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姜媽媽:當我們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在想什么?

2021
2017
2020-1-4 13:02 原創(chuàng) · 圖片8


作者:虎姜媽媽 | 同名公號:虎姜的小花園(hujiang-garden)

無需自謙,我和隊友是應試教育的既得利益者

我本科考入清華美院以后,大學期間四年有三年拿到了國家獎學金,隨后獲得了研究生的推免資格,繼續(xù)在清華就讀信息藝術設計交叉學科項目。畢業(yè)以后來到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工作,直到半年前辭職開啟了全職之路。

隊友本科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畢業(yè)后先工作了四年,然后考入清華和我做了研究生同學,碩士畢業(yè)之際,創(chuàng)辦了一家教育創(chuàng)業(yè)公司至今。去年又再次考入清華攻讀博士學位。

無論是“一路順風”還是“小有坎坷”,怎么說我們兩個也是充分領略到了國內(nèi)超一流大學的風范。但是,在給孩子如何選擇幼兒園這一件“小事”上,卻犯了難。

從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我就開始在各種渠道中留意有用的信息。甚至還在印象筆記里列了一個對比表格,從幼兒園的資質(zhì),師資配比,課程設置,教育理念,距離,費用,外教情況到日常作息及寒暑假安排,餐飲情況,活動場地,家長口碑等等諸多方面進行調(diào)研。

然而現(xiàn)實是,一系列打分下來,我并沒有辦法給某一所幼兒園頒發(fā)一個“特別勝出獎”。要么就是離家近的,戶外活動場地特別小,還建在一個加油站旁邊不足50米;要么就是課程設計非常合理,外教資源突出的,離家特別遠……

眼看這條路就要走不通了,索性我就和隊友開始重新思考,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到底希望他學到些什么?

01 了解自己的孩子

首先,我們先盡量客觀地分析了一下虎姜小朋友的特點。他是一個非常善于觀察以及模仿的孩子。每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他一般都要仔仔細細地觀察一下周圍的環(huán)境,然后慢慢地熱絡起來。性格方面宜動宜靜,但總的來說心思比較細膩,時常會有一些自己的小想法,小情緒。

▲虎姜小朋友學習“使用”縫紉機

這樣的孩子就需要身邊的人對他有耐心,有足夠的包容度,能夠感知并及時疏解相應的情緒,慢慢引導他建立更良性的溝通能力。

02 復盤教育經(jīng)歷

其次,我們也回過頭來復盤自己的教育經(jīng)歷,有哪些經(jīng)驗可以吸取,又有哪些教訓值得注意。

在我剛到清華報道的時候,其實我還是有點不適應的。因為我的高中同學都是和我一樣的藝術類考生,他們的行事風格經(jīng)常比較隨性浪漫。但是當我在食堂聽到:

“師傅我要八分之一塊西瓜。”

又或者問路時得到:

“大禮堂和圖書館在同一維度上?!?/p>

這種回答的時候,我還是渾身有點“不是同類人”的不自在感……

那個時候,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就是:身心健康地從清華畢業(yè)。這是一個看似平常但其實難度也不算小的任務。每年清華都會有因為沉溺電子游戲被退學的學生,甚至還有因為壓力太大一時想不開尋了短見。來到這里的畢竟都是全國范圍內(nèi)的狀元和尖子生,以前每個人都是第一名,可是到了這里,百十來號人就只能有一個人還保留在第一名的位置,壓力可想而知。不過,這種極端情況畢竟是非常少見的。

在我沒有入學之前,我以為的清華學生都是帶著厚厚眼鏡的學呆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值讀圣賢書??涩F(xiàn)實卻是啪啪打臉!

很多同學不僅學習成績優(yōu)異,而且其他方面也相當優(yōu)秀。那些學生會和社團的骨干成員,往往也是科研高手,在忙碌的學習工作之余還能在校運動會上拿了冠軍,順便再談個戀愛。我在合唱團認識的一位聲樂特長生學妹,同時也是馬杯運動會上十米跳臺冠軍,簡直是人美歌甜。還有自稱“學渣”的一個好基友,英語6級裸考接近滿分,各種運動項目樣樣拿手,還飛去美帝參加板球比賽。當他們面臨出國深造必須要完成的雅思托福GRE考試時,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種既然需要那我就準備一下去考就好了的“從容感”。

我還在上大一的時候,有一次和其他幾個院系的同學組成隊伍要參加一個比賽,其中需要用一種編程語言來實現(xiàn)幾個功能,這個語言是負責寫代碼的同學此前從來沒用過的。我本以為他會說沒弄過實現(xiàn)不了,但是他卻很輕松地說,

“給我一個星期時間足夠了,這都不是事?!?/p>

其實,真正觸動你內(nèi)心的往往就是那幾件小事。從上面這些小事里,我感受到了身邊同學們是真正的多樣發(fā)展,充滿生活情趣,而且表現(xiàn)出的是發(fā)自心底對自我的肯定。并且,我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了具有“終身學習”意識將會對一個人產(chǎn)生多大的影響。

這些讓人“羨慕”的同學,極少有人是從小就被逼著學習更多知識的,往往都是興趣驅(qū)動,家庭環(huán)境在給足支持的同時,又保留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

03 老師還是父母?

