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普遍成年人都會有焦慮感。
一種焦慮感是因為自身。
信息大量產(chǎn)生,每天面對巨大的信息洪流,好像什么都很重要,可又不知道自己應該從哪入手。
一種焦慮感就放在了孩子身上。
孩子應該學什么,怎樣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這也是人到中年為人父母必然面對的一個大問題。
今天,我們來講講一個模型,這個模型能夠幫助我們用有限的時間明確學習領域,確定學習方向,不再茫然失措。
這是學習金字塔模型,出自《五維學習力》,本書中對我啟發(fā)最大的一塊內(nèi)容。
模型由4個模塊構成,代表4個學習方向:
做事效能、做人樂趣、自我認知和世界觀。
做事效能,是指提升自己做事效率的技能型學習。
做人樂趣有兩個要求,一是會陪伴我們終生,二是隨時給我們帶來內(nèi)在的幸福感。從樂趣里,我們恢復能量,獲得滿足。
自我認知是指更好地認識自己,同時治愈自己。
世界觀則是如何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并選擇怎樣的人生。
?
我們先從孩子說起。
如果用這個模型,孩子要學習的主要是四個方面:
首先,孩子要學會如何學習。
這是能夠幫助孩子在學校快速學習知識的根本方法。很多時候我們讓孩子去上輔導班,學更多難題、偏題,其實是在走一條偏狹的路,學更多的知識,并不代表孩子更會學習,盡管孩子學會了很多偏題難題,但他也終會遇到自己不會的題目,面對自己沒有學過的題目,他能否用正確的方法去處理,有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才是我們需要去關注的。
比起學很多東西,讓孩子學會學習,才是真正要陪著孩子學的一項重大能力,掌握了這個,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學習。
勤奮很好,但有效率和方法地學習,能極大地減少低水平的努力,從而更好地安排時間。
在這個領域里,學會學習>學很多知識。
其次,孩子需要有內(nèi)在的興趣。
這個興趣更多體現(xiàn)在,孩子能在這種興趣里放松自己,享受快樂。
所以,這必須是孩子的真興趣,而非假興趣。是孩子能樂在其中的事情。
在這個領域里,興趣>興趣班。
第三,孩子需要學習的是認知自己。
這里包括孩子認知自己的優(yōu)勢,同時認知自己的不足。
優(yōu)勢可以是學習習慣,也可以是性格因素等。
而不足可能在于情緒管理、人際關系、專注力等方面的缺陷。
如果孩子情緒方面存在問題,或者不擅長和別人相處,我們需要幫助孩子來慢慢地提升這一部分的能力。
這些東西也許在很多父母看來并不重要,實際上卻能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在這個領域里,認識自我>被人認可。
第四,是世界觀。
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的大功課。
這一方面,可以通過閱讀來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同時,也可以通過體驗去拓展新知。
在這個領域里,拓展認知>時間排滿。
一個認識到世界的豐富性的孩子,一個能正確認知自己的孩子,一個會學習的孩子,一個有著自己真正興趣的孩子,無論在什么樣的階段,都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
?
說完孩子,其實大人的道理也是如此。
我們要確定自己的效能學習的內(nèi)容,集中精力去找當下用得最多的,最能給自己產(chǎn)生價值的技能去學習。比如銷售員學習銷售技巧,管理層學習時間管理談判能力等,明確自己在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設定目標去學習,會比盲目的學東學西更有效果。
除了做事,我們也要學會享受生活,這就需要找到自己的興趣,不是躺在沙發(fā)上葛優(yōu)癱,也不是玩命追劇,這些行為雖然能帶來一時的快樂,但結束的時候你只會感到時間被消磨,從而更加無趣。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每天花點時間去培養(yǎng)。喜歡花的可以養(yǎng)點花,愛看書的手邊常備一本書,自己的快樂只有自己知道,就夠了。
當你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里,滿身的壓力和疲憊一掃而空的時候,那時候的你,不再是個工具人,而是成為了真正的自己。
認知自己,也是人終生要面對的問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經(jīng)常的反省能幫助我們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和認知。
當然,也可以請你認為很智慧的朋友來對你進行評價。
或者是你認為自己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在生活中慢慢地去做到。
世界觀這一層對于很多人來說太玄,而且似乎也沒什么用處。實際上,如果你打開了自己的眼界,發(fā)現(xiàn)世界和你原來想的不一樣,你的行為自然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轉變,同時也會對你的育兒觀念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比如如果認知到孩子生活的時代是一個與我們迥然的世界,也許我們不會執(zhí)著于用自己的經(jīng)驗去要求孩子聽從命令。
我們總是在不停地追求新的知識,但事實上,如果能夠學到好的真正有用的知識,并將其付諸實踐,這才是真的對我們有幫助的知識。
?
找到能幫助自己更好學習/工作的方法。
找到讓自己更快樂的事情。
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
不斷調整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這樣的學習,這樣的人生,每個人都值得擁有。
你,給孩子學的太多,還是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