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兩歲半以后,會開始問我們要自己想買的東西。有時候是吃的,有時候是玩具。
每次去購物,她也知道要付錢才能買東西。但對錢多錢少的概念,還不能理解。比如前段時間,我?guī)龜[了一次攤,把二手書籍和玩具拿出去售賣,別人問她,這本書多少錢?有的她說“五元錢”,有的就會說“四百錢”。
那么財商培養(yǎng),是否要等到孩子對數(shù)字熟悉之后?零用錢怎么給比較好?使用規(guī)則應(yīng)該如何定?
帶著這些問題,最近我也看了一些關(guān)于兒童財商的資料,以下這篇分享內(nèi)容,來自正面管教講師付立平,其中她提到的方法和零用錢使用注意事項,很值得關(guān)注:
先來看一個例子:
今年8歲的牛牛,從5歲開始享受每個月50塊餞的零用錢,平時如果幫忙掃地、擦桌子、取牛奶、澆花等,還會再得到相應(yīng)的報酬。三年下來,牛牛居然也枳攢了一筆不算少的資金??墒?,牛牛媽媽最近越來越覺得焦慮。
先是牛牛的奶奶感冒發(fā)燒,臥床休息的奶奶請牛牛幫忙端了杯熱水喝。誰料想,牛牛扭身就去找牛媽要錢,因為他給奶奶端水了。
牛媽不高興地告訴牛牛,奶奶平時辛辛苦苦地照料牛牛,接送上學放學還要買菜做飯,給奶奶端杯水是應(yīng)該為老人做的,怎么能為這么點兒事要錢呢?牛牛卻非常在乎地問:端水也是勞動,憑什么不給報酬呢?
牛牛爸爸在客廳修理開關(guān)的時候,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玻璃杯,破璃杯碎了,里面的牛奶灑了一桌子一地。忙得抽不出身的爸爸喊牛牛來幫忙,牛牛倒是幫著掃地清理碎玻璃、擦桌又擦地,但是完事兒就跟牛爸要三份工錢,因為他干了三樣活兒。
牛爸和牛媽很焦心,之前擔心孩子受幾乎從不談錢論價的中國文化的影響,可是孩子現(xiàn)在知道錢了,卻更注重錢,凡事幾都用錢來銜量計算,有了錢卻變成了自私自利的人,這可怎么辦?
零用錢到底該不該給孩子?什么時候開始給?該限制孩子的零用餞嗎?該鼓勵孩子把錢存起來嗎?應(yīng)該把零用餞拿來當表現(xiàn)良好的獎勵嗎?應(yīng)該作為做家務(wù)的酬勞嗎…
財商教育已經(jīng)成為一門必修課,財商對孩子意味著未來幸福生活的能力,會用零用錢的孩子更自信。
但是像上面例子中的牛牛,認識了錢卻凡事用錢來衡量,父母給了孩子金錢,卻不知該如何正確的進行金錢教育,讓錢變了味。
不用回避錢,也不用給孩子太多的零用錢,懂得控制消費及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才是給零用錢的最大意義。
那么,如何給孩子零用錢?
1、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也就是3歲左右,就可以給零用錢;
2、給孩子零用錢的數(shù)量要和同齡孩子水平相當,并且隨著年齡增長有所增加;
3、教會孩子用儲蓄、花銷和捐贈三個分類管理自己的零花錢;
4、將零花錢的管理與使用,讓孩子從小學習獨立自主,有健康的消費體驗和價值觀,這是每個孩子都要的一次“財商啟蒙”。
如何使用零用錢?
遵循五個原則:
發(fā)放要定時定量
一起討論和規(guī)劃
父母盡量不限制
列購物清單
學會記賬
此外,除了讓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錢,還可以邀請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來,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幫忙記錄一天的家庭消費,然后嘗試對家庭支出做出合理的具體分析,增強孩子在家庭中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你對零用錢的使用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分享。也歡迎關(guān)注我的公眾號“原來是張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