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堅定地不擇校,但我們不能不升學啊。如果說擇校是一種我們可以主動選擇參與或者不參與的事情,升學就是一種由不得你指手畫腳自行其是的事情。我們大多數(shù)不會不讓孩子升學,除非你有能力有時間有心情有熱情自己教。我不是鄭淵潔,可能也沒幾個人有勇氣做鄭淵潔。我還是得把孩子送到人群里去,送到和她同齡的孩子中去,送到學校里去,學知識是一方面,融入社會則是另外一方面,她應該生活在學校的環(huán)境里,和同齡人在一起。
于是,問題來了。 我們陰差陽錯地買來的房子變成學區(qū)房的大餡餅,給我們帶來了利好。我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升入大家趨之若鶩地初中。我們不必再經(jīng)歷門路與金錢的考驗,更不必再經(jīng)歷等待的煎熬,我起初以為我們完全可以悠哉悠哉高枕無憂。
我又錯了。
先是五年級暑假的一場大雨,家里來了一個在我家附近補課的小姐姐。是孩兒爸好哥們兒的閨女,初二升初三,我們五年升六年。小姑娘假期補課下課,老爹被雨攔在半路,囑咐孩兒爸去給閨女先接到我家,等他晚些來接。兩個丫頭一起玩兒過,就聽大的對小的說,你就開心吧。上了初中就是我現(xiàn)在的生活。補課,補課,沒完沒了的補課。你現(xiàn)在逍遙欠下的債,早晚都會還的。小的聽得一頭霧水。我也似懂非懂。丫頭晚上特別想在我家住,可是爹媽都不干,聽電話里的意思,還有許多的功課要住。看著丫頭戀戀不舍離開的樣子,我和孩子也是悵然若失。殊不知,一張大網(wǎng)正兜頭罩過來,躲不開,也逃不掉。
六年級開始,班上最明顯的是,下午班上大概會缺席十幾二十幾個同學,還有些同學已經(jīng)像休學一樣,不在班級出現(xiàn),五年級下學期班上考某才初中的孩子聽說都鎩羽而歸,全軍覆沒,其實也正常,能考上的孩子除了刻苦學習,多少也要有些天分和毅力。但沒人放棄,開學暫短地回來待了幾天,又會某橋機構(gòu)繼續(xù)學習,等待六年級恩科再開,也許還有機會。很理解他們的心理,如果是我,大概也會這么做吧。 人一旦選擇了某條路,多數(shù)都會堅持著走下去,也都有堅持走下去的理由,至于對錯、成敗,最后還是等待著某個結(jié)果去判定。都是來路,不曉得歸途。
留守兒童們,少年不識愁滋味,但留守兒童的家長群已經(jīng)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了。
我開始接到同班同學家長的電話:孩子上學,你怎么打算的?都說初中不補課不行啊,知道哪家輔導做得好嗎?聽說某中數(shù)學某老師,語文某老師,英語某老師不錯啊,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他們? 這樣的信息越來越多,這樣的交談越來越多,在六年級下學期,已經(jīng)到了三人說虎的時候,你不信也得信,你不聽也得聽。你必須行動起來,必須給孩子找一個班,不然這事兒沒完!
后來我開始更為頻繁地接到各種輔導機構(gòu)的電話:您是***同學的家長么?我們是某某機構(gòu),我們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有試聽課,歡迎您帶孩子來試聽。。。這些電話或聲音甜美,或聲音急促,或熱情洋溢,或理性冷靜,但內(nèi)容都是一種。我們有班有課有老師,你有一個需要補課的適齡孩子。
是的。我有一個孩子。她在家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讀喜歡的書,寫喜歡的故事,聽她喜歡的音樂,畫她喜歡的畫兒,玩兒她喜歡的玩具,有她自己的興趣,但她就快要上中學了。于是,很多相關不相關的人都來拉扯她,每一個聲音都充滿善意和關切,仿佛全世界只有我們這一對兒父母在耽誤她的人生。 在最初的關切中,我產(chǎn)生了一種惶然的心情,真怕自己就此耽誤了眼前的這個姑娘。
有一通電話打來,那種了解和關切讓我印象深刻,但電話那頭的聲音卻引起了我的懷疑,她不但知道孩子的名字,還知道班上其他同學的名字,甚至了解誰誰誰的爸爸,誰誰誰的媽媽這樣的細節(jié),對班上的成績也說得頭頭是道。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熟捻,我恍然大悟,這補課的推廣工作看來是深入肌理的。有人出賣了我們的資料。
起先一定是需求形成市場,但此后就是各種機構(gòu)的競爭和對生源的搶奪,我們是可貴的生源啊。我開始學會拒絕。但心里也越來越惶恐。幾乎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孩子都被卷入了這個巨大的補課潮,我們能獨善其身么? 在未來的升學中,我們的初階能否跟得上已經(jīng)提前學習達到中階或者高階的孩子,我敢不敢冒這個險?
