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故事隨口編

2014
2014
2019-10-16 18:17 原創(chuàng)

想起經常在書上看到的一句話:before you know it... 沒注意什么時候開始,孩子隨口編的英文故事越來越長,情節(jié)生動,內容豐富,什么 Goldilocks, magic key 還會混搭著出現(xiàn)在故事中。仔細聽了聽,除了她讀過的書中人物和故事,還用到了 Wonders 寫作部分講到的技巧。心中不禁一陣竊喜,總算沒白費功夫。

常聽到一些關于孩子英文口語輸出的問題,可以看懂書但不開口啦,或者是只說一些中英混雜的句子之類。記得有一次帶孩子在外面玩,旁邊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聽我們用英語說話,就對我們說,他也會英語,接著就開始背誦書上的句型和對話。也許對他而言,英語就是課堂上學到的課文。

不想評論別人怎樣,只是想想我們自己走過的路,其實無論學習什么,鋼琴也好、閱讀也罷,都需要大量的練習,時間的積累便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孩子學習鋼琴的近十個月,練習了700個小時,開始學習拼讀以來的這一年,獨立閱讀了近600本書??谡Z和聽力靠我們的日常交流和一些動畫片。盡量創(chuàng)造英文環(huán)境,聽說或看到的都是英文,自然會正常地使用英文進行交流。

現(xiàn)在還記得,去年剛開始念書時,一個CVC詞還要慢慢拼,我在旁邊不斷告誡自己要耐心,而現(xiàn)在閱讀速度有了明顯提升,能夠讀下 Owl Diaries 這樣的橋梁書,遇到一些不常見的或有些長的詞居然能認識,我還挺意外。這要歸功于長期的聽力積累。遇到生詞,能發(fā)出第一個音節(jié),結合上下文就猜到了,以后再多見幾次自然會混個臉熟,也就記住了。

在閱讀過程中,我傾向于穩(wěn)步前進。同樣級別的書,盡可能地大量讀,接觸各種體裁、風格、作者、出版社的書。這一年里,除了科普書會反復看,大部分故事書,都只是讀了一次。在同樣科學的分級體系中,學習不同作者使用的詞匯句型。不常見的詞在一本和多本書中都會反復出現(xiàn),不愁記不住。

高一級別的書同時放在書柜中,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孩子自己最清楚能讀什么程度的書,也許開始只是隨便翻翻,慢慢地就會開始讀最喜歡的。第三圖書館里的 Black Beauty 和 Stories of Magical Animals 是她很喜歡的兩本,剛買回時還覺得太長,只是看看里面的圖,逐漸地,可以分幾次讀下來了。 
 

雖然已經可以閱讀頁數(shù)和字數(shù)更多的書,如 Magic Tree House,但我仍然準備著讀起來不費勁、她又喜歡的書。如 Fly  Guy, 不長也簡單,以保持足夠的興趣。讀三本20頁的書,效果并不比一本60頁的差。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2014菩提樹下
2014菩提樹下
2014
2014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