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被氣炸了”,這句話常被老父母用于描述被孩子氣的程度。
您是否有過這種體驗呢?
哄娃睡覺的你懂,
陪娃學習的你懂,
催娃吃飯的你懂,
堵在路上的你也懂,
總有一個點,總有一瞬間,會被氣炸!
“被氣炸了”,這說法夸張嗎?
一點兒也不,非但不夸張反而很寫實。
為什么這么說?聽波兒爸細細道來。
1. 氣炸了以后會發(fā)生什么?
氣炸了后有三種常規(guī)操作:
1.攻擊 (Fight):比如大吼大叫
2.逃避 (Flight):比如甩句:“再不管你了!”
3.僵硬(Freeze):比如一言不發(fā)一動不動
這三種狀態(tài)波兒爸在上一篇文章做了較為詳細的論述,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圖抽空看看《您是不吼不叫的佛系父母嗎?》。
“被氣炸”真的只是感覺嗎?有過類似體驗的朋友都知道,伴隨著“爆炸”的瞬間,伴隨著血壓升高、心跳加速,您積蓄已久的壓力在這一瞬間仿佛得到了釋放。怎堪一個爽字了得!
這種釋放的感覺,feel so good!
這是因為,用“原地爆炸”來釋放壓力的感覺很爽,以至于大腦會愛上這種感覺,這稱為上癮性行為。
直到看到躲在角落哭泣的孩子,一股深深的自責和懊悔油然而生。于是,去彌補、去道歉、去修補,一切恢復如初。
但仿佛總有那么一個按鈕會被孩子輕易按到,總有那么一根稻草會落在自己身上,然后我們身不由己的再一次爆炸。
親子間不斷重復著從母慈子孝、細聲細氣,到雞飛狗跳、大吼大叫的循環(huán)。盡管我們心里不愿意,甚至害怕。但這卻不能挽回下一次的吼叫與懊悔,愈演愈烈,仿佛跌入無盡的漩渦。
痛恨這種感覺,想改變卻身不由己!怎么辦?
2. 氣炸了的原理是什么?
“被氣炸”不只是身體的感覺,而是真實的存在。在那一瞬間你的大腦真的被氣炸了!
對我們的大腦有一種叫做三腦理論的描述,盡管這種理論并不符合嚴謹?shù)纳窠泴W,但用來幫助普通人初步了解我們的大腦,還是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人,之所以區(qū)別于動物,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來自于大腦的高度進化,在腦干(爬行腦)和邊緣系統(tǒng)(哺乳腦)的基礎上進化出了新皮質(人腦)。越基礎/低級的大腦部分越會體現(xiàn)身體的基本功能和動物本能,越高級的部分越閃耀著人類的理性與思考。
這幅圖還是太抽象,難于理解?那么,請伸出您的左手。為什么不是右手呢?因為您的右手拿著手機??
這,就是您的大腦。根據下圖可以看出,這個拳頭的不同部分和三腦理論的對應關系。
通常負責控制情感與情緒的哺乳腦,在負責思考的人腦控制下(通過神經遞質)產生正向情緒,建立通往寧靜與快樂的神經通路。
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s),大腦中負責給神經系統(tǒng)傳遞信息的物質,并會建立相關的神經通路。比如在媽媽溫柔懷抱時釋放有慰藉作用的物質,讓大腦知道身處安全環(huán)境,此時孩子平靜的同時,大腦也在建立相應的神經通路。
當氣炸了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是這樣的!
什么意思呢?負責思考的人腦被“炸飛了”,此時,我們的大腦交由缺乏理性思考的哺乳腦控制,對于外界壓力和刺激展現(xiàn)出戰(zhàn)斗或逃跑的本能反應。換言之,此時的身體行為(言語、肢體)的選擇更加趨向于動物。這也正是為何我們會對氣炸了以后的行為而感到懊悔甚至羞愧,因為氣炸了后的我們,更加趨向于動物而非理性思考的人類。
前面提到了神經通路的建立,每次氣炸了以后,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在建立或者加強已有的大腦神經通路——點火與起爆之間的引信,會越來越快、越來越短。這就是為什么,在暴躁的路上會越走越遠!
怎樣才能夠避免這種情況不斷發(fā)生呢?
3. 如何防止氣炸了?
我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需要讓四根手指(人腦新皮層)緊緊按住大拇指(哺乳腦)和手腕(爬行腦)——用理性思考控制原始沖動。
怎么才能做到?波兒爸想到了下面四步:
1) 首先要做到:接納自己、愛自己。
不完美才是人生,做人就要學會接受不完美。
是人就有有喜怒哀樂,莫要重喜樂,輕哀怒。
要改變之前,先要了解進而接納自己的情緒。
氣炸了,是人之常情,不必羞愧。
2) 然后伸出左手,看著握緊的拳頭(拇指在內)
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我負責理性思考的人腦即將被炸開!但我并不想讓動物腦控制我的身體,做出讓我后悔的事情?!?/span>
此時,用四個手指輕柔的捏捏、按摩大拇指,不要太使勁哦!仔細感受大拇指與另外四指皮膚接觸的感覺,感受您的新皮層正在發(fā)送慰藉作用的神經遞質,通知邊緣系統(tǒng)現(xiàn)在很安全,不要緊張。
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我很安全,我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緒,我可以理性的思考,我的大拇指很舒服,不用炸、不用炸?!?/span>
3) 如果還不能平靜,請繼續(xù)深呼吸
這么做是為了讓神經遞質釋放有慰藉作用的化學物質。讓自己的注意力關注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清涼的空氣從鼻孔中進入,溫暖的空氣從鼻孔中呼出。
腹式呼吸更加有助于您的放松,圖示如下:
4)如果以上無效,請選擇一個神奇的咒語
如果您已經有的話,可以默念自家咒語,激發(fā)智慧。如果暫時還沒有,可以嘗試以下幾種,總有一款適合您,只為讓內心平靜。
“親生的、親生的、隨我、隨我!”
