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四大圖書分級體系,何談英文閱讀?

2010
2016-7-24 10:32 原創(chuàng) · 圖片21

家長們在幫助孩子走上自主閱讀之路時,為孩子選擇分級英文讀物很重要。對于一些大孩子,如何購買或者借閱適宜的他們閱讀級別的英文原版書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家長在選擇時,首先得知道兩件事: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圖書的難易程度。那很多家長就很困惑,我如何判斷我的孩子的閱讀水平和這本書的難易程度呢?

這方面,美國通過幾十年的教育實踐,在分級閱讀這方面已經發(fā)展得相當成熟。美國擁有成熟、完善、多樣的分級方式與分級標準,其中既有政府資助研發(fā)的標準,也有社會團體或個人研發(fā)的標準以幫助學生找到合適他們的閱讀書籍。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美國最常用的四種閱讀分級體系,以后家長們再給孩子挑書時就能有的放矢地找到適合孩子的英文原版書了。

Lexile 藍思分級系統(tǒng)

該分級法已有不少介紹,Lexile閱讀測評體系是美國Metametircs, Inc.教育公司受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資助,經過15年的研究開發(fā)出來的。https://www.lexile.com/ 藍思(Lexile)是衡量讀者閱讀水平和標識出版物難易程度時使用的單位。簡單來說,一個藍思(Lexile)是一個難度單位,讀懂一本初級低幼讀物與讀懂一本百科全書之間差距的千分之一被定義為1個Lexile。藍思最高分值為1700L。

Lexile分級體系是在美國應用最廣的閱讀分級體系,在美國,Lexile閱讀測評體系的使用機構遍布50個州,大約覆蓋了美國全國學生人數的50%。目前已經有近25萬本圖書被納入了該分級體系。

在官網右上角Quick book search 輸入書籍名或者作者或者出版號等就可以搜索出書籍的相應信息。如harry Potter系列的一本,它的藍思水平就是950L。

在查詢中,有時會看見數字之前帶一些字母組合,意義如下:

AD=AdultDirected

家長指導書籍。這類讀物一般都是帶有文字的繪本,適合家長陪同學齡前兒童一起閱讀。

NC=Non-Conforming

非常規(guī)書籍。這類讀物的語言難度一般超過了目標讀者的閱讀能力。適合閱讀能力高于平均水平的讀者閱讀。

HL=High-Low

趣味性高但難度低的書籍。適合較高年級閱讀能力較低的學生。

IG=IllustratedGuide

圖釋。一般是百科全書。

GN=GraphicNovel

連環(huán)畫或漫畫。

BR=Beginning Reading

初級讀物。

NP=Non-Prose

非散文性文章。如詩歌、歌詞或者菜譜。此類文章無法評定藍思等級。

在Amazon和美國最大童書出版商Scholastics上的大部分K12圖書也都標有Lexile分級。

上面的圖書信息是Amazon上關于經典童書Charlotte’s Web的,其中第三行的Lexile Measure就是這本書的Lexile分級,是680L。

再來一個例子,David Goes to School是Scholastics出版的童書,特別詼諧搞笑,是小朋友最愛的繪本之一。它的Lexile分級是BR(顯示在紅框里),意思是Beginning Reader,也就是適合剛剛開始學習閱讀的小朋友。

Lexile分級體系除了針對圖書的評估,還有對個人閱讀能力的評估。簡單地講,當一本書的篇章難度與一個人的閱讀能力相匹配時,那就是達到了最完美的狀態(tài)。

Lexile提供了兩種辦法進行閱讀水平的測試。

比較準確的辦法是參加經過精心設計的Lexile標準化測試。藍思網站并不提供測試,它和很多機構合作,在中國目前也已經有相關的引進。托福Junior也是Lexile的合作伙伴,為母語非英語的外國學生提供水平參考。

而對很多年齡偏小,或者暫時不想參加托福考試的學生來說,根據年級進行粗略估計也是可以的。根據這個表,即使沒有參加標準化Lexile水平評估,我們也能大致了解美國學生在各年級應該擁有的閱讀能力,然后就能為孩子選擇相對應合適的圖書了。

因此,利用Lexile分級來挑書的步驟是,當我們不清楚某本書適不適合孩子時,先找到這本書的Lexile分級,然后看它是不是跟孩子自身的閱讀水平相匹配,這個區(qū)間向上可浮動50L,向下可浮動100L。比如,Lexile?指數為800L,那么700L-850L的讀物最適合你。當讀物難度與讀者閱讀能力的Lexile指數相匹配,即時,讀者可以理解75%左右的讀物內容,達到有效的閱讀狀態(tài);研究表明,此狀態(tài)下的讀者閱讀能力提高最快。同時藍思官網建議讀者每兩個月進行一次Lexile測試,以更新讀者的閱讀程度。

當然,藍思分級主要是針對語言能力的提高而設計的,不涉及讀物的思想性、藝術性等主觀要素,只關涉語言難度的水平判斷,不涉及價值判斷。所以在書籍的選擇上還是要根據個人愛好來選擇。

Accelerated Reader(AR)分級系統(tǒng)

AR (Accelerated Reader)分級系統(tǒng)由英國Renaissance Learning公司開發(fā),是一套非常精確的英文閱讀分級系統(tǒng)。實際上英美兩國,乃至全球都有很多學校和學生在使用AR系統(tǒng)。Renaissance Learning主要通過多樣化的數學及閱讀產品為學生提供服務,目前為止學生用戶量已經達到1800萬。

