6


?昨天的遠程培訓,是教育電影單元??吹氖侵麑?dǎo)演張以慶2003年的獲獎作品,那個經(jīng)典紀錄片《幼兒園》。
 

片中那撕心裂肺的場面似乎在每年的入園季,每個幼兒園都要經(jīng)歷一回。16年過去了,我們的家長們越來越愛學習,越來越善于思考。然而,仍然沒能避免視頻里面的難過場景,就像片中結(jié)尾所說: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選幼兒園是個難題,每個給孩子選過幼兒網(wǎng)的家長都疼過。

即便是作為幼教人的我,也有過陣痛——

01

寶寶快到三歲的時候,對家里的電插座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寶寶的爺爺奶奶大呼小叫,嚴防死守,不讓孩子碰電插座。

我則認為,在寶寶今后的生活中,安全正確的使用電,是必備的生活能力之一。在他對此最有興趣的時候,讓他了解這些常識是最佳時機。

于是,經(jīng)過討論,我們商定:他不可以碰墻上的插座,但可以玩沒有接電的接線板。

事實證明,孩子非常自律,從未發(fā)生險情。

在我們看來,電插座沒什么可玩的,但寶寶正是在玩電插座的過程中建立了“大小”、“長短”的概念,知道了“相同”和“不同”;反復(fù)的插、拔動作鍛煉了手勁和手眼的協(xié)調(diào)性;通過商標認識了不少字,并發(fā)覺識字的用處。
 

為了把三相插頭插人插孔,鍛煉了空間思考能力;因為渴望了解電的產(chǎn)生、傳輸?shù)确椒矫婷?,參觀博物館、看書,親手組裝簡單電路,使之擴展了視野。這再次驗證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

這件事也側(cè)面提醒我們:寶寶該上幼兒園了,該接受學前教育了。

02

說實話,雖然離開幼教一線很多年了。但是寶寶在0——3歲這期間,我和所有媽媽一樣,帶兒子去親子班,參加各種郊游、聚會,媽媽們湊在一起感嘆,誰讓家家都是獨生子女呢,不靠家長創(chuàng)造條件,根本沒機會和同齡人碰面,更別說交朋友,以后怎么融人社會呢。

所以我?guī)缀跸攵紱]想,認定會把寶寶送進幼兒園——我理想中的幼兒園,讓孩子可以學著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理解別人、融入社會。

憑著自己的一點專業(yè)知識,我首先就摒棄了一些所謂的特色園。

什么“蒙特梭利”、“多元智能”。全都是舶來品。這些教育方式各自的教育哲學,有很多先進而有價值的地方。

可憐他們到了急于賺錢的商人手里,無一幸免地被閹割肢解,成為一張紙“蒙氏皮”、“多元智能皮”。

03

媽媽群里有人介紹了一所業(yè)內(nèi)口碑呼聲靠前的幼兒園。寶寶第一次進去,就被門口的長頸鹿造型吸引,說了句:哇!長頸鹿幼兒園!

在這里。暫且稱呼為長頸鹿幼兒園吧!

幼兒園環(huán)境質(zhì)樸,院子很大。大樹下有簡單的秋千、滑梯和木質(zhì)的攀爬架。有大片的土地,讓孩子耕種,沙水區(qū)齊全。

這家幼兒園的對新入園的孩子,允許家長陪伴孩子入園。

第一次陪園,這天上午是英語閱讀課,小椅子擺成一橫排。外教老師進來,班里的老師就開始招呼孩子們坐到椅子上去。

大部分孩子都乖乖地坐下, 有幾個正在玩具的孩子戀戀不舍,也被老師低聲勸到了椅子上。小舟不想去,因為是新來的,老師破例允許他坐在我的身邊。

開課前,一位老師站在前面對孩子們說:“上課的時候,不要離開椅子,發(fā)言要舉手。我看哪個小朋友做到了,下課的時候我就給他貼一個小星星,做不到的小朋友,就沒有小星星?!?/p>

