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娃三歲之前一直都是野蠻生長,沒有閱讀,沒有認字,沒有任何的益智類游戲。
進入幼兒園做做游戲,玩玩手工,培養(yǎng)培養(yǎng)生活的自理能力。
??便簽紙上的識字初體驗
記得三歲那年冬天奶奶回老家,姥姥過來帶娃,從小區(qū)玩回來特別羨慕地說:“誰誰家的孩子認識好多字啦!你們怎么也不讓孩子識字?”那時候的我和娃爸覺得也沒什么,因為沒有育兒經(jīng)驗,總覺得學(xué)校老師會教,也沒當回事兒。
誰知姥姥是個行動派,第二天下班到家,看到姥姥拿出一堆五顏六色的便簽紙,每張紙上面寫一個漢字。姥姥拿出一張寫著“上”的字,問寶寶是什么字。寶寶答不出,姥姥就指指上面,寶寶就說上。遇到吃字,姥姥就指指嘴.......就這樣寶寶和姥姥開始了指一指,猜一猜的便簽紙識字體驗。
當然這次體驗隨著三個月后姥姥回家而告一段落,寶寶最終記住幾個字或許只有姥姥知道吧(瞧瞧我們這不著調(diào)的爸媽)!
??識字敏感期來臨,到處都是“字寶寶”
四歲中班的時候,幼兒園開始教識字,要求家長從家中的報紙、包裝紙。。。。等東西上剪下一個字讓孩子學(xué)習(xí),第二天帶到幼兒園張貼。這就是帶“字寶寶”的游戲。
不知道是識字敏感期到了,還是幼兒園學(xué)習(xí)識字開始有了興趣,從此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寶寶都特別喜歡問字、讀字。
超市里,不斷地讀出自己認識的字:牛奶、小米、蘋果......遇到不認識的就會問這是什么字?
車站牌,也會讀:北、南、西、大等等,具體地名不認識就會不停問家長。
記得有次坐地鐵,看到有一個人提了一盒柴雞蛋,他一直盯著盒子,從上到下,把上面的字讀個遍,從品牌到廣告語,還不停背誦,直到背過為止。??
??從字寶寶到自主閱讀
四歲半的時候,我關(guān)注了很多閱讀推廣的公眾號,開始給孩子買書,讀書。
每天晚上我們都會讀一本或兩本繪本,也會引用繪本中的故事改編成小游戲或者小表演劇,一家三口表演起來。
就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問字、讀字、閱讀積累,寶寶慢慢地愛上讀書,在小學(xué)一年級入學(xué)前已經(jīng)能自主閱讀書籍??!
這就是我家寶寶從便簽紙到日常生活中讀字寶寶,潛移默化學(xué)識字,養(yǎng)成自主閱讀好習(xí)慣的故事!
其實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來育兒的素材,只要充分利用都會發(fā)揮很大的作用,從生活中得來的經(jīng)驗知識是最牢固堅不可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