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排臺版書。先摘抄,再反思。
摘抄:
1不需要事先警告孩子,當她沒做錯的時候就是好孩子。
2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跟他們說明原因,不管他們有多小。
3給孩子機會,孩子做錯事給孩子改正的機會。
3只要父母真心相信孩子會改變,孩子就一定會改變,只怕孩子還沒有真正變壞,父母就迫不及待的給孩子貼了標簽。
4不要急著處罰孩子,如果不動用處罰也能讓孩子知道犯錯,那不正是教養(yǎng)孩子的最高境界嗎?
5利用孩子助人的心理,讓孩子為“肚子里的小天使睡覺”
6有事沒事,找孩子聊上兩句閑話吧,父母的長處絕對不會只在養(yǎng)家糊口上。
7不論多小的孩子,請好好的跟他們說話,因為這樣的習慣,將會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反之亦然。
8像講故事那樣講道理,其中吃青菜能夠清理腸道的故事可以借鑒哦。
9喜歡意氣用事的孩子是喜歡意氣用事的大人教出來的。(書中媽媽說,你要是再不聽話,就不管你了,爸爸因為跟媽媽吵架,撇下一家人到景區(qū),自己獨自回家,這都是意氣用事。嗯,要好好反思,并時刻提醒自己,不做意氣用事的父母)
10 父母掉頭就走,這種常見戲碼勸大家最好別用。
11父母停止說話,將是一個較好的處理孩子故意唱反調(diào)的方法。當溝通的一方已經(jīng)開始不理性的時候,就是溝通該結(jié)束的時候了。
12 父母的權(quán)威,如果在孩子十三歲錢沒記得拿出來好好運用,之后請千萬收好它,“下重藥”對任何年紀的孩子都不適用,尤其是青少年。
13當父母了解到是指的態(tài)度不對時,也要勇于當下反省。但是光跟孩子說對不起,對于任何避免相同的錯誤再犯,并沒有實質(zhì)的幫助。關(guān)鍵是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事情,提出建議。
14當孩子變得越大越難管教時,并不表示父母送她去學校管教就會比較好。先別急著送小小孩去上學,在學校能學到的東西,不會比父母給的更多。
15父母不因為孩子做錯事才搬出大道理來,而是隨時隨地都愿意跟孩子說說話,就是孩子一路上愿意當個好孩子的基礎。
16孩子的人格養(yǎng)成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頻繁溝通,卻是將待人處事的道理和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下一代的最重要的管道。(到第80頁)
17當三歲的小孩在玩具的地上大哭大叫的時候,就叫藐視你。不是因為孩子天生就是惡魔,而是父母沒有拿出正當?shù)臋?quán)威來好好管教孩子的結(jié)果。
18“算了算了,就這一次”。父母的妥協(xié)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來更多的麻煩而已。
19 父母情緒陰晴不定,是做孩子的惡魔。有凡事“愿意好好跟孩子說”的父母,才有情緒穩(wěn)定的孩子。
20只要他想聽懂你說的話,她就什么都聽得懂。
21親子間的溝通模式,是需要時間建立的:好的 、壞的都一樣。親子間的溝通模式一旦建立,不容易在短時間改變:好的、壞的都一樣。
22媽媽試著用最大的耐心來尊重孩子,孩子就會生出最大的自尊心來規(guī)范自己。
23我們生活之中,有那么多的大人,總是意氣用事、賭氣形式、得過且過,甚至有著玉石俱焚的態(tài)度,與最親密的人相處。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是會遺傳的,不是只有基因會遺傳,人生態(tài)度,也會像基因一般傳給下一代。(到106頁)
24當父母知道孩子知錯而且不愿意再犯了,我們還需要給他們處罰嗎,處罰是給一犯再犯的人的。
25父母的權(quán)威一定要行使,而且一定要被正確的使用,好好的跟孩子說明:不是內(nèi)件事都能讓她如意的原意,每件孩子不可以做的事情背后都有不可以做的正當理由存在。堅定的說不,然后接著三分鐘的解釋。
26跟孩子說道理,不是要父母夠可以委屈討好。而是,我們必須拿出一種領導孩子的堅定態(tài)度,帶領著他們慢慢養(yǎng)成通情達理,體貼他人的人格特質(zhì)。
27父母不可能用逃避的態(tài)度教出一個好孩子的,如果教養(yǎng)里最關(guān)鍵的人,父母,都不打算面對問題,那孩子的問題怎么會自行解決呢,對很多父母就是以為時間可以解決問題,對,時間真的可以解決或沖淡很多事情,但是不包括教養(yǎng)孩子這件事。
28不受教的孩子,是很難快樂得起來的。不受教的孩子,也很容易將父母逼到困頓的角落,不知所措。
29我不打你,也不會罵你,但如果道理已經(jīng)說了,你還是不能了解的話,讓孩子立刻承受不受教帶來的自然后果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30父母的權(quán)威請小心使用。不是說道理的時間,父母不要碎碎念,充斥著碎碎念的家庭,哪來的跟孩子好好說道理的空間?
31無論是多棒,多盡責的父母,孩子還是可能做出一些讓父母覺得不可思議的壞事。不要對這些事太大驚小怪的,堅持父母養(yǎng)育孩子該有的原則,繼續(xù)往下走就是了。
32我深信,唯一可以救走偏了路的孩子的,就只有愛,原諒就是,鼻青臉腫一定不是。
33對孩子,不要操之過急。父母心里的焦急,有時候只是反映了自己自信心的不足。
34不要叫小孩不要哭。
35跟孩子好好說道理,簡單好用,不復雜。它只需要父母的兩樣東西,耐心和不妥協(xié)的態(tài)度。
36當孩子連說了三次我知道,父母還是停不了口的話,那么將來父母罵孩子“我的話你當耳旁風”就是必然的結(jié)果。
37父母的工作就是提醒,提醒到養(yǎng)成習慣的那一天。
38不要翻舊賬,父母一旦開啟了翻舊賬的說話模式,不多久,孩子也將雪輝這種方式對待父母。
39小孩也需要面子,不要在外人面前罵孩子、處罰孩子。甚至跟孩子說道理這件事,最好也是在一對一的情況下進行。
40忍住孩子的氣,不往孩子身上發(fā),是父母一輩子都需要修煉的功夫。
41如果父母的道理說錯了,反而被孩子回的啞口無言呢?很囧沒錯,但你還是要勇敢的趁人,對你說的有理,我錯了。
42真心話,只要你說的是真心話,小孩慢慢的,一定聽得懂,你要相信他。
43如果你再不。。。我就不。。。,這是最差勁的管教臺詞。
44跟孩子講道理,給孩子的道理必須經(jīng)得住考驗,常常要教孩子換位思考,用同理心去說明問題。(2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