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從3歲9個月開始正式識字,到現(xiàn)在4周歲識字量也就200左右,沒啥成功心得,今天只是分享下幾個熱門資源的使用感受,以及安利兩個好用的識字游戲。
都說識字最好的方法是在大量閱讀中習得,但不同的方法適用于不同的孩子,我發(fā)現(xiàn)我家娃讀書從來都是看圖,不關注文字。四歲到了,我覺得還是要干預一下,于是開啟了認字之旅。
目前我運用的工具有四五快讀、學前快讀600字和洪恩識字。這三個工具可以說是識字界的王牌,我分別說說我的使用感受:
洪恩識字
我最開始是打算使用上文提到的兩套書來給孩子認字的,但是孩子很抗拒——也是因為我沒有找到游戲識字的方法,所以識字工作始終無法展開。
后來帶著孩子使用了幾個識字app,她還是最喜歡洪恩,我覺得原因是洪恩的趣味性最強,游戲性最高。
作為識字最開始的工具,我覺得還是挺有效的,但是弊端也很明顯:
1、識字環(huán)節(jié)有“玩-認-練-寫”四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字學下來,差不多要五分鐘的時間,時間太長,如果一天認5個字,25分鐘就沒了。
所以我關閉了“玩”和“寫”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時間上還可以接受。
2、識字的“認”環(huán)節(jié),不是根據(jù)字源的方法介紹,而是根據(jù)字形編故事,我覺得對孩子認識理解字詞幫助不大。
洪恩識字我現(xiàn)在還在用,使用頻率大概每周3天的樣子,在時間緊迫的平時晚上,讓孩子自己看一會ipad,認認字還是可以的;在孩子抗拒用教材認字的時候換換口味,效果也是棒棒的。
學前快讀600字
這套書是我最早買的一套認字教材,但確實認字難度跨度大,很快孩子就出現(xiàn)了厭煩和抵觸情緒,所以不得不放下。這套書畫風優(yōu)美,有配套游戲,適合有一定識字基礎的孩子使用。
我最近都沒怎么用這套書了,打算把四五快讀2冊學完之后,再用它來做復習。
四五快讀
在考慮到學前快讀600字難度大、洪恩識字時間長費眼的情況后,我又買了四五快讀。本來我非常看不上它的顏值,但無奈它的識字安排確實非常合理,孩子接受度還可以,現(xiàn)在龜速完成了第一冊。
我認為這套書比較好的地方就是寶寶讀詞語、寶寶讀句子,每節(jié)課都會復習上一節(jié)課的生字,滾動復習。
但不管識字材料再怎么有趣,它畢竟是教材,到了一定階段,孩子還是會間歇性不喜歡認字。
于是我又開始搜羅親子識字游戲,網上材料蠻多的,比較常見的是迷宮、自制看圖選詞的材料等。
但我覺得有一點不好的就是,這些可以打印的材料都是標準化的,有些字孩子已經很熟悉,無需多次復習,有些字認得不好,需要多練,但材料中這些字出現(xiàn)的頻率又不夠高。
想要因材施教,就得老母親親自下場了。
下面是我和娃玩得比較好的兩個游戲,大家按需取用。
首先,我得判斷下孩子的識字掌握情況。我把洪恩識字和四五快讀的字表(百度文庫上有)打印了出來,貼在墻上,和孩子一起復習。不會的畫圓圈標記。
然后,把這些忘記、不會、混淆的字,制作成游戲。
游戲一:制作游戲卡片——“你有我有”。
這個游戲其實是國外學習單詞的一個游戲,不過玩法其實都一個樣,可以直接照搬。
我用“可畫”這個軟件制作的,把孩子不熟悉的字放在里面。
規(guī)則就是第一張牌寫“我有第一張牌,誰有XX”,第二張牌的第一個字,就是第一張牌的最后一個字,以此類推,到最后一張牌的時候,寫上“游戲結束”即可。
制作好后,生成pdf打印文件,打印出來,就可以和孩子玩了。
我一般一次做30張,這樣2-3個人玩比較合適。
游戲二:字卡接龍編故事
我家娃最近喜歡無厘頭的夸張故事,于是我想到了這個游戲。把四五快讀每冊后面的字卡剪下來,或者可以自己在紙上寫出來孩子不太熟悉的字,每個人各10張,分好。接著就可以開始瞎編故事了。
出牌的方式,可以看著出,也可以扣著牌隨便出,看孩子喜歡。編的故事越是無厘頭孩子越喜歡。
以前我真沒覺得認字有這么困難,現(xiàn)在算是見識到了。
四五快讀、洪恩識字是我目前用得比較多的資源,不同的材料特點不一樣,沒有最好的資源,只有最合適的資源。
但不管什么資源,識字總是要不斷復習,鞏固的。識字游戲雖然需要制作,略顯麻煩,不過好處在于,和孩子一起“玩中學”,親子關系也融洽了不少,而且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制作的卡片,精準打擊,復習效果更好。
希望這兩個小游戲的熱情還能維持一段時間,帶我和娃一起走向600字的小目標!
(內容來源:公眾號 原來是張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