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生第二天從醫(yī)院回來,第一次洗澡起,孩子就很喜歡水,從來沒在水里哭過。一歲時參加活動,體驗了親子游泳,孩子沒一會兒就適應了。本來我只是覺得孩子喜歡水,就帶她去玩玩,也沒打算報名,但是爸爸和姥姥都覺得游泳好處多,就跟給人家做宣傳似的,鼓動我報名,從此,我們開始了水中之旅。
小月齡時,是教練唱著歌,帶寶寶們一起玩:the wheels of bus go round and round,就是以家長為圓心,扶著小寶寶們順時針、逆時針畫大圓,培養(yǎng)水感和方向感;the people on the bus go up and down,就是抱著寶寶舉高高,鍛煉膽量;the wipers on the bus go swish swish swish,就是扶著寶寶腋下或牽著雙手,在水中快速滑動,像沖浪,體驗滑水的樂趣。還有“騎著小馬”(腋下夾著浮力棒)去撿球之類充滿趣味的劃水和蹬腿練習,以及潛水練習,有淋水閉氣,也有半臉入水、全臉入水,到教練松手,寶貝們自行潛水游到家長懷中,經(jīng)過一定時間練習后,還可以在水中穿圈、撿玩具。
一歲半時,孩子已經(jīng)可以在教練松手后,潛水幾拍的時間了。沒想到一次課上,在第二次潛水時,突然開始大哭,堅決不入水了,也不讓教練抱。無奈,只好每次課都約她最喜歡和熟悉的教練,慢慢地重新適應。幾次課后終于讓教練抱了,但只是在水面上漂一漂,只要半臉挨著水,就開始哭鬧,進行其它環(huán)節(jié)都沒問題。好吧,那就暫停潛水,繼續(xù)邊玩兒邊練習蹬腿、跳水等。教練說好多孩子都有這樣的階段,一般五六次課之后就好了,結果我們這階段長了點兒,得有五六個月!我原想著兩歲生日時拍攝一次水下攝影,記錄下來作為生日留念,這下也只能作罷。
淚水與歡笑中,孩子升班了,開始背著小書包(小浮板),抬頭吸氣,低頭入水,邊吐泡泡,邊蹬腿拍水,脫手自己向前游了。摘下小書包時,也能游幾下了。跳水也更加規(guī)范,跳入水中后懂得繼續(xù)拍腿向前游了。
三歲三個多月,終于再次升班,而這回,是完全脫離家長,自己下水和教練游了??偹愕鹊竭@一天,我可以站在池邊,看著她拍腿、潛水,跟著教練學習劃手、躺在水面上放松,逐步正式接觸泳姿的學習。
孩子就這樣一天天長大、一步步前進,只留下為娘我在這里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