我猶豫不決。要好的幾個家長,在意見交換中,都在尋找著補課機構(gòu)。不同的生活區(qū)域,不同的生活時間,不同的家庭結(jié)構(gòu),很難統(tǒng)一時間統(tǒng)一行動。 我需要為她選擇,要不要補課?去哪里補課?補什么課,又找誰補課?
孩子們已經(jīng)感受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孩子在學校里也在議論父母們口中可怕的初中生活。當我問小丫,要不要參加某機構(gòu)的免費測試,小丫憂心忡忡地說:就是考試嗎?要上課么?我可不可以不去上課?
我深吸了一口氣,告訴她:咱們?nèi)タ家豢?,看看咱們和大家站在一起,大概會在什么位置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F(xiàn)在還沒法決定呢。如果我們真的差了很多,補習一下也應當。但如果我們還可以,那就說明我們前面沒白玩兒,還可以繼續(xù)玩兒下去。 孩子同意去考試,也有一些小緊張,我告訴她,沒關系,放松考就好,無壓力,也無負擔,就是看看自己在一眾人等中,大概是個什么水平。
這個機構(gòu)在學校附近,號稱有某中老師的師資資源。水平測試也是為了入學按成績分班教學。這是我們最近接觸初中的補課機構(gòu)。他們的宣傳力度很大,廣告上說,測試前三名,暑假全科免費。
孩子在旁邊的教室考試,機構(gòu)給送考的家長在一旁的教室洗腦。要補課,所有的人都在奔跑,你的行走就是一種落后。一旦落后,就不容易追趕。我們有最好的師資,都是某中在職老師,了解中考體系,都是教學名師。下面幾個家長交換了眼神,貌似他們就是沖著某某數(shù)學老師和語文老師來的。機構(gòu)老師接下來開始講各種班型,講各種老師的搭配。講報名單科學費,全科學費,全科有多少優(yōu)惠,單科就沒有。最好的班型必須全科報名??纪暝?,老師就批卷子,現(xiàn)場根據(jù)成績報名,當天報名再優(yōu)惠。。。
我已經(jīng)聽得頭昏腦脹,一心想著等丫頭考完,趕緊離開。我不喜歡這個機構(gòu),這個上課地點在一個高層建筑的三四樓處,只有一個入口,沒看到消防通道,不夠安全。教室倒是很大,能做許多學生。
一個老師,許多學生。我下意識地算了一下學費。
結(jié)束時的場面,混亂得很。家長們大概都準備好了錢,一窩蜂地去報名,場面火爆地好像商場的搶購。有個小老師好像在喊某某家長,可是根本聽不清,應該是有三個幸運兒吧。我只想找到我的小丫,我們趕緊逃離這里,趕緊回家。 路上,小丫說,媽媽,一同考試的同學,都是剛剛考完某才的,他們都補了那么長時間的課。和他們一起考試,我估計沒啥優(yōu)勢。 沒事,沒事。明天媽媽去問問成績。咱們沒補課,考成啥樣,都正常。
我們擁抱了彼此。我心里感到一絲沉重。有些東西,不知不覺地就壓在了我們的心上。 第二天,沒等我打電話,機構(gòu)的電話打了過來。恭喜我,得到了一筆優(yōu)惠券。我呵呵呵了一下,電話里的女聲頓了一下,又說,您的孩子獲得了我們機構(gòu)暑假免費學習的機會。我啊了一下。請您下午來機構(gòu)一趟,進行登記。 大雨點兒,大餡餅兒又落到我的頭上了么? 小丫有些悵然若失,這個結(jié)果是她和我都沒想到。理想的結(jié)果,但是卻要出去上課。有些矛盾,但又說不上哪里不對勁兒。反正,高興不起來。