她晃動著手里花花綠綠的小貼紙,目光從每個孩子臉上掃過,孩子們鴉雀無聲。

還是外教打破沉默,開始用很特別的方式上課。據(jù)說這是國外某機構(gòu)發(fā)明的教學法,專門用于幼小孩子的英語教學。他先拿出一張畫著秋千的畫片,用耳語的音量說:“swing",然后逐級提高音量,直到近乎吼叫。

幾個回合過后,有的孩子興奮起來,跟著一起叫喊,并不由自主地從椅子上站起來。
 

寶寶拉起我要走,說實話,我也不喜歡此刻教室里喧鬧嘈雜的氣氛,但覺得中途離開似乎不禮貌,就和寶寶商量,請他忍耐到下課。

寶寶沒有再堅持,但背對著喧鬧的中心,緊緊摟住我,把頭靠埋在我的胸前。

英語課終于結(jié)束了,先宣布課堂紀律的老師走到教室中央,威嚴的示意孩子們安靜下來,然后說:“潼潼剛才上課的時候一.直坐在椅子上,非常好!老師獎給你顆星星?!?nbsp;說著,把一個星星貼紙貼在潼潼的腦門上。

她轉(zhuǎn)過頭,對旁邊的小男孩說:“肖一涵,你剛才從椅子上站起來了,所以你的星星沒有沒有了。”

孩子們似乎已經(jīng)習慣了,沒什么反應(yīng)。他們坐在小椅子上,等著老師往影碟機里放了張碟,迪斯尼的英語動畫片開始了。
 

老師們這時忙著從廚房端午餐。寶寶對我說:“媽媽,咱們回家吧?!?/p>

04

我們家喜歡潔凈、清新而寧靜的環(huán)境。為了保護孩子的感官不被過度刺激,從孩子出生,我們更是很少看電視了,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常常坐在地板上聊天,講故事,或是大大小小滾作一團。有時躺在床上看書、聽音樂,音量也一定放在讓人舒服的高度,不會吵人。
 

帶寶寶外出也多去自然或廣闊安靜的場所,盡量避開商場、食肆等喧鬧嘈雜的環(huán)境。我相信環(huán)境的溫馨美好就是一種美的教育。

因此,寶寶聽覺十分敏感,能聽到聲音細致微妙的層次。他經(jīng)常用他聽來的曲調(diào)和節(jié)奏,填上自己創(chuàng)作的詞,踏歌而行。
 

可是幼兒園畢竟不是家,要在這里待下去只能遷就。

我陪孩子3天后,真正的挑戰(zhàn)開始了。

于是,第四天我把他送到幼兒園交到老師手上。我離開的時候,寶寶望著我,但沒哭。

中午,我趕到幼兒園,老師告訴我,寶寶在我離開后,為了要找我,哭了,但哭了一會兒就開始玩了,情況還不錯。

我懸著的心剛放下,老師又說:“不過,寶寶今天抓了一個小朋友的臉。雖然不嚴重,只是有點紅。但我們?yōu)榱俗寣殞氈雷ト说暮蠊?,帶寶寶去醫(yī)務(wù)室看小朋友治療。保健醫(yī)生假裝給被抓的小朋友臉上上藥,其實上的是蘆薈膠……”

“那個小朋友哭了嗎?”

“哭了,一直哭得聲嘶力竭的?!?/p>

“那我家寶寶呢?”

“他在醫(yī)務(wù)室看的時候哭了?!?/p>

“他為什么抓小朋友?”

“當時在上課,寶寶不想呆在教室里。我就帶他出來,陪他在院子里玩。這時一個小朋友走過來,可能想一起玩,剛走到寶寶身邊,寶寶就抓了他?!?/p>

05

對于老師的處理方式,我并不完全認同。

讓孩子通過體驗行為后果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是對的,但這種方法的使用,應(yīng)該在孩子對成人和環(huán)境建立起安全感以后。并不適合用在剛剛來到新環(huán)境,還沒有放松下來的孩子身上。

也許正是內(nèi)心的不安全感,使得寶寶對小朋友的接近反應(yīng)過度。而且寶寶是個敏感的孩子,他受到如此多而強的刺激:小朋友聲嘶力竭的哭聲、老師的說教、必須觀看“治療”過程所帶來的心理壓力,他還能在這個新環(huán)境里放松下來嗎?

