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了一下娃這倆月背的詩,沒想到會有這么多花友留言 ??。
不少花友問怎么背?死記硬背!哈哈哈哈,當然不是。我家的方式:每天早晚5分鐘,到第三日基本可以流利背誦。進度保持一周兩首合適,周日鞏固復習,半月一小復習,一月一大復習。期間配合網(wǎng)上各古詩動畫或歌曲視頻,保持吸引力的同時有助于孩子了解詩詞本身以及詩詞背后的故事。
閑來無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背詩的趣事。
第一首詩《詠鵝》是兩歲前一個月會背的,娃生日趕在過年前幾天,為了給姥姥姥爺來個驚喜,我琢磨著背一首詩吧!于是教剛開始說短句的她背詩,詠鵝背了近一個月終于會了 ?? 。
后面半個月一首,再后面一周一首,接著一周兩首,一周三首,最后一天一首 ...... 我那個驚訝,覺得自己的娃簡直逆了天!那段時間娃把背詩當頭等大事,沒事就哇哇背,睡覺前最后一句是詩,睡醒了第一句也是詩,著了魔似的!好景不長大約背了 40 多首約四個月后,突然就不背了,沒興趣了 …… 任憑任何利誘都無動于衷,這事也就擱下了。轉(zhuǎn)眼來到了 4 歲半,幼兒園老師開始教背詩。我琢磨著這咱都背過??!一問她毫無印象,哈哈哈哈,之前養(yǎng)的一定是別人家的娃!
老師教過的得背,一首竟然背了一周才背會,打臉的是咱兩歲多背過啊!我翻出當年的視頻給她看,小東西拒不承認那個小朋友是自己,好吧!老母親轉(zhuǎn)念一想,照一周一首的速度, 100 首小學必背的也得花兩年時間背吧! 6 歲半入學,現(xiàn)在就得背起,于是新一輪的背誦再次開始。
事實是前期還算配合,沒背幾首開始抗議了:“為什么我要背?”答:“小朋友都要背,現(xiàn)在不背以后也要背的?!睅兹蘸?,小東西繼續(xù)抗議:“我問過幼兒園小朋友,他們媽媽都沒有讓背!只有你讓我背,你這樣做是不對的!”這這這 ...... 無奈之下召集了幾個和她一起玩的小伙伴媽媽們約好娃們一起背。群里每天打卡,如此一來勁頭又回來,第一個月孩子們每天爭先恐后地打卡;第二個月, 6 個小朋友只剩3人還在背;第三個月,只剩兩娃還在堅持。這一活動算是終結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好意思在群里發(fā)背詩信息,倆娃每周私下微信里背一下。
在小花生吐槽,一花友說想約我們一起背,于是有多了小花生的伴一周一首,另外一起買書的一個朋友孩子一周兩首。這樣下來一周 5 首,背什么由她們說了算,偶有重復全當鞏固復習。這樣兩個月下來也背了 32 首,要求是熟練到脫口而出。
這期間,我的感受是這一波背誦孩子開始留言詞句的意思,甚至探求背后的故事,這一點與 2 歲多時完全不同,那個時候她僅僅是死記硬背,簡單點說就是背了個音。現(xiàn)在會企圖解釋詞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要表達的情緒描繪的意境,這應該是認知能力提高帶來的改變。
反復背誦古詩詞,記憶力提升的同時中文詞匯量隨之增加。量變引起質(zhì)變,自述仿佛置身于詩中,感嘆詩詞之美,背誦也開始有了韻味感。
意欲捕鳴蟬.....媽媽,什么是“意欲”?
就是想要去做什么事情。
野徑云俱黑......媽媽,什么是“野徑”?
就是野外的小路。
媽媽,王維的《畫》意境很美。
你還知道“意境”,意境指的是什么?
就是詩人描述的內(nèi)容,在腦海里我能感受到那幅畫是什么樣子。
還有詩人太有趣了,“人來鳥不驚”鳥在畫里肯定是不會被嚇到的。這幅畫就是它的舞臺,它在展示自己的美,我們可以通過畫近距離的觀察它.....
昨天,娃背了鄭板橋的《詠雪》興致勃勃地改了一下:
一件兩件三四件,
五六七八九十件。
千件萬件無數(shù)件,
穿在身上看不見。
為什么看不見?皇帝的新衣嘛!
詩名就《皇帝的新衣》吧!??
(然后嘚瑟了一晚上)
今天,娃回來跟我說她在幼兒園和小朋友討論古詩,一個小朋友唱了《靜夜思》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夸獎,她立馬開腔唱了《古朗月行》。那小朋友接著說正在跟姥姥新學一首詩,她立馬嘚瑟最新背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小朋友們聽不懂,還給她們解釋:就是新釀的酒,表面飄著綠色的酒糟一點點的,就像綠色的小螞蟻??......這是白居易請劉十九喝酒寫的詩,劉十九是他的朋友也喜歡喝酒。另一個小朋友在這種氛圍下背誦了《出塞》。當她回來跟我講述這一切的時候,我的內(nèi)心里是激動的,在這之前恐怕很難想象幾個 5 歲不到的小朋友圍在一個桌子上閑聊,內(nèi)容居然是古詩詞 ?? 。
這應該就是文化傳承最應該的方式吧!
現(xiàn)在如果有人問:孩子什么時候開始背誦古詩詞合適?我一定會說 4 歲半到 5 歲這個年齡段最合適,隨著孩子們中文詞匯量的猛增,他們幾乎擁有了完全理解詞句的能力,在這種前提下,孩子可以并且能夠體會和感受到詩詞的美妙之處。這不是死記硬背,孩子們正在感受中文傳遞出傳統(tǒng)文化里的美。既然孩子們開始感興趣并喜歡,那么加入古詩詞吧!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