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妞已經(jīng)慢慢有越來越多的時間自己閱讀了,渣媽頗感欣慰和輕松。每天再也不用念書念到口干舌燥真是太太太爽了。渣媽現(xiàn)在主要的工作就是給娃挑書和設(shè)計布置好娃的閱讀小角落,讓孩子每天都有閱讀和學習的氛圍。(買買買也是很嗨皮的一件事情。)
進入自主閱讀階段以后,渣媽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告訴孩子用正確的方式閱讀。我們?nèi)绾螏椭麄兿硎荛喿x、理解含義、掌握詞匯、利用文本特征加深理解、綜合分析上下文的內(nèi)容、通過寫作和交流來提高閱讀能力,提升閱讀的流利度、最終發(fā)展成自信、投入、樂在其中的閱讀者。
閱讀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孩子看書的能力,更多的是要告訴孩子如何從閱讀中獲取信息,然后變成自己的東西。
所以呢,渣媽接下來會慢慢的做一些關(guān)于如何引導孩子閱讀的素材,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多多關(guān)注渣媽后續(xù)的推文哦。
今天給大家先來一波關(guān)于閱讀的基礎(chǔ)知識和概念。這些詞匯以及意義家長朋友可以和小朋友簡單的說一說,也可以拿著娃喜歡的書籍對照著來看,讓小朋友對書籍以及書里的內(nèi)容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那快來看看,今天的資源有些什么內(nèi)容吧!
首先,就是需要讓我們的小朋友知道“作者”的含義。作者,簡單來說就是寫這本書的人,一般作者的名字都會顯示在書的封面上,大家可以讓小朋友自己找找。另外,家長朋友們也可以給孩子多做一些作者的拓展介紹。
比如我們家喜歡的加古里子、畫霸王龍的宮西達也,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作者,他們的畫風奇特,一眼就能看出來是誰的作品。
去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也可以給孩子們一個思路。那就是書的作者他們是怎么開始一本書的創(chuàng)作的,說不定會給孩子們很多靈感和參考哦。
同理,我們的書里,尤其是繪本會有很多的插畫,有的書文字和繪畫是同一個作者的作品,有的則是分開的,我們在和孩子介紹的時候記得注意區(qū)分。比如《不一樣的卡梅拉》的兩個作者其實是兄弟,兩人共同創(chuàng)作了這個故事。一個負責寫故事,一個負責畫畫,正因為他們親密無間的合作才有了《不一樣的卡梅拉》。
讓孩子去挖掘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靈感,對于孩子理解故事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關(guān)于書本身的一些小知識。我們需要小朋友了解到底書是什么,書有哪些部分,我們把他們叫做什么。
家長朋友在給孩子介紹書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南葐枂?,書的封面在哪里?一般會有什么信息。書脊是什么?封底又是什么?/strong>
我們在開展一本書的閱讀之前可以帶著孩子看看封面,讓孩子先猜猜這本書的故事大概是講什么內(nèi)容。我們平常的親子閱讀中就應(yīng)該多培養(yǎng)孩子帶著問題去看書的能力。閱讀前小小的鋪墊和提問會慢慢的讓孩子學會先思考再閱讀。
翻開書之后,我們需要讓小朋友明白,哪一部分是繪畫,哪一部分是文字。文字到底是什么。在什么情況下文字可以組成詞語、詞語可以組成句子,句子可以變成小文章。
在兒童初期的閱讀中主要是圖畫內(nèi)容占主要部分,文字部分為輔。那么隨著閱讀能力的增長,后面的閱讀會文字更多,圖片更少,甚至沒有圖片,純文字。
在低幼期,我們更多的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對圖畫的理解,注意畫面的細節(jié)和整體。同時要幫助孩子把文字和圖畫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這樣有助于提升娃對字的敏感,為以后認字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我們也要告訴小朋友什么是標點符號。尤其在讓孩子大聲朗讀的時候,如何斷句以及使用什么樣的語氣都和標點符號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大家平常在親子閱讀中遇到一些問號,感嘆號之類的符號記得多夸張一些的表達情感,孩子是一定可以感受到符號和語氣、情感之間的微妙變化。
常見的一些標點符號
最后呢,我們可以給孩子科普一下閱讀的順序,通常情況下我們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不過呢,我們古代的人們讀書的順序從右到左哦。這些小常識我們在平常的親子閱讀中也可以給娃多多擴展,中文的文學常識真的就是靠平常的積累哦。
以上就是渣媽今天給大家準備的閱讀資源了,希望大家繼續(xù)關(guān)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