看到我默不作聲,老師安慰我說:“沒事兒,孩子剛來不適應(yīng),慢慢就好了?!?/p>

我嘆口氣說:“ 要不要我給對方家長道個歉?”

老師忙說:“不用了,傷得不嚴重,我們已經(jīng)道過歉了?!?/p>

果然,第二天寶寶死活不去長頸鹿幼兒園了。

我給寶寶放了一天假,希望老師給他一些時間適應(yīng) 新的環(huán)境。老師們同意了。

幾天后,再次送入園。

接下來的日子里,寶寶每天都不愿意接受我的離開。我堅持離開后,寶寶不斷請求老師讓他回家,并再次抓小朋友。
 

老師為了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告訴小舟,要交一元錢才能出門,天真的孩子向每一位他遇到的老師要錢,當然,他永遠要不到。

當老師興高采烈地向我講述她們的“好主意”時,我的心好好像哽在嗓子里,無力地顫動。

06

日本“幼兒教育之父”倉橋物三在《幼兒園真諦》中寫道,幼兒園的真諦就是立足于幼兒的生活,并在此基礎(chǔ)上讓幼兒的生活真正如流水般地連續(xù)地流動起來。

他認為:“幼兒園給予幼兒自由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即使在來園的幼兒園中有調(diào)皮搗蛋的事情發(fā)生,有把衣服搞臟了的情況,教師也不應(yīng)加以斥責;即使有少數(shù)幼兒發(fā)生糾紛,教師也微笑面對即可。"

假如幼兒在游戲時,一點也沒有那種眼睛盯著大人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表情,一點也沒有不知該往這里走還是那里走的手足無措的懼怕感,而是全身洋溢著充分的自由感的話,僅此一點就足以讓人覺得幼兒園是一個具有極大快樂的地方——幼兒園的保育無疑還超越這一快樂,給予幼兒以大量自我充實的機會——加入幼兒園哪怕只做到了這一點,我也據(jù)此認為幼兒園具有深刻的意義?!?/p>

“實際上,幼兒在生活中所持有的自由要求,無論是其范圍還是數(shù)量,都是由大人掌控的。這只要從幼兒的要求來看就明白了,幼兒要求的自由并不多,對他們來說,只要給予一點自由就很快滿足了。但是,如果從一開始就壓制他們的話,以后就會像絕食者的食欲那樣,無止境地提出要求?!?br> 

一所好的幼兒園,真的不在理念多動聽,老師的學歷有多高,外教有多牛,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老師的愛心,而這個愛心不但要長久,還要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任何摻雜了成人世界人情世故的“愛心”都是變了味的愛心。

另外,孩子的成長過程是神秘的,當我們不理解的時候,最好不要急著下判斷。成年人正如電影《駭客帝國》里所表現(xiàn)的,是生活在程序之中,甚至本身就是一個程序。 面對孩子,成年人只有以愛心打開孩子神秘之門。

當然,我家寶寶目前已經(jīng)找到了適合他的幼兒園。沒有高大上的環(huán)境,沒有牛哄哄的外教,沒有特殊課程,只享有“給孩子愛和自由”的美名!

最關(guān)鍵的是,孩子說,那是一所快樂的幼兒園!


回應(yīng)2 舉報
贊9
收藏10
5年前
我是一個字一個字看完的 真的寫出了我此刻的心情
5年前
洋?泡泡?? 我是一個字一個字看完的 真的寫出了我此刻的心情
這不是雙語的事,是碰上的老師的質(zhì)量。
發(fā)布

推薦閱讀

雪球媽媽
雪球媽媽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