AR閱讀分值又被稱為GEL(Grade Equivalent Level)和Atos分值。有些文章將AR與GEL分開介紹,其實兩者是一個系統(tǒng)。AR分值采用10進位系統(tǒng),后面加小數點來表示更精確的級別。0是最低,12.9是最高。如:AR 2.5(GE2.5/Atos 2.5)的表示美國小學二年級第五個月英文閱讀等同水平。大多數美國孩子英文水平低于或等于他們年級要求水平。 AR的級別最高可以到美國高中G12 年級水平:AR12.9(GE12.9/Atos 12.9)。目前只有藍思分級和AR分級能到達這個G12年級閱讀分級水平。

家長們可以通過www.arbookfind.com(美加版書)或www.arbookfind.co.uk(英版書)查到自己孩子正在讀的書及準備購買的書的AR分值。

比如Winnie the Witch系列輸入后就可以看到AR分級是2.8。

通過這個分級,家長們可以了解到兩件事,一個是同年級學生的平均閱讀水平應該是什么樣的,另一個是自己孩子與平均水平比較起來是超前還是落后。

Guided Reading Level(GRL)指導性閱讀分級體系

GRL分級是由兩位教育專家于上個世紀90年代研發(fā)的給圖書分級的體系,其中一名專家Gay Su Pinnell是俄亥俄州立大學教育學院的教授,另一名專家Irene C. Fountas是萊斯利大學教育學院的教授。

她們設計的這套分級體系主要是針對K-8年級圖書的難易程度評估,所以在美國小學中應用最廣。在評估圖書時,GRL分級考慮了文本的十大特點,包括問題、結構、題材、主題、文學性、句式、用詞、易讀性、插圖和版式等,然后按照由易到難的程度,GRL將圖書分為由A到Z的26個等級。這些等級與年級的大致對應關系如下:

目前已經有超過5萬本圖書已經納入了GRL分級體系。我們經常會在美國小學教室和學校圖書館里發(fā)現以GRL分級來排列,來幫助孩子挑選適合自己閱讀水平的圖書。我們國內熟知的分級讀物readingA-Z就是采用這種分類方式。

Developmental Reading Assessment(DRA)發(fā)展性閱讀評估分級

由全球最大教育公司Person開發(fā)的DRA分級更像是前一個GRL分級的補充,前者專攻對K-8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評估,后者專攻對K-8年級圖書難易程度的評估。

DRA評級不是標準化測試,而是通過一系列標準來幫助教師觀察、記錄和評估學生平時的閱讀表現,比如學生的閱讀習慣、朗讀流利度、理解能力等,因此結果更細致全面。但同時因為效率不太高,所以沒有GE評級中的STAR Reading測試應用得廣。

這個評級是通過A-80的分值來體現學生的閱讀能力,然后根據閱讀能力的分數來推薦相應級別的GRL圖書。它們之間的匹配關系如下:

各閱讀分級系統(tǒng)轉換表 

作為家長,我們不用太在意學校使用哪一種閱讀分級體系,因為孩子愛上閱讀并持續(xù)有進步是最重要的。各閱讀分級系統(tǒng)之間的分值是可以轉換的。以下是一個G1-G6英文閱讀分級對應表,大家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至于G7-G12(初中-高中的英語閱讀分級)請參考以下數據。特別說明Fountas Pinnell就是A-Z/GRL(Guided Reading)的分級。

一般出版社在出版書籍是也會同時列好幾個分級標準,以方便讀者參考。比如比較著名的出版社scholastic,http://www.scholastic.com/bookwizard/ 它還會在官網上設置搜索,方便大家索引。

scholastic也會給到大家一些不同分級間的大概轉換建議。

還有上面提到的readingA-Z也都會給讀者一個不同分級標準間的轉換建議。

當我們選擇一本書時,盡管一本書再好,但里面的詞匯太難、思想太艱深,孩子讀起來障礙重重,那勢必會有挫敗感,嚴重傷害閱讀的積極性。同樣,假如一本書詞匯太簡單、內容太幼稚,孩子讀起來往往會覺得乏味,同樣會喪失閱讀的樂趣,而且最關鍵地是這樣的書不會幫助孩子提升任何閱讀和思考的能力。

因此,我們更提倡的是踮起腳尖閱讀,也就是教育界達成共識的i+1學習法。最適合學習者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辦法是在提供一部分已知內容(i)的基礎上,再加上比之略高一點兒的材料(1)。這樣,學習者既不會因為學習內容晦澀難懂而放棄學習,也不會因為學習內容過于簡單而得不到提升和進步。

好了今天就是我們的分享,暑假時光轉瞬即逝,爸媽們趕緊挑好書,帶著孩子開始分級閱讀吧!


閱讀原文 回應52 舉報
贊183
收藏1521
9年前
贊一個,干貨,學到不少
9年前
好有心的家長
9年前
正好需要了解,收藏先
9年前
干貨,正好需要,贊一個
9年前
受用,謝謝!
9年前
學習啦
9年前
謝謝了,這幾個分級標準還真是有點陌生,學習了!
9年前
以前都沒聽過,受用,謝謝。
9年前
好文!慢慢琢磨學習學習~
9年前
太贊了,先收藏起來哦。非常詳細。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