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常常有媽媽問我該怎么給孩子在閱讀時引導性提問?怎么給孩子更好的精讀?確實閱讀能力的提升和培養(yǎng),提問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跟大家分享下千尋媽媽的方法,非常到位值得我們學習。
這兒就推薦給大家一個CROWD提問原則,我在陪千尋精讀時用得比較多,感覺效果還不錯,你們可以試試。
不過,泛讀很簡單,投入地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樂趣就好,精讀該怎么讀呢?是否有可以參考的示范動作?
CROWD提問原則是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推薦的精讀方式,也是長期從事兒童語言發(fā)展與教育研究,著有《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周兢教授極力推崇的“學齡前兒童閱讀模式”。
接下來,我就用繪本《100層的巴士》為例,來詳細說明CROWD提問原則到底是怎么個實操法,希望能更好地幫助大家理解和實踐。
C:completion
讓孩子完成內(nèi)容的提問
這是讓孩子幫忙完成整個句子或者故事內(nèi)容的提問。以《100層的巴士》這本書為例,第一頁是一個巴士司機的日常,我們可以提問:“星期二的早晨,巴士司機喝完茶后又干了什么呢?”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來回答問題。
這種問題一般都不難,孩子就算不識字,也能通過圖畫猜出來。當他們看見圖畫上司機的動作,一口就能答出:“他喝完茶就穿上了外套,然后上了一輛雙層巴士!”
補充內(nèi)容的提問,是為了開啟孩子的小腦袋,讓他們自發(fā)、主動地投入到故事內(nèi)容中來,而且,類似的問題往往很簡單,正因為簡單,孩子一下子就能看到想到,有足夠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大聲講出來!
R:recall
幫助回憶的提問
Recall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回想”,顧名思義,它是指幫助孩子回憶故事內(nèi)容的提問。千尋讀書有個好習慣,就是重復,同樣一本書,她會看上十幾二十遍,比如《不睡覺世界冠軍》這本書,她前后加起來,整整讀了五十多遍。重復的好處是每本書的內(nèi)容都被她吃透了,好幾個月后,你若問到故事情節(jié),她連哪個故事角色穿著什么款式的衣服都能記得,也記得每個人物的喜怒哀樂。
這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就是從Recall式提問開始的。我很喜歡在她讀完一本書后,裝作自己已經(jīng)忘掉的樣子,問她:“咦,你還記得巴士司機為什么會開啟大冒險嗎?還有,巴士100層慶典之后,不堪重負掛掉了,車上的乘客是怎么得救的呢?”
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她學會像牛一樣的“反芻”本領,通過回憶把剛剛讀過的內(nèi)容重新梳理一次。這類型的提問,有助于孩子鞏固故事里學到的知識點,而且,能夠增強他們的記憶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我一個朋友,她女兒去年剛參加了咱們這一所知名私校的面試,說是其中有個題就是讓孩子復述故事內(nèi)容,老師先講一遍,孩子再通過回憶獨立復述一遍,我感覺和Recall式提問不謀而合啊。
O:open-ended
開放式的提問
O是open-ended question,是問孩子與書本內(nèi)容有關的“開放式問題”,所謂開放式問題,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目的是發(fā)散孩子的思維,鼓勵他們大膽發(fā)揮想象力,天馬行空的點子,能飄多遠就飄多遠!這種提問方式可以說是所有小朋友喜聞樂見的,每次在繪本館講故事,只要提出開放式的問題,小朋友們就自動進入了搶答模式。
比如,在講解《100層巴士》這個可愛又很有創(chuàng)意的故事時,我們可以學習故事里那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司機,提一些創(chuàng)想式的問題:
“千尋,如果你是巴士司機,你打算把它開到哪兒去呢?”
“如果你住在第100層,你打算怎么設計它?”
“你希望你的樓下住著誰呢?”
