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小溪把這個暑假能不能躺平的話題變成了一個熱門話題。每一位花友的回答我都認真看了,且都點了贊,“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利!”很開心收獲了這么多花友的關(guān)注和討論。感謝大家的捧場。
我也來再掙幾個積分,不能瞎了小溪的一片真心和愛心。
說實話,整個閱讀過程是一場盛大的回歸?;貧w到了我的無能無力無用的人生底態(tài)。在雞娃圈喊躺平,簡直就是以卵擊石、飛蛾撲火、不自量力。但我對無能的反制也立刻升起來了——也許這是非常棒的開始。把甚囂塵上的內(nèi)卷與焦慮撕開一道血淋淋的口子,去看到我們虛弱的內(nèi)心,冰冷無趣的空空如也的內(nèi)心。
孩子是我們的附屬品嗎?孩子是我們的工具嗎?孩子到底是什么?
不觸及到自己內(nèi)心的東西都是無意義的。用腦“辯”和用心“辨”是完全不同的。事實上,我們根本不懂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不愛我們自己,或者說我們是在有條件、有分別地愛我們自己。優(yōu)秀的自己我愛,差勁的自己我不愛;勤奮的自己我愛,懶惰的自己我不愛;自律的自己我愛,躺平的自己我不愛……對自己尚且如此苛刻和挑剔,如此分別和分裂,那對孩子呢?
有趣的是,孩子是用潛意識和我們生活的,我們卻用明意識與他交流。所以心心相印才會難。就好比,你在和隊友抱怨:跑了十家菜攤比對才挑到這么又便宜又新鮮的菜快把我累死了。隊友卻說:多花幾塊錢又窮不死你。都覺得自己說得沒錯,但一個在索愛一個卻無視,不打起來才怪。
從明意識的角度,和孩子講道理、用各種規(guī)則和激勵機制去約束,你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是要“鍛造好鋼”。從潛意識的角度,你在訓(xùn)斥我、你不信任我、你在耍我在和我斗心眼兒,孩子感受到的是傷害。這就是無法心心相印的原因。也是無法做到“一個懂得”的根源。
那么我們再回到“四個自由”,我不能讓孩子手機自由,因為我尚且做不到自律,孩子自己怎么能控制?再說眼睛不要了嗎!我不能讓孩子睡眠自由,晚睡影響長個。我不能讓孩子飲食自由,胡吃傷身。情緒自由?那符合君子品行嗎?
從明意識角度,父母的想法都是出于愛。從潛意識角度,父母的做法全是控制。你是更相信自己的明意識還是潛意識?你相信誰,就聽誰的就好。沒有誰能改變自己,只有南(墻)老師、棺(材)老師、黃(河)老師才行。
控制的背后全是恐懼??!因為我們沒有“信”,對孩子更沒有。人本圓滿,遺憾的是我們不信。我們只信孩子像樹苗是必須修剪的,他(她)天生是不好的!必須管理!必須約束!必須有規(guī)則!
這些規(guī)則的背后是我們孱弱的內(nèi)心,充滿著焦灼、不安、恐懼、受傷。因為我們就是被修剪、被管理、被控制長大的。我怎么能背叛父母的教育方式?
如果以升學(xué)、考試、成績作為評判教育成功的唯一標準,那么人生的自由、幸福、自愛就相對渺小到無力。反之亦然。追求的目標決定了路徑的選擇。
以前聽林巨老師說到:要把好學(xué)校讓給別人,把985、211都讓給別人!我覺得他是家底殷實、自視清高、不接地氣。如今才明白他真正的良苦用心。做一個“真”人到底有多難。做一個人吧!
無分別的愛15人有 · 評價4林巨 著東方出版社 /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