我經(jīng)常和一些孩子已經(jīng)上學的父母們聊天,他們向我吐槽現(xiàn)在學校給家長的壓力越來越大了,每天給家長布置非常多的任務,讓他們疲乏不已。同時,我也和老師朋友們聊天,他們反饋出來的是,現(xiàn)在的家長恨不得把孩子丟給學校,再也什么都不用管了!

這是一個典型“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你站什么角色,就是怎樣的立場。

但是拋開他們的角度不說,我認為父母還是應該為孩子的教育肩負終身責任制。你可以為自己的孩子選擇怎樣的老師,但是老師并不能為孩子選擇更換一位家長。慢慢的人生長河中,由父母把孩子帶上路,并慢慢地讓他們學會如何自己走。

統(tǒng)一了這一個觀點以后,在挑選幼兒園這件事上很多問題就游刃而解了。

04 我們的思考:將評價孩子的時間維度放長遠。越是打基礎的時候,越要著手培養(yǎng)那些可以受益終身的能力與習慣

在我們接受義務教育的年代,幾乎沒有老師教授過一日三餐如何搭配才是合理的。而吃飯這件事卻從我們來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貫穿至生命的終結。所以,學習具有生活價值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們希望孩子在幼兒園階段能夠有健康的身體,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習慣。能夠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情緒,理解它,表達它,疏解它。和父母建立足夠的信任和良好的溝通通道。逐步建立成長型思維,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05 我們的思考:不要將家長想要的,強加給孩子

“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想要。”這是很多家長的通病,包括我在內(nèi)。

小的時候我對學樂器很感興趣,但是那時候?qū)W習鋼琴之類的成本太高了,承擔不起。后來半路學習小提琴也因為課業(yè)負擔太大半途而廢。所以沒有學成一個像樣的樂器就成為了我的遺憾。內(nèi)心里我也總想著虎姜什么時候再長大一點,就可以開始學習樂器了。

但是這其實是不對的,你喜歡的,孩子未必喜歡。

現(xiàn)在很多家長付出200%的精氣神讓孩子奔著清華北大去,甚至要爬藤。拋開祖?zhèn)魅傩.厴I(yè)的真·精英家庭不說,大部分家長正是因為沒有經(jīng)歷過才特別執(zhí)念,想要給孩子他們認為的“最好的”。但是冷靜想一想,沒有上藤校孩子的人生就毀滅了嗎?

從新的角度考慮擇園這件事以后,我們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

06 選擇芭學園

最早讓我關注到芭學園是前段時候很火的紀錄片《零零后》。片中記錄了幾個小朋友從在芭學園的幼兒園時光開始到長大成人的心路歷程。給我觸動最深的是一個叫池亦洋的男孩子。他在幼兒園的時候簡直就是一個“小霸王”,甚至因為總是欺負同學被家長集體要求將他退學。

但是芭學園的老師們卻沒有將這個“小霸王”一棍子打死,反而是在他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一些難得的特質(zhì)。雖然在小學階段,因為不喜歡學習,池亦洋度過了一段非常郁悶的時期,但是有一天,當他看到一場驚心動魄的橄欖球比賽時,他找到了全新的人生方向。2016年暑假,池亦洋入選國家隊,代表中國出征世界橄欖球青年錦標賽。

如果這個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真的被老師和家長集體否定,被退學了,那么他將有很大概率成為問題青年。發(fā)生在我們孩子身上的“問題”未必像池亦洋一樣那樣激烈和尖銳,但是我想讓我的孩子在一個多角度評價的體系中成長,而不是單靠識字量或者是四則運算的速度來評價一個孩子的好與壞。

“使孩子成為他自己?!?/strong>是芭學園主張的十五項人格特質(zhì)中的第一條,也是非常觸動我的一條。

▲參觀園所時隨手拍攝,工人師傅正在撤除夏季遮陽棚

在我參觀芭學園并參加說明會的時候,我看到小朋友們都非常自信熱情地和訪客打招呼,活動的場地也很接地氣。雖然教室的硬件看起來不是最新最洋氣的配置,但是就會莫名給人一種小朋友在這里學習生活很踏實的感覺。并且老師們給我的感受也是非常有耐心,發(fā)自內(nèi)心的從容的感覺。我希望我的孩子,在這里能夠成為他自己。

▲托班老師為家長介紹教室陳列

除了實地調(diào)研以外,我們也在向已經(jīng)在芭學園就讀的家長朋友們打聽感受,評價都還不錯。所以擇園這件事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

06 公立小學銜接問題

很多家長認為芭學園是一個很佛系的蒙氏園,擔心萬一小學去了海淀公立校反差太大不適應怎么辦?

