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父母并非與生俱來,需要像孩子一樣成長,我們和孩子攜手同行,一起在成長的路上,直到遇見更好的自己,每個成年人都曾經是孩子,每個孩子都無條件地愛著父母,好好的去愛每一個孩子,就像理解當年的自己一樣。
社會總是賦予長輩至高無上的權利,同樣也賦予了父母不可違抗的權威教養(yǎng)孩子的過程當中,首先我們要學會自我覺察,因為在任何一個有問題的父母,任何一個有問題的帶養(yǎng)人的影響下,總會塑造出一個又一個有問題的孩子,這個世界上并沒有生來就會做父母的人,我們不必苛責自己,對自己要求太完美,但教育是一種自我覺醒的途徑。
接下來分享第二個內容,父母眼中的孩子一朵兒花兒開,別評價讓她長大盛開,作為父母,我們很難能做到接納孩子,無條件的理解孩子,我們總是給孩子貼標簽,我們總是用自己的價值觀來評判孩子,所以陳丹青說的這一句話特別好送給大家。一朵花開,別評價,讓她長大盛開,每一個孩子來到對世界上都是帶著無限的可能性和巨大的成長空間,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都有不同的潛力,巨大的潛能。
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大人,真正的教育在于理解孩子,接納孩子,以孩子需要的方式幫助她,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該站在成人的制高點上,否認孩子的決定,質疑孩子的想法。孩子愛我們是無條件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原來孩子比我們想象的更愛我們,孩子比我們想象的更寬容,他們更容易忘記那些不愉快,孩子的內心世界是脆弱和微妙的,孩子心目中的評價、是非標尺,也是極為鮮明的。
父母靠什么教育孩子呢?是高學歷,高收入還是社會地位呢,原來都不是,父母不是靠學歷,收入和社會地位教育,孩子是靠教育理念方法和能力教育理念方法和能力,這三個要素構成了父母的教育素質教育,孩子拼的是你的人生態(tài)度,你的整個價值觀都在教育理念,最好的教育,其實在你的身邊,你每一次跟孩子的互動都是教育。
很顯然,父母的教育素質不是先天獲得的,而是依靠后天的自覺學習與實踐。
你是哪一種類型的父母呢?很多父母不夠了解自己,其實我們從孩子的身上能夠看見自己父母的口頭禪,你是哪一類呢?如果你經常說的,你真棒,如果你夸獎孩子,贊美孩子的口頭禪是,你真棒,那你就是民主型的父母,您是細心十足的現(xiàn)代型的父母,以鼓勵代替孩子責罵。贊美代替批評,讓孩子在陽光的生活環(huán)境中健康快樂的長大,這就是你希望的教育方式,你認為愛孩子就是智慧分寸的愛,你會給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設立適當?shù)哪繕?,并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適當?shù)南拗疲瑫r你會認真聽取孩子的想法,給予孩子關注,肯定和愛。在這種教養(yǎng)方式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自信和比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將來的成長過程當中,遇到挫折時,抗壓性會相對比較強,孩子的性格是健康與樂觀的,給您的建議是您真你真棒,并不是表揚孩子的唯一的方式,表揚要具體,不停變換的真心贊美才是最美麗的陽光。
如果您的口頭禪是我數(shù)到三,您就是一個權威型的父母,權威和強勢的父母,您希望孩子乖巧聽話,做一個有教養(yǎng),有禮貌的孩子,這樣你會才會感覺有面子,您認為愛孩子就是要嚴格要求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在這樣的父母帶養(yǎng)下的孩子很少在人群當中比較自信。這樣的父母很少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你認為高要求嚴標準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你會對孩子管教的比較嚴厲一些,甚至會定一些生活規(guī)則,讓孩子按照你的規(guī)則去做,并且一定要做到你滿意為止。有時候你會太心急,感覺孩子做不到標準而特別生氣,其實有的時候你越是希望孩子做的越好,你就會越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兇以及越來越強勢,在口氣與態(tài)度上就會嚴肅得特別多,權威型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這種孩子長大以后會更容易出現(xiàn)焦慮退縮。等負面的消極行為,在親子園幼兒園可能有比較好的表現(xiàn),比較聽話呀,守規(guī)則,但是你的態(tài)度會讓孩子對你產生許多不必要的恐懼和紀律,親子關系特別容易緊張。那給權威型家長的建議是什么呢?教養(yǎng)方式一定要有彈性,這樣會化解許多不必要的沖突,在教養(yǎng)孩子的時候呢,可以用一些幽默以及輕松的說話方式和口氣和孩子聊天談心,或是和孩子相處時多一些笑容,會讓孩子對你更親近感,受到更多的愛。不要對自己要求太完美,不要對孩子要求太完美,不完美,意味著孩子的成長有巨大的潛力,最大的成長空間,完美的教育就是接納,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接納不完美的孩子,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
那么,如何能做一個合格的民主型的父母呢?一,以身作則,堅持基本原則,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二對孩子的要求要采取一致的態(tài)度,不可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也是家庭教育要形成統(tǒng)一在線教育觀念只有一致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往往家庭環(huán)境越復雜,代養(yǎng)人越多,往往環(huán)境給予孩子的影響越大,一個孩子,他的成長家庭環(huán)境占70%,學校環(huán)境占25%,社會環(huán)境占5%,所以孩子越小,父母家庭環(huán)境給予孩子的影響越巨大。第四個以良好的心態(tài)和情緒面對孩子,善于傾聽孩子的心聲,對孩子的要求及時的作出反饋,避免權威變成專制,第三個就是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目標和要求,并且協(xié)助孩子達成目標,實現(xiàn)孩子的夢想,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都要態(tài)度一致。孩子的教育需要做父母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多一些細心和耐心,以良好的心態(tài)和情緒面對孩子,善于傾聽孩子的心聲,對孩子的要求及時的作出反饋,避免權威變成專制。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還要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修正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因為我們改變不了孩子,我們只有順應孩子的天性,調整自己的帶養(yǎng)方式,才能做溫暖的父母,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才能形成親子關系的有效和高質量,高質量的互動,通過學習以及和孩子的互動來尋找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孩子是不斷發(fā)展的個體,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就是其實是自繼續(xù)完善自我的過程,父母真正需要學習的是了解孩子的個性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恰當?shù)囊龑Х椒?。每一個獨特的生命都需要獨特的養(yǎng)育,父母的職責就是幫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個喜歡的自己,我們這一生只有一次機會,如果我的生命有意義,那我就是必須實現(xiàn)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大人都是在成長的路上不斷修行,都是在尋找,包括在完善做最好的自己,資質相同的孩子,遇見不同的父母,結果就會不一樣,所以在養(yǎng)育孩子的路上,教育方法真的很重要,父母的自身能力也很重要。
每一個孩子生來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不管她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不管她出生在什么樣的地方,生命同樣是平等的,需要我們尊重孩子的生命,善待孩子的未來,孩子為什么后天有差別?就是看它誕生在什么樣的家庭,乃至于后天接受了什么樣的教育,所以養(yǎng)育是有風險的,來自各自不同家庭的文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終身的榜樣。家庭教育是人生的起點,也是人生的終點,是對于一個人一生影響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無法取代的教育,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去看待這個世界,父母的認知高度決定了孩子起飛的高度,父母的肩膀是孩子未來成長的起點,父母才是孩子的人生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