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習階段來臨,如何提升孩子的勝任力

2016
2007
2022-7-27 23:41 原創(chuàng) · 圖片11

秋季,我將應(yīng)邀在西安合一心理做兩次講座,這是為其中一次準備的精華版講稿。

整理完之后感覺好枯燥,希望能看到大家一點兒反饋

圖片

很多家長、孩子都有一個共同感受:一旦升入初中,時間過得特別快。這可能跟每三年都上一個臺階有關(guān)。

圖片

其實,長達六年的小學大致也可以看作兩個階段——1~2年級的低段,3~6年級的中高段。

甚至在我小時候,讀到三年級更換了全部主課老師,很有儀式感地上了新臺階。

令我們不安的是,幾乎每個階段都會出現(xiàn)新的“分化”——原來學習不好的孩子成績上來了,曾經(jīng)領(lǐng)先的孩子卻失去了優(yōu)勢。

孩子能不能順利度過這些坎兒?我們又能幫到孩子什么呢?

當孩子面對新的學習階段時,到底是哪些內(nèi)在因素產(chǎn)生了影響?我嘗試把它們畫了出來:

圖片

硬實力:比較“硬核”、可以通過測驗來評估的因素,包括無法回避的智力因素跟過往知識的積累。

幼升小銜接班、物理和化學預科班等等大行其道,說穿了都是為了幫孩子提前儲備知識。

軟實力:盡管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很難測評,卻對孩子未來的成績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孩子通過考試進入新的學習階段,就表明在入學這一刻“硬實力”是過關(guān)的,然而由于軟實力不同,三四年之后就會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水平。

可增長性:越往高段走,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意愿就越重要,此外也不能忽視思維能力對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造成的影響。

有的孩子成績好是因為家長抓得緊,貌似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實則只是緣于“慣性”。

這樣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又遭遇新的學習階段時,很容易轉(zhuǎn)而叛逆,逃避學習,甚至厭惡學習。

這也是我把家長納入內(nèi)部影響因素的原因。

如果孩子碰到虎爸或虎媽,跟碰到佛系的爸媽,大概率上在學習的最初階段會呈現(xiàn)出非常不一樣的狀態(tài)。

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更多地體現(xiàn)在學習狀態(tài)上,而很難有太多直接指導。

畫完“學習力勝任模型”之后,我冒出了這樣幾個想法:

早期啟蒙的作用是多維度的,其中知識的部分孩子終究會學會,早一天、晚一天區(qū)別并不大;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更重要。

孩子貌似是對新的學習階段適應(yīng)不良,實則是在前一個學習階段有未完成的成長課題,比如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是無意識地學習還是有意識地學習(不斷覺察和優(yōu)化學習方法),是導致成績分化的至關(guān)重要因素。

因此,我又增加了一部分:

圖片

不僅學生,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不斷改進認知與思考的方法,并獲得了富有延展性的終生學習能力。

網(wǎng)絡(luò)上流傳著一個很火的勵志公式,還有許多培訓班把它貼在墻上,像這樣:

圖片

它的邏輯是:每天多做0.01,如果持續(xù)一整年,就變成1.01的365次方,也就是37.78;每天少做0.01,如果持續(xù)一整年,就變成0.99的365次方,也就是0.025。

這個公式用到了“復利”算法,卻有一個極大的Bug:沒有誰能夠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0.01。

很簡單,倘若如此,意味著元旦學習1.01小時,而12月31號則要學習37.78小時。

這怎么可能?

現(xiàn)實中,許多學子就是在這條路上被暴擊的:小學9點寫完作業(yè),初中11點寫完,讀高中就沒有在12點之前睡過覺,然并卵,依然考不過學霸。

圖片

勤奮的確很重要,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影響學習的其他因素。比如,有沒有可能把公式中的“學習時間”變成“學習能力”?

或許因為兼做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詢的緣故,我常常會想起一些極端的案例。

有的孩子原本很優(yōu)秀,可是在新的學習階段卻變得灰心喪氣,甚至拒絕去學校。不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新節(jié)奏很正常,倘若孩子因此失常,被影響的就是終生幸福。

因此,新階段不光考驗孩子的學習勝任力,更考驗一個孩子的韌性。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這樣做:

01.穩(wěn)定的評價

如果我們看到孩子考得好就喜形于色,看到老師在群里點名批評就火冒三丈,孩子就會非常依賴外部評價,很難建立對自我能力的穩(wěn)定認知。

02.看到學習之外

學習并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任務(wù),成績也不是預測一個人未來成就的唯一指標。

因此,我們需要珍視并鼓勵孩子發(fā)展學習之外的能力,幫助孩子看到“立體”的自己。

03.誠實

我們并不缺“態(tài)度”,缺的是誠實。

我們常常跟孩子表態(tài)說,“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行”,“剛開始不適應(yīng)沒關(guān)系的”,“碰到困難不怕,只要努力就能克服”。事實上,我們不知道孩子面臨的是什么,不知道Ta行不行。我們很擔心。

只有我們放下假面,跟孩子坦誠我們的焦慮和心疼,孩子才能放下包袱,面對內(nèi)心的擔憂、害怕。

倘若我們咬緊牙關(guān)扮演勵志媽媽,一味強調(diào)信任和努力,孩子潛意識里就會希望父母能降低對Ta的期望,不停地講有多難、狀況有多糟,或者干脆抵觸地一言不發(fā)。

使我們獲得前行力量的不是前方不可怕,而是有人懂我們、愿意陪我們。


閱讀原文 回應(yīng)6 舉報
贊10
收藏15
3年前
終于看見坐標西安的花友了??
3年前
內(nèi)容沒看夠,希望多分享一些。感謝分享。
3年前
Leo殼 終于看見坐標西安的花友了??
握爪~
3年前
進擊的羅賓漢 內(nèi)容沒看夠,希望多分享一些。感謝分享。
謝謝您的反饋,會慢慢寫一些
3年前
教畫圖的粟米 握爪~
可以加你vx嗎?你寫的文章都很喜歡
3年前
Leo殼 可以加你vx嗎?你寫的文章都很喜歡
好呀~Millet_zx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教畫圖的粟米
教畫圖的粟米
2016
2007
作者熱門日志
我這樣用思維導圖教孩子深度閱讀  贊201 · 收藏1052 · 評論40
語文預習,你用思維導圖嗎?  贊142 · 收藏790 · 評論32
我用碎片時間教女兒學加州語文  贊110 · 收藏530 · 評論52
我用思維導圖教女兒學習科學  贊113 · 收藏503 · 評論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