其實不適應的主要是作息時間,以及同伴競爭的壓力。我不否認在國內(nèi)上學,尤其是一線城市競爭的激烈程度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在幼兒園期間建立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強大的內(nèi)心,遇到問題,解決就是了。我們要做的不是在幼兒園就把小學要學的知識學完,而是要為未來的路積攢足夠的信心和見招拆招的能力。讓孩子知道“有不懂的很正常,但是我知道我可以想辦法搞懂它?!弊阋?。

秉承父母對孩子教育終身責任制的原則,我們也不會把孩子丟給幼兒園就什么都不管了,會在需要的時候帶領孩子做必要的過渡。

只要父母和孩子建立起足夠的信任和良好的溝通通道,有事說事不擰巴,問題都會被解決的。

07 寫在最后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這就像你爬到山頂之后,才能告訴孩子帶多少水爬山才是合適的。一味地擔心不夠喝背的太多,沒走幾步就累的要放棄,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擔心負重而背的太少,前半程一身輕松,后半程口干舌燥苦不堪言。當然,有人能扛著一箱水爬到山頂,也有人一口不喝輕松登頂,但是,太少了。

世界上有那樣多高聳的山峰,父母不可能替孩子提前攀爬每一座,終有一天孩子要自己學會選擇攀登哪一座山,帶上什么樣的東西。這樣一想,你執(zhí)念讓孩子出發(fā)時就一定要帶上的半瓶功能飲料,真的那么重要么?

創(chuàng)建此號的本意,是不想讓自己在充滿屎尿屁的帶娃生活中迷失自己。所以未來我會繼續(xù)堅持在小花生網(wǎng)更新分享我的帶娃理念,陪玩故事;當然也可以關注我的同名公號:【虎姜的小花園】免費領取《兒童情緒啟蒙繪本課》~


閱讀原文 回應14 舉報
贊27
收藏60
5年前
看完全文 想問縫紉機哪里買的 哈哈
5年前
小靜兒123 看完全文 想問縫紉機哪里買的 哈哈
哈哈哈是奶奶以前用的淘汰下來的
5年前
寫到心坎里了
5年前
我和樓主一開始抱著同樣的想法,我算是應試教育的半個受益者,我也看了類似的蒙氏園,后來因為種種原因而放棄,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夠勇敢。不過最近想法稍有變化。我完全同意沒必要提前教育,要遵循孩子成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但是不提前教育不代表不教育。人格品質(zhì)自信心等的教育當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文化知識的啟蒙也應該是有益的,比如從小英語的學習等等。而我現(xiàn)在最把握不好的就是度的問題,教多少,怎么教。
5年前
有軟性廣告之嫌疑。
5年前
elsa1321988675 我和樓主一開始抱著同樣的想法,我算是應試教育的半個受益者,我也看了類似的蒙氏...
這個問題可能我也會遇到。不過我的想法是,用糾結的時間去嘗試,去摸索。行動起來有可能答案要來的你預想的更快。首先,自己是積極探索的心態(tài),人生中有很多要不要做,怎樣做的問題,等到我們80歲再回看,都是小事,不必煩惱。
5年前
rainbowfish 有軟性廣告之嫌疑。
非廣告,無金主爸爸。
5年前
elsa1321988675 我和樓主一開始抱著同樣的想法,我算是應試教育的半個受益者,我也看了類似的蒙氏...
從這個回答可見樓主是樂觀,勇敢,有探索精神的行動派。我是應試教育的產(chǎn)物,很巧當初也差點去了人大。坦白的說,我相對悲觀糾結焦慮,缺乏探索精神,而且凡事重結果輕過程。很多道理都懂,卻在自己身上貫徹不了。我曾一度把自己認為自己的所有缺點歸結于應試教育,從而想給孩子選擇體制外學?!,F(xiàn)在依舊處于糾結彷徨的抉擇中。
5年前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5年前
想知道藝術生比正常清華的考分低多少?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虎姜的小花園
虎姜的小花園
2021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