這是風靡網絡的一句魔咒,默念數(shù)遍,同時可以回憶一下孩子剛出生時的情景,和您當時的感受,這樣效果更佳!
“哈庫那馬他他(Hakuna Matata)”
源于斯瓦西里語,意思是“不用擔心”或“沒有問題”,對辛巴、蓬蓬和丁滿都很管用LOL。功效與老祖宗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類似哦!
“All is well, all is well.(知足常樂)”
能夠生而為人,就是最大的幸運。坦然接受所有的好與不好,以平常心對待人生的起伏,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度齻€傻瓜》的口頭禪,其實也很有哲理哦!
“嗡嘛呢叭咪吽??”(O? Ma?i Padme Hū?)
這是佛教中常見的六字箴言,又稱大明咒。比起其他的佛教經典或咒語,六字箴言簡單易學,用來收攝心神頗有效果。如果不知道怎么讀,可以參考一下韓紅演唱的《家鄉(xiāng)》中,最廣為傳唱的那一句。
當您感到即將被氣炸了之前,請嘗試以上的幾個方法。經過不斷的嘗試與努力,最終一定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我們的目標就是防止大腦被氣炸!
4. 學會寫情緒筆記
通過前面三節(jié),我們了解了被氣炸了的后果、原理及如何防止被氣炸。但就像孩子學習叫爸爸、媽媽一樣,我們做父母的也需要很長時間的學習和記錄,才可以掌控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一個溫柔又有規(guī)則的成長環(huán)境。
為了做到這一點,老父母們可以嘗試在被氣炸之后記錄一下當時的情況,這對自我提升和日后的反思是很有幫助的。
找一個小本子,甚至可以用手機記錄:
當時身體的感受如何?
當時心里是什么想法?
當時做出了什么行為?
此行為對改變當時的狀況有何作用?
氣炸了為你帶來了什么好處與壞處?
關于“自爆”與“炸裂”的文章波兒爸寫過幾篇了,都是花了大量時間,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總結而成。如果您深受其害,不妨找一個寧靜的下午,花上一小時細細品讀,希望能為您帶來一個好心情!
......從為什么開始(Start with Why),運用非凡模式,爭取培養(yǎng)出一個自信、愛表達、有獨立思想的孩子。
非著名的《波兒爸防自爆非凡四步》
6月22日清晨,波兒爸自爆了!......出門上幼兒園的之前,波波吃完最后一口包子,隨手就把塑料袋丟在鞋柜上,然后開始穿鞋。請注意,垃圾桶就在鞋柜邊上。這時,波兒爸的心態(tài)崩了,進入自爆狀態(tài)......
波兒爸自爆實戰(zhàn)之一《孩子老犯同樣的小錯誤怎么辦?》
......波兒爸可是有修行的人,有非凡四步護體,就是為了防止自爆。奈何,這次實在太好爆了!波兒爸把波波揪到洗手間,先把頭發(fā)清理干凈,然后把身上的膠水也擦干凈?!安ú?,爸爸很生氣!......
波兒爸自爆實戰(zhàn)之二《一瓶膠水引發(fā)的自爆事件》
......再佛系的父母,似乎也有被引爆的機會。當你這么做了,等冷靜下來后,和孩子道個歉,解釋一下自己的行為,反思一下怎么做會更好。
不吼不叫怎能“成佛”《您是不吼不叫的佛系父母嗎?》
最后,總結如下:
1. 被氣炸了,的確很難受,但要知道這是人之常情,改變之前先要接受自己的情緒;
2. 被氣炸了,是大腦真實的反應,在大腦習慣前要盡早改變;
3. 伸出您的左手,握住大拇指,深呼吸,注視著它,告訴自己憤怒其實可以一手掌握。
愿我們早日修得一顆平靜的心??
****************************************
如果我們第一次遇見,請先查看《無縫幼小銜接的經驗及文章匯總》
如果您有孩子養(yǎng)育方面的問題和疑惑,歡迎添加波兒爸WX:Mrsansheng,一同交流。請標明:小花生、xx媽媽/爸爸、孩子年齡和性別(比如:6歲男)。
微信搜素、關注“ 爸爸堂 ”公眾號(DaddyTown)查看最新原創(chuàng)文章
“ 爸爸堂 ”是一個可以書來讀的公眾號,篇篇干貨!寶貝成長,老爸作伴,一起做更好的爸爸!
公眾號后臺發(fā)送:
“爸爸堂 ”獲得波兒爸講座《幼兒養(yǎng)育的心得與實踐》
“非凡四步 ”獲得《波兒爸非凡四步》養(yǎng)娃不易嚴防自爆
“健身”獲得高清版《波波熊兒童自重健身路線圖》
“指南”獲得《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
“北體”獲得北體大發(fā)布的《學齡前兒童運動指南》
“工作重點”獲得工作中應抓牢的五個重點
“工作重點分析”獲得工作重點時間管理分析舉例
“時間表”獲得波波的暑假作息時間范例
“學習風格”獲得根據學習風格科學雞娃的方法
我用心原創(chuàng),您順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