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寫文章記錄,認識了很多低幼寶寶的家長,很開心認識這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相學習,交流經(jīng)驗。
我家孩子前幾天剛剛滿3周歲,現(xiàn)在的英語水平也僅限于會唱幾首英文歌,會讀幾本英文繪本,偶爾輸出英文單詞和句子,喜歡英文不排斥。絕不是牛娃水準。
我也僅僅是個喜歡陪孩子啟蒙英文,喜歡試課、買課,在啟蒙路上摸石頭過河的普通家長。
我的經(jīng)驗和分享,都是平時帶娃的感悟,反思到不足的地方寫下來,希望大家啟蒙路上能繞開這個彎路,覺得不錯的地方寫下來,自己高興一下,也希望能拋磚引玉,為大家的啟蒙提供一點思路。
真心感謝大家的信任和關注。
最近有幾位低幼寶寶的家長加了我,和我聊到啟蒙上的一些困惑。這些困惑也曾困擾我很久,我今天總結一下,一起記錄下來,也歡迎大家能多分享自己的心得,留言互動。
1、英語啟蒙越早越好嗎?會不會影響母語學習?
在給孩子啟蒙初期,我看了很多啟蒙方面的書,總的來說,對開始啟蒙的年齡,基本分為兩派:0歲開始和3歲以后再開始。
0歲開始的理論是,孩子有辨音的能力,從小兩套語言系統(tǒng)的輸入,能讓孩子從小“習得”英語,而不是像我們大人這樣作為第二語言來學習。這種習得,讓孩子學習英語更輕松自然。
3歲開始學習的理論是,我們沒有英文環(huán)境,所以在母語環(huán)境下,還是應該先學習中文,等中文基礎穩(wěn)固了,再學習第二語言。
我個人認同并實踐了第一種觀點,從小啟蒙英語。
我認為語言的學習需要漫長的積累,從小開始學,益處總是大于弊端的。而且畢竟我們生活在本土,中文的大環(huán)境下,啟蒙的這些英文量,根本達不到讓孩子混淆的程度。如果家里是雙語環(huán)境,比如父母一方是外國人,只說外語,才值得擔心一下是否會混淆的問題。
所以從孩子半歲左右開始,我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聽英文兒歌(經(jīng)典兒歌,以super simple songs居多);
1歲左右買了嘰里呱啦的萌芽路線課程,每周堅持看一兩節(jié),同時在閱讀上加入了分級讀物(分級推薦點擊這里);
2歲左右,我陪孩子開始上嘰里呱啦的L0階段課程,到目前3歲,上完了L0+L1階段。閱讀方面,每天堅持讀分級讀物和英文繪本。
2歲半以后,開始加入一些英文動畫,每次20分鐘,每天總時長不超過40分鐘,目前比較喜歡的有super simple songs的兒歌視頻、藍色小考拉、maisy系列。
我家孩子開口說中文、英文的時間差不多,1歲左右。中英文混淆沒有發(fā)生過。至于是否因為英文的學習,而導致中文也開口晚,因為只有一個娃,沒有參考,確實沒法對比。
我身邊也有朋友是從孩子3歲開始啟蒙英語的,開始時比較艱難,因為孩子母語強勢,很排斥英文。從這點上說,從小啟蒙英語,至少孩子對待英文態(tài)度上是比較積極的。
綜上,不管是你想把孩子打造成原版娃,還是只希望孩子以后在英語學習上少費些力,早點啟蒙,都沒有什么壞處。
2、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
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不用翻譯。但我覺得我們也不用太過較真,在我實踐的過程中,在2歲以前,我給孩子讀英文書和繪本,從沒有翻譯過。但2歲以后,孩子會偶爾問我,這個是什么意思,我就會給她用中文解釋。
另外,從書的角度來說,低級別的分級讀物,比如raz aa和a、海尼曼gk,基本上書上的句子和圖片是完全對應的,所以這種就根本不需要翻譯。但像繪本、有故事情節(jié)的英文書,可以翻譯給孩子聽。
具體可以參考汪培珽的方法:給孩子讀書的前三遍,可以對照著翻譯,讀一句,翻譯一句。三次以后,孩子基本明白這本書的意思了,以后就全英文讀,不需要翻譯。
3、磨耳朵應該怎么操作?只放音頻可以嗎?
現(xiàn)在我們擁有的資源太多了,給孩子聽什么,選擇太多。啟蒙初期,我就犯了這樣的錯誤,今天聽這個歌單,明天覺得這個資源也不錯,又改聽這個。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些英文兒歌充其量算是音樂啟蒙吧。
我家孩子現(xiàn)在會唱的幾首英文歌,主要是我經(jīng)常唱給她聽的,以及嘰里呱啦L0階段“早間兒歌”欄目里,她很喜歡的幾首。
這些輸入都有不斷重復的特點。比如我每天晚上哄睡會唱,她天天聽,嘰里呱啦早間兒歌,曾經(jīng)有兩三個月的時間,每天都聽,只聽這個欄目里的20多首,然后自然而然就會了。
所以對于低幼寶寶,我建議歌單,或者說聽力資源不要復雜,最好一周就聽三五首,循環(huán)播放就夠了。有能力的話,邊唱邊和寶寶互動,是最好不過了。
今天就先說這么幾個問題,后續(xù)再補充其他,也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