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聊古詩(二)

2021-12-17 12:26 原創(chuàng)

2019年2月,娃誤打誤撞開啟了背詩之旅,一晃他的詩詞儲備量已過300。雖然小朋友的最高理想是做個科學家,但老母親還是奢望他能夠文理兼長的。畢竟人文素養(yǎng)是一個人生命的底色。以下是一年多來陸陸續(xù)續(xù)記下來的陪娃聊詩歌的一些小事。 

1. 讀牛津樹3里的By the stream , 做配套練習:根據故事排序。老母親說這題實際上就是一個簡寫, 把書里的16句簡寫成6句。娃接上話茬:就像張旭把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改成短短28個字的《桃花溪》一樣. 

2.娃背的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五》:大漠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


老母親:還沒寫戰(zhàn)事呢, 戰(zhàn)爭就已經結束了. 問娃:你有沒有見過類似的詩句?答:楊炯的《從軍行》(又是從軍行!):牙璋辭鳳闕, 鐵騎繞龍城. 

再問:哪些詩里有大漠?答:大漠孤煙直;大漠沙如雪. 

3. 娃最近背會了《桃花源記》, 讓我獎勵他兩盆菊花. 理由是陶淵明最愛菊不是? 

4. 娃讀完一本牛津樹, 我習慣性地從抽屜里拿配套練習, 卻沒找到. 娃一邊指著桌上的練習冊一邊說: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心里疑惑:他啥時候學得這個詞?問娃,娃回答:不知道在哪聽的, 你也跟我說過。難不成我說過王國維的三重境界?還是聽過《樂死人的文學史》? 

5. 娃讀王溥的《詠牡丹》:堪笑牡丹如斗大, 不成一事又空枝. 甚是不同意他的觀點. 

我說:不同詩人對同一物品可以有不同看法, 比如同是牡丹, 李白認為“名花傾國兩相歡”. 同是評價項羽, 杜牧認為“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李清照則寫“當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描繪秋天, 杜甫說“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劉禹錫則云“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娃認可了. 


6. 娃背范仲淹的《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發(fā)現(xiàn)上闋和下闋格式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黃葉地后是逗號不是句號。我納悶會不會符號有誤,百度上一搜逗號、句號都有。 

娃發(fā)表意見:我覺得應該是句號。因為碧云天、黃葉地與秋色連波不大相關。老母親以為然。 

7. 早餐,娃爸要吃肉包,不愿意吃豆沙包,對娃說:你要是贊成我的觀點豆沙包最難吃,我就給你個超級大獎。娃說:明明豆沙包最好吃,你偏要說難吃。我才不為五斗米折腰呢。 

8. 娃之前學過虞世南的《蟬》,當時給他介紹詠蟬三絕里的其它兩首他不以為意。今天突然要學李商隱的《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給他介紹“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這句無理而妙,娃又補了個例子:秦觀的“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還說“蕪”字曾在哪首詩里見過,我舉的例是“平蕪近處是春山”,娃舉的例是“河畔青蕪堤上柳”。 

9. 娃默寫杜牧的《泊秦淮》,問我:媽媽,不是古詩中盡量不要出現(xiàn)重復字嗎?可是“煙籠寒水月籠沙”里有兩個“籠”字?。?nbsp;

老母親理由:(1) 黛玉在教香菱寫詩的時候,曾經鄭重交代:“第一立意要緊。若果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了,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2)錢起《省試湘靈鼓瑟》有兩“不”字。唐大中十二年(858年),舉行進士考試,唐宣宗問考官李藩:“省試詩如有重復的字能被錄取嗎?” 

李藩答道:“昔年錢起《湘靈鼓瑟》就有重復的字,偶然也可破例吧。”大中十二年離錢起考試的天寶十載,已經過去百年,而這首詩的影響仍在。 

詩,已經成為小朋友的生活中一部分。愿以后他的生活也滿滿詩意吧。


回應7 舉報
贊7
收藏5
4年前
能內化再運用,太厲害了!
4年前
學習了。。。。。。。
4年前
收藏了。。謝謝親的分享
4年前
很贊!背了還能融會貫通
4年前
好厲害,跟我家一般大,甩俺們十條街。。。
4年前
厲害????????????
3年前
謝謝分享,很棒的經驗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只道尋常
只道尋常
2014
作者熱門日志
陪六歲娃半年背175首古詩記  贊36 · 收藏169 · 評論16
小二娃學語文闖的那些關  贊34 · 收藏121 · 評論14
小奧五年學習手記  贊27 · 收藏101 · 評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