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二寶媽。回顧當媽十年,確實也在不斷打怪升級的過程中突破,實現(xiàn)自我成長。雖然,有時候羨慕全職媽媽,陪伴孩子時間更多,雞娃更系統(tǒng)。但我深知,我的性格,不適合全職,我有很多問題,但也愿意陪著孩子,實現(xiàn)自我的第二次成長。
我本科是中文、教育雙學位,從上大學起,我就是閑不住的那種人。別人考試月6門,我的考試月哩哩啦啦11.2門,非常痛苦但是充實。忙碌而多彩的大學,最讓我懷念的是大三一年泡圖書館,系統(tǒng)閱讀魯郭茅巴老曹的傳記,作品,評論,真是充實又快樂。
畢業(yè)后,進入中學當語文教師。時不時折騰電影課程什么的自娛自樂。
兒子兩歲半開始。我邊上班邊準備考研,那半年,兒子睡了,我在床邊背單詞,復習,十點開始,一點結束。2013年參加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同年進入北師大心理學院,修應用心理學碩士。
(我好喜歡這張穿碩士服的背影,雖然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這張照片中的我,依然是我自己,有對自我成長的執(zhí)著追求)
因為是在職專碩,每個寒暑假都是忙忙碌碌的早八點到晚八點,課程很緊,但是非??鞓?。北師大心理學的老師們非常認真敬業(yè),不會因為我們是專碩就放松標準,那幾年學到了很多,也特別享受。那段時間最快樂的就是上課,泡圖書館,圍著北師大主樓前的荷花散步~雖然,讀研時讀paper很難,因為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學校適應的研究國內(nèi)不多,不系統(tǒng),得讀澳大利亞一位心理學家的研究,當時真是密密麻麻查滿了單詞,依舊很難理解他的實驗邏輯和推論??
然后,調(diào)換工作,正式接觸整本書閱讀課程化,閱讀和學習了大量整本書閱讀的理論和實踐著作,從《呼蘭河傳》開始,一點點讀,一點點帶學生讀,找到自己的樂趣所在。最忙的時候九月準備河北陜西的名師團聽課《駱駝祥子》,十月準備廣州教研員團聽課交流。順便準備碩士開題。忙的團團轉,每天八點從辦公室回家。滿腦子家庭教養(yǎng)方式,大赤包,瑞宣,祥子,京味兒文學。也因此,接觸葉廣芩,開始閱讀《采桑子》《狀元媒》。邊閱讀,邊備課,邊休閑。
轉眼懷孕,女兒出生。出滿月就開始準備《駱駝祥子》的名著導讀課,給某區(qū)縣初三學生做名著學習名師課。同時,修改碩士論文,經(jīng)常是接兒子的路上導師來電話,把車停路邊,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聆聽導師指導。
再后來,碩士畢業(yè),為了兒子女兒的學習成長,也為了家庭整體規(guī)劃,從中學調(diào)入小學。剛進入小學,有一段時間覺得自己脫離了學術團隊,人家已經(jīng)開始初高中整本書閱讀專著,我還要思考站住腳。不過,很快,老師開始帶我開始整本書閱讀的小學探索,三年時間,初成碩果。
回想這幾年,真是忙到飛起,不斷在學習中自信,自卑,充實,虛無,慢慢放下所謂的名利追求,根植于內(nèi)心的成長和滿足。
(我最喜歡的一段話,我的每個本子的扉頁都有這段話)
當然,當媽我也很努力。因為是中文系畢業(yè),很喜歡寫寫生活的點點滴滴,
每年一本,記錄生活中的小確幸,記錄孩子的成長與煩惱。
手賬本上用思維導圖記錄自己的教學計劃。
記錄兒子成長的點點滴滴
閱讀《終身成長》,記錄自己的收獲
觀影,寫影評
記錄打卡,希望自己堅持閱讀,記錄,運動
梳理起來,覺得自己還挺辛苦也挺棒的,哈哈~給自己一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