這樣的開放式提問千尋很有興趣,提供了好多有趣的答案,什么要把巴士開到沙漠,再在第100層建個無邊際游泳池,讓沙漠里的小動物們統(tǒng)統(tǒng)上來游個泳……
一般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寫出來的作文自帶靈氣。前段時間,有本書叫《孩子們的詩》很火,書里七歲姜二嫚的小詩《燈》只有短短的兩句:
“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
大多數(shù)人只看到夜幕中燈火閃爍,姜二嫚卻是從燈的視角看整個夜幕,大膽的想象,讓這首詩一下子活了。
想寫出動人的文字,觀察力、想象力、表述能力,缺一不可。
還有六歲的王子橋,寫道: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紙幣在飄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算錢。
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超棒的措辭和比喻,全都源自孩子豐富的想象力!
W:wh-question
特殊疑問
特殊疑問主要是針對構(gòu)成故事內(nèi)容的幾大元素,比如是什么(what),在哪兒(where),什么時候(when),為什么(why)。故事主角是什么,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故事發(fā)生的原因等等。它主要的作用是幫助孩子認識一些新的詞匯,梳理故事的邏輯框架。
以《100層的巴士》為例,你可以問孩子:“故事發(fā)生在哪兒,故事主角是一個巴士司機嗎,巴士司機是什么時候忽然想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大冒險……”當孩子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整個故事的脈絡以及人物角色就十分清晰了。
個人覺得,這類提問對孩子小學階段的寫作非常有幫助,寫作之前,不是一般都要先在腦海里構(gòu)架一個簡單的邏輯鏈,故事人物、時間地點之類的嘛,閱讀時我們經(jīng)常問孩子一些相關的問題,幫助他們養(yǎng)成梳理幾大要素的習慣,就相當于不斷地重復寫作前的框架練習。
D:distancing question
延伸式提問
D是distancing question,書本以外的延伸問題。延伸式提問,目的是幫助孩子將書中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聯(lián)系起來,它不是知識性的問題,更多是經(jīng)驗性的問題,或者是啟發(fā)思考的問題。
她說有時候會覺得無聊,有時候不會。我說如果很無聊,我們是不是可以學學巴士司機來個自我調(diào)劑,改造一下平淡的生活……我們會從繪本內(nèi)容延伸出去,有時是交流些更深刻的東西,有時是探討某個主題,主要目的是啟發(fā)孩子去獨立思考。
在《100層的巴士》里,巴士司機覺得每天一成不變的生活太沒意思了,想要開始一場打破常規(guī)的冒險,我會問千尋:“你有時會不會也和巴士司機一樣,覺得每天在同樣時間起床,同樣時間出門,同樣時間去學校有點無聊?”
又比如,故事里的100層巴士,每一層樓都有不同特色,有的露天陽臺可以喝茶曬太陽,有的還養(yǎng)了小動物,這些樓層里的場景都很貼近孩子的生活,不妨問問小朋友:“如果讓你來設計,你會裝飾一個什么樣的家,家里面會放些什么東西呢,你想要邀請誰來和你一起?。俊甭龑Ш⒆诱f出他心目中理想的生活。
總之,延伸式提問很靈活,家長可以根據(jù)繪本的實際內(nèi)容來自主把握,你可以延伸一些哲理的討論,也可以延伸出生活常識,都是ok的!
有家長可能會擔心,在閱讀過程中使用提問法,會不會影響孩子的閱讀體驗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興趣閱讀和知識閱讀,也就是泛讀與精讀之間的距離拉近一點。
比如一個男孩子,他會因為對恐龍感興趣,去讀和恐龍有關的繪本,而當他擁有很多恐龍的背景知識后,他又會因為渴望學習了解更多關于恐龍的東西而精讀。泛讀和精讀是相輔相成的,泛讀為精讀打下了基礎,精讀又能促進更多的泛讀。
最理想的,當然是將這兩種閱讀方式的內(nèi)涵與特性一起發(fā)揮出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劃重點
1、如果能在五歲左右開啟精讀模式,近看對幼升小面試有幫助,遠看對小學階段寫作文也是大有幫助。
2、CROWD提問原則是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推薦的精讀方式,也是周兢教授極力推崇的“學齡前兒童閱讀模式”。
3、CROWD提問法并不損壞閱讀體驗,泛讀與精讀是相輔相成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