那個暑假,小丫在這次考試之后,獲得了免費學習的機會,但她聽了機構(gòu)幾個老師的課以后,自選了一節(jié)數(shù)學一節(jié)語文。英語棄掉。開學以后的正課,和學校老師的講課比對了一下,感覺大同小異。該機構(gòu)沒有留住小丫這個學員。她覺得學校老師講得足夠用。而且這個機構(gòu)要求捆綁全科的上法也不符合我們就想上上數(shù)學的需求。自此分道揚鑣。
不管怎么說,這一次考試極大增加了小丫的自信心。這個內(nèi)向的孩子,在初一的考試中進入了開掛模式。接受,磨合,適應。周考、月考、期中考,模擬考,期末考,考試是初中生活的一種。沒什么大不了。
開學的頭半學期沒補課,后來去了某思,覺得年輕的數(shù)學老師和講解的內(nèi)容與難度比較對胃口,延續(xù)至今。某思的補課一旦開始,就進入一個欲罷不能的境地。黏性很大。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只是經(jīng)歷一次小升初的升學,沒有去參加激烈的競爭選拔性考試,因為有學區(qū)房,可以順利地進入某區(qū)的重點初中。但我們依然逃不掉補課,逃不掉越來越扼住你的咽喉的學習和考試。這個鎖扣套在脖子上,越掙扎套得越緊。小升初只是一個階段,能有決定人生的高度么?我不這么覺得,但大概有人這么想……
我們的遭遇和許多焦灼過的父母沒法比,我們有著許多幸運,這些我們以為的幸運,可能在一些不斷追求進步要求孩子的家長看來微不足道,甚至覺得是不思進取。所以,我們只能自顧自地盡可能保持平靜的生活。但是,即便如此,生活中有許多的漩渦會波及到你,會席卷到你,讓你不由自主,身不由己的卷進去。這就是所謂的時代大潮么?孩子們也一樣躲不開,逃不掉,時代與命運已經(jīng)裹挾著他們走在這樣的路上。國內(nèi)也好,國外也好,走到哪里,都需要孩子們?nèi)ミm應一種生活,掌握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掌握,說得輕巧,但做起來,無不是付出百倍的努力,堅持的結(jié)果。
堅持的除了學習本身,還有些什么呢?你可以告訴自己,也告訴孩子么?我們知道我們在堅持的是什么嗎?難道僅僅是堅持督促他們堅持學習么?學習究竟是為了什么呢?僅僅是為了靠上中外名校么?如果考不上呢?
偶然聽見某個節(jié)目在說“初心”,說得很動聽。但是這樣一番惟中考高考是為學習中心的孩子們,他們會有初心么?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堅持和保護自己心中的小火苗。可是沒有初心,又哪來的人生動力,又哪來的堅持呢?連自我的興趣和理想都迷茫模糊的人,何談家國情懷呢?
我想多了么?我是母親,我有個孩子,有個小家庭。但這個國家有許許多多個母親,許許多多的小家庭。孩子愛母親,但不愛每天催逼作業(yè)的母親,母親愛孩子,但可以不愛寫作業(yè)費勁的孩子么?不能啊,無論他或者她怎樣,你都會無條件的愛他,因為是母親。
我和青春期的孩子最近仍然常有沖突,日漸緊張的學習,日漸繃緊的氣氛,日漸增多的課程,日漸焦慮的老師,我已經(jīng)感覺到中考的氣氛,還有一年半,又將面臨升學。這一次倒是公平,不再需要我為她抵擋風雨,替她選擇。這一次要靠她自己考場征戰(zhàn),一較高下。
既期待,又有些害怕的未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