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前些天,就“讀RAZ,用紙質書還是App”的話題發(fā)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今天收到了小溪的邀請,很榮幸,上來寫一寫。
一、孩子的基本情況。
公立學校三年級,是剛好趕上這一批人教版英語教材改版的娃,0基礎從一年級(十月份左右)開始讀RAZ,目前讀到J級別。
論速度,我們是很慢的。寒暑假、節(jié)假日,我們每天刷二到三本。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對孩子的要求是上學的時候每天刷一本,節(jié)假日每天刷兩本。因為語文和數(shù)學也需要花時間。
以前我看花友的帖子,覺得特別牛。我也曾經(jīng)為孩子一天刷不了幾本而焦慮過。但是后來我看到一句話:我們養(yǎng)的是孩子,不是天貓精靈。然后我轉變了思路,哪怕一天學好一本,一年堅持下來,也能學完365本,跨過四個級別。四個級別,這在很多人看來已經(jīng)是個天文數(shù)字了。于是去年,我真的堅持用小花生記錄了閱讀數(shù)據(jù),孩子閱讀了354天,英文閱讀573本。這些已讀書目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經(jīng)由APP完成閱讀打卡的。
二、什么情況下開始用的APP。
娃上一年級時,我通過小花生上的英語啟蒙帖子了解到大名鼎鼎的RAZ分級閱讀,也知道了ABC reading 這款APP。
我下載試用了一下,感覺對于一年級的孩子,它用動畫形式給出的四個練習環(huán)節(jié)“聽繪本”“學單詞”“讀繪本”“練繪本”基本覆蓋到了聽說讀的板塊,感覺比媽媽牌的“放錄音—領讀—引導跟讀—簡單講解單詞—根據(jù)畫面問一些問題”的流程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根據(jù)觀察,我發(fā)現(xiàn)如果是我自己講,一開始,孩子的注意力還是比較集中的,但如果多讀、多講了幾本,或者多問了幾個問題,孩子的注意力就明顯不集中了。反而是ABC Reading這種類似于看動畫片的形式,孩子喜歡看,一環(huán)一環(huán)下來,讀完一本書也很快,初期基本十分鐘搞定了。所以試用之后沒幾天,我就趁十一的活動買了,從AA級別的第一本開始帶孩子讀起來。
三、遇到的問題。
初始級別的文本特別簡單,孩子按照APP的設置,過掉四個環(huán)節(jié),我沒有讓他復習,每讀完一本,就直接往前了。在APP上讀到C級別時,孩子明顯覺得句子難了起來,讀的不順利,出現(xiàn)了畏難情緒。當時看著孩子讀不好發(fā)脾氣哭鼻子,光安慰也沒有用的時候,我也很著急。后來想了想,還是把AA-C級別的紙質書買齊了。
我家娃在C、D這兩個級別上,APP的打卡總共出現(xiàn)過大約半年的空檔。這半年的時間,我給他加了牛津樹,以牛津樹為主,搭配著回顧RAZ從AA級別開始的紙質書。大約讀到牛津樹三的時候,轉過頭來繼續(xù)回到RAZ上,就比較順利了。所以這也是唯一的一次大空檔。后續(xù)在F、G級別這些花友反饋比較容易卡殼的級別上,一直到目前J級別,孩子沒有出現(xiàn)過嚴重的卡殼。
四、不同階段APP和紙質書搭配的使用方法。
說在前面:我個人覺得,沒有哪一款APP用上去,是完全可以讓家長放手的。就像哪怕是給孩子報了培訓班,家長還是需要監(jiān)督學習效果,是一樣的道理。我覺得APP能解放媽媽或者爸爸的一部分時間,甚至是一大部分時間,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ABC Reading 算是做到了這一點。
因為APP里面有領讀,而且單詞跟讀、文章自讀、文章后面的幾個題目都自帶打分,我覺得是幫助省媽的。對我來講,我現(xiàn)在的工作就是借助紙質書,區(qū)分出哪些是難的篇目,哪些是簡單的篇目,但凡簡單的篇目,我就直接用APP搞定了(比如孩子很喜歡的虛構篇目:小怪獸啦、Abby and Zots啦),只有難的篇目,non-fiction的,我才挑出來講講。
我收到紙質書后,會做兩項工作。第一,匹配APP和紙質書的書目。第二,翻看一下內容,找出有難度的非虛構篇目,自己先讀一讀,做一些標注。在給孩子講到的時候,會先拿出紙質書,把難點講一下,至少讓孩子理解中文意思,減輕理解上的障礙;同時把一些難讀的單詞切分一下,便于孩子認讀。這一步完成后,再進入APP按常規(guī)環(huán)節(jié)進行。比如目前在讀的J級別,有好些講球類運動、講生物、講國家的篇目,都需要補充一些背景知識。
說在最后:
我覺得我家孩子的速度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天共花費半個小時,讀一本RAZ。但是小溪來邀請我寫文章,我也就答應了,我也不覺得不好意思。哈哈。因為牛娃畢竟少啊。娃從不嫌媽普,媽也就不嫌娃慢。相互理解吧。
學英語也好,干別的事情也好,按部就班,找到趁手的工具,找準自己的節(jié)奏,干起來就行了。
學習上,有一個“飛輪效應”,剛開始的時候,慢慢推動飛輪也許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一旦飛輪轉動起來,后續(xù)定會省力許多!
與大家共勉!